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青海德令哈郭里木乡出土吐蕃棺板画中具有丰富的射猎运动内容,反映出吐蕃射猎运动至少有两种形态类型,即“骑射”与“射牛”。骑射狩猎对象是牦牛、大角鹿等青藏高原特有物种,而射牛则使用珍贵的白色牦牛,体现了体育娱乐与传统礼仪和宗教文化共存的形态。吐蕃射猎运动使用双曲复合弓,盛弓矢用具形制同于中原唐朝与中亚;射猎人物服饰呈现浓烈粟特风格,骑射图像造型也同样表现出中、西亚同类题材的“粉本”特征,显示射猎运动已成为吐蕃文化多元性来源的一种反映媒质。  相似文献   

2.
《网球天地》2023,(10):18-21
<正>网球是一项源于西方的运动,却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焕发出独特的生命力,从十九世纪传入中国,网球已在中国发展成为一项备受欢迎的体育活动,深深扎根在中国的各个城市。2023年,一场名为“中国网球历史文化巡展”的文化盛宴在北京、石家庄、广州精彩亮相。此次展览旨在通过展示网球与历史文化的融合,推动网球事业发展和传承。网球文化是网球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软实力的体现,对于网球事业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十四五”网球项目发展规划》和《网球项目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提出了加强网球思想文化引领,深入挖掘网球文化特质和内涵,  相似文献   

3.
洪晖 《体育师友》2008,(3):47-47
有着丰厚的文化沉积的现代网球运动开展以来,以独有的网球文化精神使得网球运动成为校园师生喜爱的体育运动之一。无论是激烈的比赛还是休闲,把竞争性、文化性、观赏性和参与性有机结合在一起。她长期保持一种融诚信、文明、礼貌、谦虚、尊重、团结协作以及健康的美感为一体的,聚体育运动的行为美、形体美、力量美、服饰美、艺术美和环境美的高雅的文化氛围,网球运动所具有文化内涵,赋予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又一道风景线,对青少年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网球运动的历史相当久远大约可以追溯到公元10世纪。当时的网球只是王公贵族们的玩意儿。时过境迁,如今的网球运动已走入平常百姓中间其独特高雅的魅力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从20世纪中叶开始,随着工业的 发展,人们生活水 平的提高,服装款 式与面料的更新领导着服饰革 命的潮流,为运动场上的服饰 新颖化创造了机会。由于网球 运动是露天项目,而且比赛多 在夏季,运动员的服饰就更别 具一格。这就是为什么 广大群众喜欢观赏网 球比赛的另一个原因。 先和读者讲一个 真实的笑话。50年代 我国著名足球运动员 陈复赉在一次比赛前 …  相似文献   

5.
《网球》2012,(8):126
7月13日,由北京市体育局主办、北京东方国际网球发展中心(BOT)承办的百万公民微网球进社区免费体验活动走进北京市公安局机关大院,向市局民警现场推广微网球运动。这是继"七一"微网球正式对外销售之后,在政府机关举办首次微网球免费公益体验活动。据BOT工作人员介绍,"微"的概念有两层含义,一是安全性,微网球使用的是特制的海绵球,弹性高,打在身上却不疼,运动的危险性比网球更"微";二是简化性,微网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对网球的简化,它比网球更好掌握,更适合初学者。总之,相比于网球,微网球更安全、更简单、也更开放。BOT微网球项目经理王柱介说,BOT推出微网球,根本目的在于让网球文化更深入地走进城市居民生活。"说到底,运动是一种生活方式。能够走进最广大群众生活的运动,才是有生命力的运动。以前大多数人了解网球,都是通过各类比赛,现在有了微网球,胡同里的老人和孩子也能够亲身体验到网球的乐趣。"网球文化是体育文化的一种,而现代体育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就是健康与公益。王柱对记者说:"微网球不仅是一项运动,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从网球运动的起源背景入手,研究了古式网球运动的贵族特质,认为古式网球的贵族特质主要体现在古式网球是贵族阶层的特权运动,古式网球的花费昂贵,古式网球的参与者具有高贵、优雅的气质;并分析了当代网球虽然已经不是当权阶层的特权,其花费也不再昂贵,但依然具有强烈的贵族气质:现代网球体现了人们高贵的生活态度,反映了参与者高贵的个性心理特征及气质,体现了人们高贵、文明、高雅的社交礼仪,展现了人们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的高尚品质,展示了人们的高智商水平。  相似文献   

7.
网球运动技巧性强、观赏性强,从事网球运动容易找到成就感,深受小学生的喜爱。目前,在小学普及网球运动还不容乐观,网球还未被更多的学生所了解,受场地器材的限制,体现出较强的商业化特征,文化课占用体育课的情况也比较严重。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开设新兴运动项目的要求,网球也在其列。本文论述了在小学开设网球课程的策略:构建大-中-小-幼网球课程体系,探索网球运动的技能形成规律,落实新课程标准“教、练、赛”一体化课程实施理念。  相似文献   

8.
《网球》2012,(4):60-61
也曾有很多人质疑过草地存在的意义,但却从没有人真正试图将草地赛事取消。确实,对于网球运动来说,草地存在的价值已经从一项简单的体育赛事升华到一种文化和传统,这是对网球百年历史的尊重,也是对其尊贵出身的尊敬。  相似文献   

9.
浅析网球运动文化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近年来高校的发展,学生数量的增加,网球运动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课程出现在高校。深受到学生的欢迎,选修网球课程的学生就更多,校园中参加网球运动的人也在逐渐增加。随后便带出了独具特色的网球运动文化。网球运动文化又不断的影响着高校的大学生,形成了一种锻炼身、心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我国女子竞技网球不断取得的优异成绩,网球运动在中国已掀起了一场"风暴",参与网球运动的人越来越多,横跨各个年龄段,特别是在青少年和青年当中尤为突出。网球是一项文明高雅,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的运动项目,特别是网球运动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对提高大学生的自身修养、道德品质及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具有积极的意义。可是在我国大学网球文化的推广过程中却遇到了诸多阻碍和问题,本文期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尝试探索出我国大学网球文化的推广路径。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的文化底蕴也必然来源于民族传统文化。任何一个传统体育项目都是在特定的传统文化背景下产生并逐步发展起来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  相似文献   

12.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蕴含了人类文明的光辉。中国武术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天人合一、对立统一的理念。法治是文明的象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同样追求和谐和统一。武术和法治理念的相通性决定了从武治到法治的转变,这种转变是历史的必然,是人类文明前进的体现。现代法治下的武术在法律的保护下取得了新生,不论在知识产权保护还是武术事业发展方面,法治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武术如中国文学一样,它在中国数千年文明史上没有发生过重大危机。不论是国家政治兴衰还是朝代更迭,中国武术都以自己独有的文化品格为依托,深深扎根于中华文化沃土之中。但时下,中国武术正处于发展的尴尬境地,面临着域外体育文化的严重侵蚀与冲击,中国武术发展的方向何在,着实值得我们去探讨。  相似文献   

14.
高尔夫运动文化是现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现代文化的一种高级形式,高尔夫不仅带给人类以运动锻炼,也能带来深厚的文化及教育价值。文章从高尔夫运动的起源、运动特点着手,以高尔夫文化的发展与教育相辅相成,分析高尔夫运动传承给现代人类文化及教育的价值。从而得出:文化促进了高尔夫运动的发展,高尔夫运动又带给当代社会新的文化价值;高尔夫运动要发展,依赖于教育与文化,文化教育的发展促使高尔夫人才的辈出,人才又反作用于教育,最终更加促进了高尔夫运动的发展,传承给人类文化教育价值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15.
射箭文化是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特色文化项目,构成了蒙古民族战胜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支柱,对于民族历史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直至今日挖掘和弘扬这一文化对于蒙古民族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也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对蒙古族射箭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分析的研究,从而对完善现有的蒙古族射箭项目的发展提出建议。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更好的传播提供一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我国的文化精髓,而龙文化是我国最为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其内容丰富,底蕴浓厚.舞龙运动作为龙文化传播的物资载体,文章通过建议城市大力开展舞龙运动,弘扬龙文化,把龙文化作为城市文化建设中的重要部分,将龙文化和现代文明合理的交融,来增强城市文化的特色,提升城市文化的竞争力,扩大城市文化的影响力,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这对塑造良好的城市文化形象,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纷繁灿烂的文化,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了巨大的贡献,并且为世界人民所仰慕.气功养生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华、强身健体之瑰宝.当下,健身气功是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也是从中华民族悠久的五千年传统文化中走出来的产物,它是气功的一种,是传统气功的延伸和发展.因此,健身气功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中的一项宝贵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世界体育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文章认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背景下研究健身气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运用文化学、历史学等相关理论,以中国武术为研究对象,从民族文化视角来研究中国武术的发展问题。中国武术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符号和身份象征,要走出“文化失语”的困惑,要敢于同历史对话、同现实对话、同自己对话。要调整自己的文化立场,开拓属于自身的生存空间,最终也守护着民族文化的大空间,延续着民族的文明进程。  相似文献   

19.
浅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与功能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就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方向性特征与引导功能,高层次特征与创造功能,开放性特征与教育功能,健身特征与科学文化传递功能等方面,探讨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中,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内容,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身体和心理素质、行为方式等将产生巨大影响,从而实现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进一步促进高校精神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太极文化,是中国武术文化的重要部分,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财富,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吸取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人类的智慧、文化传统。对太极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研究对提高国人的传统文化意识、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意识、促进民族团结和增进国际间友谊、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文献法,叙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太极文化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包涵的内容,指出了在当前环境中太极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保护的紧迫性,并对太极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