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3 毫秒
1.
<正>杨绛先生的散文《老王》自问世以来,备受读者的关注,特别是对于杨先生在文章结尾处的"愧怍"之情,历来是见仁见智。虽然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一千个哈姆雷特"毕竟还是哈姆雷特,因此,我们不能容忍误读甚至曲解,特别是作为语文教师,更应当正确引导学生来理解这样的情感主题。那么,杨绛为什么要"愧怍"呢?我们又应该如何理解呢?本文从以  相似文献   

2.
曾几何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名言频繁地被我们的语文教师使用,几乎成为阅读教学文本解读的不二法则。每个读者阅读《哈姆雷特》这篇文章,都不可能回避这样一个基本问题:哈姆雷特是谁?不管大家解读出多少个千姿百态的哈姆雷特,但他首先是哈姆雷特,而不是别人。他是替父报仇的忧郁彷徨的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不是意大利的浪漫公子罗密欧,更不是贾府风流公子贾宝  相似文献   

3.
我们必须意识到"诗无达诂"中还有"诗"在,"空白"之外还有"文本"在。文本中已经写出来的部分其实是为读者提供了"重要的暗示或提示",这正是对"个性化"阅读的一种规范。多元解读不是乱读。"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管怎么还是哈姆雷特,不会把他读成李尔王。"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林黛玉",也不至于把她读成薛宝钗。  相似文献   

4.
作为莎士比亚悲剧系列的代表作品,《哈姆雷特》中各类人物形象的塑造一直受到广泛关注,而哈姆雷特这一核心人物无疑是当中的关键,他是一个集合了"高贵与粗俗"、"理智与冲动"等矛盾的复杂人物,通过对他的刻画,莎士比亚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令人不能忘怀的悲剧世界,本文就将对《哈姆雷特》中莎士比亚的人物塑造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5.
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一直都在讨论哈姆雷特的复仇之路为何坎坷,文中哈姆雷特性格极为复杂,很难用一种理论解释他的性格。哈姆雷特对身边人,对自己母亲的态度都是复杂的。哈姆雷特性格中消极的一面,并不影响读者对哈姆雷特的喜欢,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复杂性。本文从两方面解释《哈姆雷特》的复杂性。一是了解莎士比亚戏剧的复杂性,二是哈姆雷特性格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对于哈姆雷特的悲剧,历来说法不一,但若从原初文本入手,紧扣主人公在剧中的表现,我们不难看出,哈姆雷特悲剧的根源乃在其自身,是其自身性格的缺陷所造成的。哈姆雷特聪明过人而又迂腐可笑,理性节制而又不乏感情用事。这截然相反的性格竟统一在他一个人身上,而最终也正是这一性格的缺陷将他定格在古今中外悲剧人物的长廊里。  相似文献   

7.
王怡 《考试周刊》2007,(6):27-28
哈姆雷特的悲剧似乎是个永远也解不开的迷。是神经错乱,还是假装疯狂?是英勇,还是忧郁?是果决,还是迟懦?自始至终,哈姆雷特怀着秘密演绎着他的悲剧,留给他的观众无尽的猜测。《论语·泰伯》中“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们盼望着,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能卸下那幅复仇的恨凝成的沉重的面具,揭开谜底,吐露真言。本文把目光投向了哈姆雷特生命的最后时刻,采取文本分析的形式,探究不同世界观指导下人们对于死亡的反映和理解,探讨了哈姆雷特在其生命的最后时刻思索着什么,又揭示了什么。  相似文献   

8.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最杰出的一部。主人公哈姆雷特由于其性格的复杂性而成为评论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一个人物形象。为了更深入地把握哈姆雷特人物的性格特质,独白,这一揭示人物内心活动最为直接的形式,成为莎士比亚塑造典型的一种重要的艺术手段。 独白,是人物内心所思所想的一种语言的自然流露,它既可以起到交待剧情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形象。在哈姆雷特的第一幕、第二幕、第三幕、第四幕中,都有哈姆雷特的大段独白,通过这些独白,我们可以进入这位丹麦王子的灵魂深处,理解什么使他忧郁、痛苦、矛盾。我们甚至可以通过主人公的几段独白,理出他的性格发展的线索,它们构成了全剧情节发展的一条潜流。 在《哈姆雷特》的第一幕·第二场,剧中标出“(除哈姆雷特外均下)”,这一说明道出了区分独白的一个重要特征,即看它是否是人物独处时内心活动的披露。之后,哈姆雷特便以忧郁的形象出现在了读者的面前。父亲突然病故,母亲匆忙改嫁,这一系列的家庭变故使哈姆雷特的内心承受了难以承受的压力,他的心里失去了平衡,性格也变的忧郁起来。他对一切都失去了信心,他说:“人事间的一切在我看来是多么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对他深爱的母亲,他也发出:“脆弱啊,你的名字就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语文教学中对由文本解读而产生的作者意图、读者意义等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困惑。有的老师认为文本解读不需要知人论世、深挖作者;有的老师认为文本解读离不开时代背景和创作意图的参照;有的老师对解读中出现的多重读者意义不知如何评价和处理:哪些"哈姆雷特"是正确的?哪些"哈姆雷特"是偏颇的?判断正确和偏颇的标准是什么?哪个"哈姆雷特"是"最哈姆雷特"?判断的标  相似文献   

10.
观察:透过开满鲜花的课堂1.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滥竽充数》教学片段:师:南郭先生为什么要混进乐队?又为什么要逃走呢?生:他逃走是怕追查。生:他是为了骗取俸禄。生:他肯定逃到外地做生意了。生:也有可能去旅游了。【反思:浅尝辄止、脱离文本】课堂上阅读主体是学生,而教师却置文本的"应有之义"而不顾,偏离课堂的主线,在文本之外的边缘地带徘徊,导致教学不能深入课文的"腹地",  相似文献   

11.
读过一则笑话:一妇人在清理垃圾,想扔掉一本书,对丈夫说:“那是本嗜血的夸张之极的情节剧,充满了谋杀和自尽。一个人的父亲被他叔叔杀死了,他自以为是个私家侦探,便开始在夜间偷听,又杀了他女朋友的父亲和兄弟,然后是他叔叔,最后他自杀了。“”典型的现代垃圾!”丈夫愤愤然。妇人将书扔进垃圾堆,封面上赫然写着《哈姆雷特》。都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位读者心中的哈姆雷特是否让你大跌眼镜?新课程倡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莫把教科书当《圣经》。笔者以为,“创造性”的前提是文本解读要恰如其分,如果误读了文本“,创造性”有百害…  相似文献   

12.
想一想     
下列汉字作姓氏时,念什么音? 解仇盖单区华下列汉字各有几种读音? 的参差省难重长强乘暴数中和遗你能说出第一个字是数字一——十、而又不重复的十部我国现代和当代文学作品吗? 下面这几句话对吗? 1.莎士比亚是英国当代最伟大的戏剧家,他著名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奥赛罗》、《大雷雨》。 2.一提起巴尔扎克这位杰出的德国作家,人们就会想起他的  相似文献   

13.
梅琳 《林区教学》2013,(1):66-67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巨匠。在文学创作中,他最擅长的是戏剧创作。《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和《麦克白》是他戏剧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四部,有"四大悲剧"之美誉。选取其中的一部戏剧——《哈姆雷特》,对其主人公哈姆雷特进行形象分析,并具体阐述这部作品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强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我们时时感受到老师们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种独特体验的尊重,但当学生的阅读体验偏出轨道,与哈姆雷特无关时,有些语文老师却缺失了应有的专业敏感。那么,课堂上哪些独特体验我们应该警惕,又有何有效的对策呢?  相似文献   

15.
"TO BE OR NOT TO BE"("生存还是毁灭")是除《圣经》以外,全世界一切文学作品中最著名的6个字。哈姆雷特在喃喃自语中说出的这几个字,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最负盛名,因为哈姆雷特的话不仅是他内心的独白,而且表达了所有善于思考的人的思想。是生存还是毁灭,是生活得丰富、充实而热切,还是生活得单调、平庸而贫乏呢?有一次,一位哲学家问自己是否还活着(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人人都可以偶尔向自己提出这一问题),他的回答是:"我在  相似文献   

16.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戏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世界文学的不朽之作。作为经典,它于这个新的时代又蕴含着新的意义。本文就是对这部巨著进行新的阐释,特别是从存在主义两个重要方面——荒谬和疏离来详细阐述。这有利于我们在当下对于《哈姆雷特》的深刻理解,更是一种引领我们走入经典的途径,让经典切实地感召我们的心灵,警醒我们的现实人生。  相似文献   

17.
你知道我们班的"辣"组长是谁吗?他就是我们组的小组长——陆野。瞧,他来了。一对浓眉大眼,对同学"又凶又狠",一张能说会道的小嘴巴,说起话来既快又辣,所以我们送给他一个绰号——"辣"组长。陆野对组员可"辣"啦。一  相似文献   

18.
"延宕"始终是解读莎士比亚笔下经典形象哈姆雷特的一个重要环扣。"延宕"是身处"边缘情景"中的哈姆雷特的一种人生睿智,承载了哈姆雷特对复杂人性的深刻反思和深层追问,对人生价值的痛苦追寻和正确取舍。这一形象因"延宕"更具深层意味,并呈现出别样的美丽。  相似文献   

19.
"卟e sea of troubles"构成了莎士比亚悲剧《哈姆雷特》中"To be or not to be"独白段的主导性意象.人物在跨越这一"沟壑"过程中所表现的行动与迟疑的"哈姆雷特式"的悖论既是人物特定性格的表征,又折射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特征,伴随着忧郁的行动酿成了哈姆雷特的悲剧,深刻地反映了他那个时代人文主义思想的不成熟性及人文主义斗争的悲壮色彩.  相似文献   

20.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巨匠。在其创作中,他最擅长的是戏剧创作。《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和《麦克白》是他戏剧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四部,有"四大悲剧"之美誉。笔者现选取其中的一部戏剧——《哈姆雷特》,对其主人公哈姆雷特、奥菲利娅、克劳狄斯、葛特露及波洛涅斯进行人物形象分析从而展现出这部作品的艺术特色。《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经典的悲剧作品之一,讲述的是一个王子复仇的故事,文中塑造了许多经典的人物,人物刻画真实、立体,性格各异。本文通过对哈姆雷特和剧中其他主要人物进行赏析,使读者对该作品有更深的了解,从而再次深入品读莎士比亚大师的伟大杰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