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郭振东 《成才之路》2012,(10):36-36
正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学生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学会运用。语文知识,浩如烟海,要提高学生的语言积淀,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积累和梳理是学生必须学会养成的习惯。  相似文献   

2.
邓淑君 《考试周刊》2012,(38):22-22
语文学习的关键在于对知识的积累和梳理,只有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方能厚积薄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何高效指导学生积累和梳理知识,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语文知识的积累和素养的提高绝非一日之功,是要靠平时聚沙成塔般积累的。许多学生苦于语文基础知识的琐碎和语文素养的无形,早就望而却步。如何帮助学生梳理基础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4.
语文学习中积累和梳理都很重要。《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课标的这段话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在高中阶段,学生应该注重积累和梳理语文知识,这是形成语文素养的一个极重要的途径。同时,养成这样的一种习惯也是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前,农村初中学生语文学习普遍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缺乏良好的阅读积累习惯。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梳理的过程。初中时期正是学生各项知识、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关键阶段。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我们能够从学生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入手,引导他们进行知识的积累梳理。  相似文献   

6.
目前,农村初中学生语文学习普遍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缺乏良好的阅读积累习惯.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梳理的过程.初中时期正是学生各项知识、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关键阶段.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我们能够从学生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入手,引导他们进行知识的积累梳理.  相似文献   

7.
杨崇云 《云南教育》2003,(35):18-19
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强调语文知识积累的重要性。要提高语文水平必须注意语文知识的日积月累。这样做不但对语文学科有益,而且对学生的文化修养也大有好处。语文知识积累是学生自主行为,也是课内向课外延伸、课内与课外协同一致的行为,初中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一般比高中学生稍差,如何指导初中生进行语文知识积累?一、指导学生积累字词,丰富他们的词汇识字、识词是学习知识的先决条件,这是一个浅显的道理。对一个人来说,字词的识记量,词汇的丰富程度,是其文化修养的一种表现。进入中学以后,虽已由小学识字、识词为主的阶段转入了以阅读思考、分析…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是语文教学的基础阶段,是语文积累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搭建语文知识积累的平台,让学生学会积累语文知识、运用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一、目标教学法,让学生明白积累语文知识的目的"知识的获得,在于点滴的积累。"为了使积累取得更好的  相似文献   

9.
赵萍 《考试周刊》2012,(46):52-52
现如今,语文老师越来越觉得学生难教,抱怨学生回答问题时,词不达意。特别是作文时,学生语言贫乏,找不到好的句子来描述自己的想法,不知道作文该怎么写。这都是因为学生积累知识少造成的。 学会积累与梳理是学生的发展要求,但是现实中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学生的底子薄弱,或者边学边忘,学过的东西运用起来不能得心应手,等等。语文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积累、梳理的过程,积累和梳理是语文学习中必须养成的习惯。  相似文献   

10.
黄光相 《成才之路》2009,(21):39-39
“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中国古代史学家范哗的一句话道出了知识积累的重要性。如今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是终身教育的时代,要求一个人一辈子都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否则就会落伍,被时代所抛弃。初中的语文阅读教学正是这么一个让学生不断积累语文知识、提高学生语文知识储备量的过程,同时还是不断提高学生审美观念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高中生语文学习知识积累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不矛盾.反而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语言知识是思维的载体,积累知识的同时必然涉及到对思维的感悟.思维能力的加强反过来促进和提高积累学生语文知识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付双 《文教资料》2008,(19):110-112
语文知识教学的尴尬,要求我们对语文教材的知识内容进行认真的梳理并对教学工作进行反思.本文试图对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共六册)中的语文知识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一点想法:语文知识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语文知识教学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
高丽莉 《中小学电教》2011,(11):112-112
<正>语言积累和运用是语文学习中必须要养成的习惯,语文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积累、运用的过程。新课标明确指出: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课标》指出"要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特别是对新鲜感的词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教学中,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就是默会知识。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积累默会知识的过程。实现对默会知识自由灵活的应用,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应精心创设教学情境,重视环境的潜移默化;大力开展经典诵读,注重学生的感性体验;认真组织实践活动,促使知识的内外转化。  相似文献   

15.
正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和教师的互动和交流,需要教师灵活运用提问的艺术来进行课堂效率的提高,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在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现代教育中,学生只掌握大量的语文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对知识的记忆只能增加学生对语文知识量的积累,对他们语文素质的培养起不到较好地促进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增加学生语文知识积累的同  相似文献   

16.
返璞归真     
一、知识积累过程——求“璞”求实在语文学习中.知识积累的重要性早已在同仁中达成共识,积累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语文学习的成败.但积累的过程常常是单调乏味的,怎样让学生对积累感兴趣?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20,(8):65-66
语言素养是在《全国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里面所提出的,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还有学生的一些习惯和认识的能力,还有人文素养,而且,语文是我们国家的母语,语文这个学科更是学生从小到大,无时无刻都在学习的一个学科,语文的重要性便尤为可见,所以,对于小学语文核心的素养做一个培训,是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所要关注的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18.
设计理念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是以巩固学生阶段所学语文知识与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应用、迁移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的的。所以,复习过程要简约,避免琐碎化;复习方法要整合,避免简单化;复习要从内容入手,避免机械化,使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梳理自己的积累,使听说读写能力得到新的发展,从而更好地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开健 《成才之路》2009,(7):37-37
语文知识的积累是构建师范语文教学之塔的金砖和基础,没有知识的日积月累,就没有师范生的语文功底。我认为造成目前师范生语文能力低下、缺乏分析理解力、缺乏创造能力的重要症结之一,就是在我们师范的语文教学中.不注重文化知识的积累,不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本文就师范语文教学如何注重知识的积累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文复习课是以巩固、疏理已学语文知识,完善语文知识体系,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和目的的一种课型。它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具有系统性、巩固性、检验性、指导性、预设性等特点。有效率的中学语文复习课可以使学生对中学语文知识进行再现和巩固,及时堵漏补缺,做到温故知新;能够对语文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形成知识网络;能够对语文知识的检测和对语文能力的强化训练,进一步提高灵活运用语文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