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尔 《体育教学》2008,(6):14-15
河南省曾连续5年取消了原有的中考体育加试,而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报告显示,近5年河南省是学生体质下滑最严重的省份之一。迫于形势,河南省教育厅决定,从2007年开始,在全省恢复中考体育加试。河南省的"实验"告诉我们,中考加试体育的举措是对的,  相似文献   

2.
"高考加试体育"是近两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对学校体育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可能是一个"牛鼻子"的问题。自去年山东省将在2012年高考加试体育的消息传出后,引起社会各界和教育部门的关注,在一线体育教师中也引发了激烈的讨论。但最近山东省高考加试体育的决定和政策又有了变动,同样也引起大家的关注。把体育纳入高考有什么意义;高考体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把体育纳入高考对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将产生什么影响;将体育纳入高考科目存在哪些具体的障碍与困难(包括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应当如何去解决;高考体育应当考什么和如何考才会可行和有效?本期栏目针对以上论点对高考加试体育进行专题讨论,以便引起社会各界和教育部门对该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体育纳入中考已有多年的经验,中招体育加试的各项制度、内容以及考核形式越来越成熟,那么我们若想让体育在高考中占据一席之地,在制度、体系上去借鉴发展逐渐成熟的中考体育加试,全方位考虑,这样是否可以更好的发展学校体育,进而推动体育强国建设呢?近期讨论进入白热化阶段,探讨体育进入高考的必要性,推进过程中障碍的解决预案,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推动体育强国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本刊第六期以"山东省高考加试体育"为例进行专题讨论"高考加试体育"的意义、将体育纳入高考科目存在哪些具体的障碍与困难,并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怎么考和考什么、标准如何制定也是考试制度的合理性主要影响因素,当前各地市中考体育的考试制度和办法在不断完善和改革,势必对高考体育加试可行性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本期栏目再次对高考体育加试、中考体育的相关稿件进行专题组稿,供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体育加试官司"有比无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又是一年一度中考时,关于体育中考加试的争论再掀波澜。记得去年此时,全国各地体育中考加试期间,有关体育加试的诸多观点、论辩就已经不绝于耳。当时的背景是为引起全社会对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视,初中升学考试中增加了体育加试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面对着高中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滑,学校体育工作实施不利的现状,教育部、体育总局等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令、政策、条例、通知、意见等,但效果皆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纳入高考将成为有效遏制学生体质健康下滑的一项有利举措.研究对考试及高考的内涵、体育纳入高考的合理性、体育高考的指导思想、方向选择、考试内容、体育占高考总分与分数等级标准制定依据、以及体育纳入高考的积极作用等方面进行全面阐述、辨析,以期为体育尽快成为高考科目并顺利实施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体育列入考试科目是推动学校体育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但是,通过对“中招”体育加试所产生的负效应进行分析,认为体育加试也导致学校出现体育应试教育的现象,而且增加了学生的负担。本文为完善“体育加试”制度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正>近两年"高考加试体育"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社会、学校、家长学生等对此的看法各种各样、褒贬不一。而山东省的提出将在2012年高考加试体育则将这一热点推向高潮,最近辽宁省也宣布计划最早将从2013年开始将体育考试入高考。高考加试体育在我国已经形成"星火燎原"之势!作为工作在体育教学一线的体育教师,我们该如何正确看  相似文献   

9.
林森 《体育师友》2010,33(2):62-63
体育中考不仅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进程,也提高了学校体育的地位以及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促进学校、社会和家长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关心和重视,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机能,增强学生体质。同时体育加试分值的增加对引导学生多花时间参加体育锻炼,改变社会、学生家长、学生对体育态度是非常好的途径,是阳光体育每天锻炼一小时很有效的方法。当然还需要有更加合理科学的训练方法才能在体育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相似文献   

10.
对山东省2012年普通高考加试体育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东省普通高考加试体育势在必行,这既是高考制度改革的趋势,也是高中体育教学发展的要求。本研究分析了体育中考以来取得的成效,并对高考加试体育的必要性和预期效果进行了研究,最后就普通高考体育加试内容形式、评分标准以及考试办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自92年每年一度实施的中招体育加试是国家教委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有力举措。它是综合反映每个中学生体质健康发育状况及学校体育工作发展水平的重要方面,故此能得到各级基层领导及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部分省市展开了高考是否加试体育的论证和准备工作。高考体育加试应不应该?有哪些利弊?如果加试,初期操作中注意哪些问题才能确保高考体育加试有利无弊?笔者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一、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近年来,大学生军训猝死、晕厥事件屡有发生。年轻的生命刚翻起崭新的一页就猝然离世,不能不让人惋惜。这些现象让全社会为  相似文献   

13.
杨志娟 《中华武术》2013,(10):49-50
立定三级跳远项目是很多省市体育高考加试的必测项目,一个学生由开始练习立定三级跳远准备高考加试的第一天起,到高考加试结束,并取得优异成绩为止,必须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是提高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举措。文章基于"健康促进"理论提出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新理念。研究立足于学校体育作为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重要途径这一根本,学校体育内容要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要以学校体育为主导。首先,学校体育应树立生命教育,加强对学生生命教育的理念;其次,学校体育教育要成为承载学生体质健康的主要途径;再次,应倡导学生把体育锻炼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5.
郭凌云 《体育科技》2014,(1):134-136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安徽省阜阳师范学院2010-2012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高考体育加试成绩进行分析,探讨加试成绩分布的一般规律,同时对学生身体素质、高中毕业学校训练等状况等进行调研,为我院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提供帮助,同时为安徽省大运会训练选拔更加优秀的人才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面对新课程,体育加试内容应相应作些改革。课程标准提出以学生的健康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为目标,并最终为终身体育打基础。而目前的体育加试则是跑、跳、投,内容单一,可选择的范围很小,学生也不喜欢这些项目。笔者通过查阅、分析文献资料,结合自己的想法,提出了“2+X”的体育加试模式,以供同仁们参考。笔者认为:传统的体育加试的一些项目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提出的要求———体育教学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因此提出“2+X”的体育加试模式。那么何为“2+X”模式呢?所谓2就是:保留立定跳远,另外加入跳绳项目;X即是学生选择自己…  相似文献   

17.
教育部门对学生体质检测的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肥胖,身体素质、近视率等却呈上升趋势,特别是中学生身体素质下降非常严重,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等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借鉴体育成绩计入中考成绩的成功举措,对将体育成绩计入高考成绩的这一方法进行深入的,切合实际的分析与研究,对其可行性进行探讨,为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正>安徽省高考体育加试2008年在安徽师范大学新校区进行(第一批南区为4月7日~4月14日,第二批北区为4月15日~4月19日)。与往年在老校区进行的高考体育加试大不相同,2008年是首次在全封闭状态下进行高考体育加试。笔者对加试期间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为进一步完善全封闭下的高考体育加试这一举措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研究36所高校“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中的体育加试内容设置及分值占比,为高校“强基计划”选拔中的“体智结合”提供帮助。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36所高校的招生简章、体测项目设置以及评分标准进行比较与分析。研究结果:无故不参加体育加试及体育加试不合格的学生不予录取或取消相关资格的学校有24所;条件相同(文化考试总成绩)下优先录取体育加试成绩优秀的为9所。各校体测项目设置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基本一致(选取其中几项),部分高校还选取了《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中相应的内容;各校体测项目的评分标准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高三群体基本一致;少部分高校由院校自主设置评分标准;调查发现还有35所高校未选取耐力跑作为体测项目;仅8所高校体测项目在4项以上;大部分高校选取身体机能和身体形态以及速度、爆发力等作为体测项目。研究结论:人才选拔应“强基先固本”,健康的体魄应作为高校选拔的必要和前提条件。建议:注重基本体质、体能检测,注重基本运动技术技能加试,注重中学与大学体测项目的衔接,体测项目设置个性化。  相似文献   

20.
<正>"高考加试体育"是近两年来倍受关注的一个问题,对学校体育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可能是一个"牛鼻子"的问题。自去年山东省提出将在2012年高考加试体育的消息传出后,引起社会各界和教育部门的关注。但最近山东省高考加试体育的决定和政策又有了变动,鉴于此,本刊第六期高考体育专题讨论的提纲作如下调整,请读者针对以下提纲选择一或两个切入点进行撰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