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色资源含有很多革命事迹、人物,最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在精神层面上,与大学思政课有着紧密联系.借助红色资源,实现对大学思政课的外化以及内化,为大学思政课提供良好的载体;借助红色资源,在大学思政课中,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教学、生活化教学等诸多方式,丰富大学思政课的开展形式.另外,在大学思政课中应用红色资源不能脱离历史,但不局限于史实,需要给学生更加良好的学习体验.分析大学思政课中应用红色资源的可行性以及有效路径,希望对提升大学思政课的实际效果有让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金晶 《教师》2024,(2):3-5
泰州红色文化资源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泰州地区人民在革命、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重要资源,主要有物质、信息和精神三种形态,是高校进行思政课教学的重要资源。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精神形态的泰州红色文化资源是课堂教学的现实素材,物质形态的泰州红色文化资源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场域,信息形态的泰州红色文化资源是网络教学的有益补充。文章作者结合教学教学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泰州红色文化资源应用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的主要路径,以期为相关教学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红色文化是党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累积形成的文化资源。其中包含烈士陵园、革命遗址、历史博物馆、红色文学作品等物质文化资源,以及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苏区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非物质文化资源,红色文化在历史进程中始终引导中华民族艰苦奋斗。新时期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  相似文献   

4.
红色资源在价值观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中,区域红色资源具有特殊优势,如大别山红色资源中的大别山精神、服从服务大局的革命优良传统等。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的方法路径是多种多样的,其中"讲好"红色故事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路径之一。讲好红色故事不仅靠讲、靠说,而且要通过一定的形式,如通过《红色历史文化通俗读本》阅读、红色讲堂、红色旅游、红色公祭、红色历史文化研究交流等形式把包含正能量的红色历史文化信息传达给受众,使受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熏陶。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革命精神是这一历史中最璀璨的明珠。在小学阶段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时,教师也应当善于借助红色基因,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发思考,从而使学生能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借助红色基因开展教育时,教师也应当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角度入手,找到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最佳教育模式。本文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在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融入延平红色基因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师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6.
以红色文化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为研究对象,梳理红色文化资源,结合教学案例总结红色文化资源在历史课题中的运用方法。教师借助丰富史料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通过合理的想象回到历史环境下亲身体验,更好地理解历史。红色文化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需注意备课时制订以历史课标为依据的教学目标,把握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度。  相似文献   

7.
<正>《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提出,“教学时要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充分利用多种历史信息资源,突出历史教学的特点”,这是因为:其一,历史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同时也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知识传授方面,作为教师应提供更多的机会充分利用“多种历史信息资源”,让学生尝试体验动手、动口、动脑,使其感受到历史学习的快乐;其二,在当今社会,学生每天会接触大量信息,而历史又与社会、自然等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衣食住行等物质文化生活的变迁、  相似文献   

8.
<正>红色资源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形态,蕴含着民族精神与民族属性,有多种多样的物质以及非物质载体。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学素材选择非常关键,而通过挖掘乡土红色资源,并将其与教科书进行充分结合,可以让学生在掌握教科书知识的同时,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其热爱家乡的思想意识,让学生在红色资源感染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  相似文献   

9.
“红色资源”是党和国家的珍贵财富,它指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历程中所形成的革命遗迹、文物、制度、精神、信念、品质等物质与精神层面上的形态总和。开展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让红色文化在学生心中“活起来”,也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根本要求与目标。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并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丰富教学内涵,助力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相似文献   

10.
红色资源是革命历史的结晶,更是民族精神的寄托。利用红色资源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反观当今教育教学过程,对红色资源、红色历史的利用率不高,红色资源对各年龄段学生的积极影响发挥不到位。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展开了深入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书信是革命者进行通信的主要手段。红色书信作为革命者留存下来的珍贵史料,在纲要课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包括史料价值、情感价值和思政价值。因此,有必要把红色书信融入纲要课教学,提高教学和育人效果。融入路径主要有:讲授知识点与阅读红色书信相结合、制作红色书信短视频或历史情景剧、组织红色书信朗读活动、利用翻转课堂、借助信息化手段收集学生反馈信息。  相似文献   

12.
<正>红色资源是最生动的“历史书页”,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历久弥新的初心使命;是我们继往开来、在新时代建功立业的强大精神力量。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是每一位历史教师的责任。因此,我们需要在课堂中以课为媒,在画作、诗词、文物、家书等红色资源中领悟红色精神内涵,让学生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  相似文献   

13.
红色资源分物质、信息、精神三种形态,它记载着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历史,承载着先辈们伟大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对于人民警察的忠诚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开发和利用红色资源承载的革命精神对人民警察进行忠诚教育可以在方法上坚持"三个原则",在方式上构筑"三个教育平台",在途径上拓展"三种培养渠道"。  相似文献   

14.
红色资源具有政治、道德、教育、文化和历史等功能。当前我们要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加大红色资源利用力度,发扬红色精神,请"红色资源"进校园,组织学生亲历红色胜地。  相似文献   

15.
红色资源具有内容丰富、直观性强、感染力强等特点,在初中历史课教学中,利用本地红色资源引导学生通过对形象生动的历史素材的感知,可以加深对书本上历史知识的理解,增强历史课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达到提高教学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红色文化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精神滋养,是中国革命和历史发展的重要成果,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的鲜活教材。当今时代全媒体快速发展,高校在开展第二课堂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如教育资源不足、传播渠道欠缺等。因此,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不仅要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更要提高媒体资源与平台的兼容性,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在完善制度的同时形成长效机制,借助红色资源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红色资源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资源,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和信念的基础,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在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中运用红色资源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有利于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有利于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培育学生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红色资源内嵌于思政课教学的路径是多维的,但最基本的还在于在教学中应将红色资源融化为教学内容、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教学形式,坚持教学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8.
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浓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基于认知体验的"红色人文行走"聚焦"红色文化资源"政治引领效应,以学生视角梳理"红色文化"发展脉络,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相关红色景点深入探访体验,让固定单一的课堂理论教学"行走起来",更有效引领、濡染、激发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理解与深刻领悟,让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堂行走起来、活跃起来、深刻起来。  相似文献   

19.
正将红色教育融入音乐教学中,不仅有利于在校学生铭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精神、奋斗精神和爱国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能够赋予红色教育内容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拓宽红色教育途径,使红色革命精神更加长远地传承下去!一、在教学中融入红色精神音乐教育形式丰富多样,如声乐、器乐、舞蹈等。把红歌作品融入音乐教学的课堂,在声乐、器乐、舞蹈等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群体进行红色教育,使学生在学习和演绎红色经典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将红色革命精神、奋斗精神和  相似文献   

20.
刘华政 《教学与管理》2012,(12):149-150
一、红色资源及其功能1."红色资源"的界定资源是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称。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是一种自然存在物或能够给人类带来财富的财富,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种可以用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