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4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象似性理论成为了语言学界的热点话题,诗词被誉为象似性特点最为突出的一种文学体裁.作为中华民族文学文化中的瑰宝,宋词的翻译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本文从象似性角度出发,对宋词所独有的情感特征进行研究,指出象似性是宋词翻译中情感得以传递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周艳芳 《海外英语》2013,(19):168-170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之一,也是世界文学经典之一,其中拟声词的运用尤为突出。此研究从语言象似性理论入手,对《红楼梦》中的拟声词在杨译本和霍译本中的翻译实例从语音象似性角度进行了对比分析,为象似性增添了新的内涵,也为象似性与文学翻译的研究探讨提供了新视角,希望能为汉英翻译教学与实践提供借鉴,同时也为《红楼梦》翻译的研究带来一些新启发。  相似文献   

3.
范莉 《现代语文》2014,(3):117-120
认知语言学对语言使用者认知能力的重视拓展了语言学的研究视野,同时也给翻译研究提出了有益的指导。本文讨论了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下的句法象似性原则的有效性及其在汉英语序上的不同体现,论证象似性原则在英汉翻译实践和教学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象似性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揭示了语言形式与内容之间的映照关系,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本文从象似性原则入手,探讨象似性理论在商业广告翻译中的指导作用;试图检验证明语言的象似性理论在商业广告翻译研究中具有可应用性和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象似性理论揭示了语言形式与内容之间的象似关系,为翻译研究特别是文学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在各种文学体裁中,诗歌的象似性特点最为突出,文章从诗歌中存在的象似性原则入手,探讨了象似性理论对诗歌译者在理解文本、选择翻译方法等方面具有的重要意义,以及在诗歌翻译中再现原诗象似性原则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刘红秀 《考试周刊》2014,(64):76-77
近年来,象似性理论广泛应用于语言研究中,但对广告英语中的象似性及其翻译研究却并不多见。基于此,本文以广告实例分析广告中的象似性,探讨象似性理论对广告英语翻译者理解文本、选择翻译方法等方面所具有的积极意义,最后大胆提出翻译策略,以期为翻译实践和研究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7.
宋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流传千年,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古诗词对外翻译成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选取许渊冲教授译注《宋词三百首(中英文对照)》其中几篇译作,研究在翻译宋词叠字时遵循的"三美论"原则,以望对翻译理论和实践作出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8.
语言象似性现在是国内外研究的焦点,以往的关于象似性的文章大多集中在象似性和任意性之争的问题上,也有很多关于词汇象似性和语法象似性的文章,但关于象似性在广告中的运用的文章则相对较少。鉴于此,论述象似性在广告中的体现,如果广告商能够在创作广告的时候运用到象似性理论,则会使广告更有吸引力,广告的宣传效应也会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9.
语言象似性在句法中的认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象似性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是相对于任意性的另一个基本特征。象似性研究对了解语言和认知的关系意义重大。主要探讨了似性理论在语言中的体现,着重对距离象似性原则、顺序象似性原则和数量象似性原则在句法层面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语言象似性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性的挑战和补充。在各种文学体裁中,诗歌的象似性特点最为突出。把象似理论运用到诗歌翻译中,探讨诗歌的象似性翻译观,以期对诗歌的翻译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以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为视角,探讨并鉴赏苏轼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不同的英文翻译版本;以徐忠杰、杨宪益、许渊冲和朱纯深的英译版本为例,探讨几种象似性原则在其英译作品中的体现,其中,隐喻象似性、顺序象似性、数量象似性、标记象似性和对称象似性五种原则在英译作品中的体现尤为突出。象似性原则不仅是评判翻译的新标准,也为翻译从认知的角度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象似性理论揭示了语言形式与内容之间的象似关系,即二者之间的关系根本在于遵循“模仿原则”,即形式模仿意义.文章通过研究诗歌、文字与绘画三者的关系,揭示三者间的“模仿”本质.可以利用象似性原则帮助译者从词汇象似性、句法象似性及篇章象似性三个层面分解并阐释原诗:通过词汇象似性帮助阐释并翻译诗歌的“意象”,通过句法象似性揭示诗歌翻译中形式与内容的重要关系,通过篇章象似性分析诗歌翻译的完整性——歌意象的完整、诗歌形式与内容的完整.象似性理论为诗歌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有助于探讨诗歌意象翻译的原则及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翻译理论中涉及的语言符号的象似性问题在国内外语言学界受到关注,以林语堂英译中国古典诗词为例,象似性原则的应用在其诗文的译作中可见一斑。因此,结合象似性原则对林语堂英译中国古典诗词进行艺术赏析和研究对于学生的翻译理论的学习和实践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认知语言学的逐步兴起,作为其重要内容之一的象似性理论也广泛被接受。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中,象似性理论是指语言形式与所指意义之闻的相似关系。象似性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文章主要探讨了英语词汇层面的象似性,分别从语音象似性、字形象似性、词序象似性和语义象似性角度进行论述,然后阐释了象似性视角下的英语词汇教学认知模式的研究,其中包括体验模式、激活扩散模式、文化认知模式和隐喻模式。  相似文献   

15.
认知学派的理念进入中国,语言符号象似性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中国研究者的关注.象似性是认知语言学对语言形式与结构的研究,是对语言现象微观的研究.在英语教学中主要应用的是距离象似性,数量相似性和顺序象似性。应用此理论,对英语教学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诗歌关心象似性胜于真理”,在诗歌翻译的过程中,深刻理解诗歌的象似性特征,以象似译象似,能够更好地揭示诗歌形式背后所蕴涵的意境,实现原诗和译诗之间的形神皆似。在象似性视角下,从语音、数量和对称象似性三个角度来对比研究杨译和霍译的几首《红楼梦》诗词,探究孰优孰劣,以期为诗歌翻译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17.
李婧 《考试周刊》2010,(10):31-32
象似性是当代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象似性不仅存在于语音、词汇和句子层面,还存在于语篇层面。而语篇层面的象似性主要表现在语音、形状、数量、序列、标记等方面。本文应用象似性理论来重点分析语篇层面的顺序象似及其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8.
宋词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璀璨明珠,能与唐诗争齐,与元曲斗艳。《宋词三百首》词人巧妙的构思、细腻的笔触让宋词具有无限的生命力,经典宋词也成为许多翻译工作者难以割舍的翻译素材。被誉为"中国古典诗词翻译第一人"的许渊冲先生所翻译《宋词三百首》英译本成为宋词翻译的经典之作。本文从文化缺失补偿的视角对许渊冲《宋词三百首》中的《青玉案·元夕》的英译本,进行文化缺失补偿策略分析,以诠释宋词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9.
谌佳 《现代企业教育》2014,(22):352-352
本文介绍了象似性研究的背景和象似性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概述了语言象似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从理论的发展,研究方法和跨学科研究等方面探讨了语言象似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趋势。研究发现语言象似性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揭示语言与认知的关系和语言的本质,但是从象似性的研究缺陷可以得知:"象似性"其实是包涵在"相当任意性"里的,它不可能作为任意性的对立面而存在。  相似文献   

20.
周道凤 《文教资料》2007,(26):28-30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目前仍然是语言学界争议的话题。随着对象似性研究的日益关注,一些学者以象似性的普遍存在对任意性原则提出质疑甚至否认语言符号的这一特性。笔者认为,这样不利于全面揭示语言符号特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本文通过对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内涵和理论发展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任意性依然是语言符号不可动摇的本质特性,象似性是对任意性理论的补充和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语言系统的不同层面上。任意性是对符号内部二因素能指和所指关系的描述,主要体现在单个符号中,象似性是对符号之间关系或符号与外部世界的描述,主要体现在符号组合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