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著名的“平衡论”是布哈林的代表性理论之一。布哈林从苏联当时的国情出发,根据他的平衡论思想,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在社会平衡的状况下进行,要正确处理国营经济与私有经济、工业与农业、重工业与轻工业、积累与消费、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遵循价值规律,保持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和协调发展。这就是布哈林独具特色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动的经济平衡”理论。布哈林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中的平衡论大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著名的“平衡论”是布哈林的代表性理论之一。布哈林从苏联当时的国情出发,根据 他的平衡论思想,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在社会平衡的状况下进行,要正确处理国营经济与私 有经济、工业与农业、重工业与轻工业、积累与消费、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 系,遵循价值规律,保持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和协调发展。这就是布哈林独具特色的建设社会主 义的“动的经济平衡”理论。布哈林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中的平衡论大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 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重大的现实意 义。  相似文献   

3.
布哈林作为享有世界声誉的“学识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 ,他的经济观点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及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不可忽视的借鉴作用。布哈林的主要经济理论有 :社会主义经济与非社会主义经济相结合、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工农业经济的平衡协调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主要靠经济手段等。但其在二十年代末在苏共党内受到错误批判 ,三十年代被处决 ,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重新审视布哈林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哈林论述"长入社会主义"的合理性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市场关系理论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前提;社会平衡发展理论为社会良性运行提供了理论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实践证明了布哈林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借鉴作用,所以值得我们重新审视他的理论.  相似文献   

5.
布哈林在理论和实践中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索,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布哈林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布哈林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主要包括:"落后型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发展建设具有多样形式的思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平衡论思想。布哈林的这些思想对于当前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和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和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布哈林的平衡论是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应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在理论上作出的回答,在实践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斯大林认为布哈林的平衡论是完全违反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和打击。时隔几十年,人们发现布哈林的平衡论对于如何在和平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为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提供了与斯大林模式不同的另一种选择。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布哈林的平衡论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许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7.
布哈林平衡论的哲学思想研究(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衡论”是布哈林的代表性理论之一。它含有丰富的哲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自20世纪20年代末,这一理论一直受到批判。这是不公正的。尽管布哈林的平衡论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但其总体上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前苏联70多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了布哈林的平衡论基本上是正确的。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不断发展,布哈林的平衡论,尤其是平衡论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会有更大的生命力,会发出更大的光彩。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末,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这使全世界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党人更加关心并努力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前途和历史命运,特别关注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问题。近期,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聂运鲜教授撰写的《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布哈林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一书,就是这种努力探索中的一个可贵的成果u该书以列宁的晚年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运用丰富的文字材料和史实,比较全面论还了布哈林一系列鲜为人知并具有创见的关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和观点,展现了布哈林对…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提出及其理论的形成都产生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之中。从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式上首次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十三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初具轮廓,再到十四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本形成,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经历了艰苦的探索过程,最终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斯大林的天才著作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最伟大的贡献,这一贡献标志着马克思列宁主义新的发展阶段。在从社会主义逐渐过渡到共产主义时期提在我国面前的一切根本的、极其重要的问题,在这一著作中得到了深刻的理论的探讨和科学的阐明。斯大林同志全面地研究了社会主义社会中物质资料的社会生产和分配的法则,确定了社会主义经济的科学基础。斯大林的新著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纲领性的文献。在这一新著中提出了并科学地论证了关於准备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基本先决条件的纲领性的原理,确定了从一种经济即社会主义经济到另一种更高的经济即共产主义经济根本过渡的道路和规律性。苏联的某些经济学家,将过渡到共产主义的问题错误地归结为只是生产力发展到相当水平,或者甚至只是创造相当的‘技术基础’的问题。例如,雅罗申柯企图复活反马克思主义的波格丹诺夫——布哈林的‘观念’,他断言:对於过渡到共产主义来说,保证某种神话般的、彷彿把共产主义制度的本质包括无遗的生产力的‘最高科学’组织或‘合理’组织,就足够了。他否认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的积极作用;正如同斯大林所指出的,本来是生气蓬勃的社会生产,他却弄成了‘片面的和空洞的生产工艺学,即布哈林的“社会组织技术”之类的东西了。’(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人民出  相似文献   

11.
刘少奇在建国前后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了有益的探索,并形成比较完善的理论。他提出通过“五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来尽快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过渡到社会主义奠定物质基础。他的这种观点对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创造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是这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诞生后,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在中国取得一定成功的同时,也显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毛泽东在考虑:能否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一样,也找到一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的《论十大关系》就提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邓小平在发展这一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那里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布哈林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提出了“落后的社会主义”理论,首次划分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他正确论述了过渡时期阶级和阶级斗争一系列重大问题;他正确分析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三个时期”的特点;他通俗而系统地进行理论宣传,扩大了唯物史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平衡论"是布哈林的代表性理论之一。它包含有丰富的哲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自20世纪20年代末布哈林在政治上遭到不幸之后,这一理论一直受到批判。这是不公正的。尽管布哈林的平衡论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其总体上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前苏联70多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了布哈林的平衡论基本上是正确的。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不断发展,我们将可以看到,布哈林的平衡论,尤其是平衡论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会有更大的生命力,会发出更大的光彩。  相似文献   

15.
"平衡论"是布哈林的代表性理论之一。它包含有丰富的哲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自20世纪20年代末布哈林在政治上遭到不幸之后,这一理论一直受到批判。这是不公正的。尽管布哈林的平衡论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其总体上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前苏联70多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了布哈林的平衡论基本上是正确的。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不断发展,我们将可以看到,布哈林的平衡论,尤其是平衡论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会有更大的生命力,会发出更大的光彩。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以前关注最多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一条道路 ,他晚年致力于东方国家走向社会主义道路问题的研究 ,提出了东方落后国家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这一理论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使东方落后国家先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 ;并且在这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理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苏俄1921年新经济政策前后布哈林的思想变化轨迹、变化的原因以及如何看待这一转变的问题。文章认为,布哈林的“左”既是时代的特征在他身上的反映,又是他过分注重理论推演而忽视现实的结果,而他思想转向正确道路则是他面对现实反躬自省和列宁谆谆教导的结果。由此本文得出结论,“左”和右是思想问题而不是立场问题。一个人思想转变主观上要求转变者勤于思考,正视现实,更重要的是客观上要有改正错误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经济理论紧密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集中论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在其论过程中,始终坚持从我国现有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出发,围绕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展开对社会主义本质、根本任务、战略部署、改革实质,经济体制选择和 展等问题的阐述,形成了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核心的经济理论,为我们深化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建国50年来,我国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所有制结构理论在艰难探索中曲折发展。对非公有制经济从保留、消灭到发展,经历了类似“马鞍型”的曲折发展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有制结构理论获得了多方面的重大发展,这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歪曲”和“背叛”,而是体现了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的统一性和整合性,终于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有效途径,从而使我国经济建设走上了迅速发展的快车道。一、连本溯源消灭和有制,应由社会生产力本身来决定马克思恩格斯根据生产…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围绕“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实践主题,全面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经济发展战略、一国二制等问题,从而形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重大的理论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