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红伟  高长江 《考试周刊》2009,(47):212-213
罗森塔尔效应是教师的期望影响学生发展的心理趋向,其实质是对教育对象的尊重、信任、热爱与积极的期望。本文通过对罗森塔尔效应与当今中职生身心、学习状况的比较分析,提出在中职生教育中运用罗森塔尔效应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以及保证该效应发挥高效作用应必须注意的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罗森塔尔效应,就是期望效应,它是由于教师对学生寄于高期望而导致学生表现优良的心理效应,教师的期望效应,恰当地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曾在世界上轰动一时的罗森塔尔效应,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它是一种期待效应,爱的效应。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借“权威的诺言”,使教师对自己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由衷地寄予期望,进而加倍关心爱护,  相似文献   

4.
传说皮格马利翁爱上一座少女塑像,在他热诚地期望下,塑像变成活人,并与之结为夫妻。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用科学的方法验证了皮格马利翁效应,即教师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学生寄以良好期望,学生就会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特性。在现代心理学中把皮格马利翁效应称为教师期望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应如何合理运用期望效应呢?  相似文献   

5.
"罗森塔尔效应"和语言学习效率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森塔尔效应”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能力或行为的信念影响其对学生的期望,而学生通过感受教师的热爱和期望,变得更加自尊、自信、自强,从而使教师的期望变成学生的现实表现。“罗森塔尔效应”对英语教学有着较强的适用性,能较好地促进英语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刘坤明 《考试周刊》2011,(10):152-153
罗森塔尔效应给历史教师的启示是,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期望将对学生的学习成长产生良好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罗森塔尔效应,给予学生关心和期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罗森塔尔效应又称为教师期望效应,其运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潜能,提高教师教学效果。高校会计教学中教师期望效应的有效运用,要求会计教师要对影响教师期望效应的因素进行客观分析,明确运用目标,把握好具体的运用操作方式,对运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重视,才能充分挖掘学生潜力,产生良好的期望效果。  相似文献   

8.
关于“教师期望效应”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较为详细的分析了教师期望负效应的各种表现、成因及其对策。罗森塔尔的“教师期望效应”实验表明 ,教师期望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但是 ,教师期望所产生的效应实际上是有正效应和负效应之分的。关注和避免教师期望负效应的产生是广大教师们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罗森塔尔效应又叫皮革马力翁效应,或称暗含期待效应.罗森塔尔实验见于1986年他同雅各布森发表的一份著名的实验研究报告<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这项研究的主旨在于纠正教师的偏见,证明教师的期望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一、罗森塔尔效应与边际原理罗森塔尔效应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的,亦称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即教师的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学生的行为,使人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教师的期待。教育实践也表明:如果教师喜爱某些学生,对他们传递积极的期望,经过一段时间,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和鼓励,学生会更加自尊、自信、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罗森塔尔实验出发,探讨了期望效应作用的原理,并要求教师依据各类学生的心理特点,正确表达期望,以促进全体学生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罗森塔尔实验出发,探讨了期望效应作用的原理,并要求教师依据各类学生的心理特点,正确表达期望,以促进全体学生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3.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与学生的发展关系非常密切.本文在阐述了教师对学生的期望--罗森塔尔效应的含义及复杂的产生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建立积极的教师期望、正确地运用表扬与批评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朱永湖 《班主任》2001,(8):11-12
"期望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或称皮格马利翁效应,对我们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来说已不是陌生的概念.它指的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曾通过实验说明一个教育原理:由实验者提供的某些学生有很好发展潜力的假信息会引发教师对那些"平时受教师歧视和贫穷家庭儿童"的期望,而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递给学生,会使学生在教师充满期望和爱的关注中按教师的期望来塑造自己,从而发生中等生乃至后进生取得较大进步的奇迹.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歌布森等人的研究证实,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期望值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习的态度,通过改变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学习态度。这一实验称为教师的期望效应,也称作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深入学习和研究教师的期望效应,对于帮助我国职业教育机构的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全面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罗森塔尔效应”(即期望效应)来源于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所进行的一项心理试验。在小学每个年级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向教师谎称他们是学生中学习能力优秀者。8个月后,发现被教师期待的学生成绩都优于未被教师期待的学生。研究结果说明教师的期望对学生发展过程和发展水平的直接影响,得到了教育专家和教师们的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等人的研究证实,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期望值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习态度,通过改变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学习态度.这一实验称为教师的期望效应,也称作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深入学习和研究教师的期望效应,对于帮助我国职业教育机构的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全面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期望效应"即"罗森塔尔效应"是"教师对学生抱有较高期望,并通过自己的言行把自己的期望暗示给学生,学生则会按教师的期望去努力,以此作为回报。"由于学生愿意按教师的期望行动,因此,教师的期望容易在学生身上得到实现。如果将"期望效应"运用于教育教学,将会大大促进学生的发展,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的肢体和口头语言,往往不像语文老师那般生动和具有感染力,我们在判断评价孩子的学习成效时,往往有着极为理性单一的评价标准,缺乏多维性,语言较为匮乏。课堂内外,孩子呈现给我的更多的是漠然,缺乏天真开朗、热情向上的精神,这一点始终让我困惑并不能够释怀。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通过一项实验,把高期望而产生的积极性反馈的因果现状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罗森塔尔效应"或"教师期望效应"。教师期望理解为教  相似文献   

20.
在教育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心理效应——罗森塔尔效应。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为了考察期望的心理效应,在美国一所小学进行一项名为“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在这次测验中,他随意抽取了一些学生,将学生名单悄悄交给教师,然后对教师讲,他们是“最有发展前途者”,并要求多加关注。八个月以后,奇迹出现了,名单上的学生,个个成绩进步快,有强烈的求知欲,与教师的关系融洽。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变化,原因在于教师受到心理学家“权威性谎言”的暗示,使教师对名单上的学生充满信心和期望,并通过行动塑造了他们的行为,使他们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