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批判宣扬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育苗人》与《斯霞和孩子》的过程中,有人提出,母爱能否作为我们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指导原则呢?我们说,绝对不能。因为“爱的教育”是同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根本对立的。让我们先看看资产阶级宣扬的“母爱”究竟是什么?他们为什么那样不遗余力地宣扬“母爱”呢?我们认为“母爱”是一种私爱,它是在亲子关系中表现出来的,是随着家庭的产生而产生的。在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孩子归社会共同抚养,虽然有亲子关系,但还没有什么母爱。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财产和家庭产生了,养儿育女就以一家一户为单位来进行,具有血缘联系的亲子关系这时才有了特殊的意义。一个母亲不再对所有的孩子都有同样的爱,而只是对自己负责抚养的子  相似文献   

2.
母亲先天脑部发育不正常,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残酷!因为她享受不到其他孩子可以享受到的母爱。可是张宇思同学不这样认为,她觉得母亲给予她的,是超乎寻常的母爱。文章展现了母亲爱“我”的细节--傻呵呵地看着我笑,对于一个懂事的孩子来说,这就足够了。  相似文献   

3.
论父亲在亲子关系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亲子关系是家庭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关系。在我国传统观念“男主外,女住内”的思想和现代社会激烈竞争影响下,很多父亲“淡出”家庭教育,认为母亲是孩子的主要抚养者,在亲子关系中起着主要的作用。实际上父亲在亲子关系中同样起重要的作用,对弦子的性别角色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有着比母亲更为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且是母亲所不能替代的。  相似文献   

4.
康丽 《早期教育》2014,(2):54-56
本研究以济南市2所幼儿园220名幼儿及其父母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了幼儿责任心发展的特点及其与亲子关系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在责任心总体和对己责任的发展水平上,中班、大班孩子显著高于小班;在家庭责任、团体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发展水平上大班孩子显著高于小班;幼儿责任心总体、家庭责任、团体责任与亲子关系的要求性、反应性、情感...  相似文献   

5.
母爱与婴儿的依恋安全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婴儿生来就有依恋亲近的人(通常是母亲)的情感需要。大约从6个月开始,婴儿就产生了对母亲的依恋。这种婴儿与母亲的情感联结既是母亲所需要的,更是婴儿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获得稳定的安全的依恋,如果母爱的质量低劣则势必导致婴儿与母亲形成不良的依恋关系,并给孩子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埋下“隐患”。因而,协助婴儿建立安全的依恋,对儿童的人格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你的孩子有依恋安全感吗 本世纪70年代末,美国心理学家玛丽·安斯沃思运用“陌生情境测验”的研究发现,1~1岁半儿童依恋行…  相似文献   

6.
母爱的分寸     
母亲是温馨、勤劳、奉献的化身,母爱是人类最纯洁、最无私、最珍贵的情感,每一个孩子无不享受着母亲给予的幸福和快乐,无不在母爱的阳光雨露下健康成长。但是,母爱是有分寸、有尺度的,过多过少都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特别是在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条件下,在强调个性发展和独立人格的教育环境中,母爱与现实教育的要求是有矛盾的,与孩子追求自立的愿望也是有冲突的。  相似文献   

7.
我——两个孩子的母亲,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女儿;我——一名普通的幼儿园教师,深深地爱着自己保教的一批又一批孩子。1972年我随军后作幼儿保教工作。那时,我精力充沛,每天学习幼教知识,搞卫生,带孩子,生活在乐融融的环境之中。“天有不测风云”,丈夫猝然去世,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家庭的沉重负担,几乎使我绝望。艰难的岁月,靠什么挺过来的?母爱,人类最伟大的爱。母爱是我生活下去,干好工作的力量源泉。丧事过后,我把身心都投入到幼教工作中。每天到班上,上课、带孩子,用爱自己女儿的情感,关心、体贴每一个幼儿。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依赖性强,我就手把手地教他们吃饭、穿衣,  相似文献   

8.
由于父亲、母亲参与孩子游戏的类型不同,父亲、母亲提供给孩子的情绪情感体验不同,父亲、母亲与孩子建立的亲子关系不同,父亲、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大小不同,在研究中发现父、母亲参与亲子游戏可以促进儿童的自我发现,可以提高孩子玩游戏的兴趣,促进他们良好情感情绪体验,为提升孩子的幸福感,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亲应该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孩子的养育,多与孩子接触,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是情绪愉快,反应适度。对孩子们来说,家庭是他们发展最自然的环境,在幼儿情绪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是培养幼儿情绪的前提条件,在由双亲和孩子组成的核心家庭中,主要由父母之间的情感关系和亲子关系所决定。从幼儿的情绪发展特点出发,在营造家庭和谐氛围、优化亲子生活细节、家园配合等方面为家长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方法,对幼儿的身心健康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情感的力量     
孩子和成人一样,对外界事物的刺激会产生诸如肯定、否定、喜、怒、哀、乐的表现,这种心理反应就是情感,即孩子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对于幼儿来讲,除了生理上的需要(吃饭、饮水等),就是对情感的需要了,因此,情感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母爱、亲友的爱、教师的爱,是幼  相似文献   

11.
赠母亲     
【简评】母亲默默地爱着自已的孩子,这种爱通常表现得并不直接,甚至会表现为“无休止的唠叨”和“近科严厉的劝导”。然而,世间最真挚、最无私的正是母爱,孩子对母亲的一点点理解都能成为母亲最大的安慰,都是赠与母亲的最好礼物,哪怕这种理解是出现在“别人告诉”和孩子“长大后”。[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正>在亲子关系中,有些家长希望能掌握孩子的一举一动,给孩子全方位的呵护,渴望达到亲密无间的境界。根据儿童心理学家鲍尔比、安斯沃思等有关婴儿依恋发展阶段的研究,年龄在6个月到2岁的婴儿处于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此时的婴儿形成了专门的对母亲的情感联结,表现为明显地依恋母亲。母亲与婴儿之间保持亲密关系是非常必要的,能让婴儿获  相似文献   

13.
母爱是人类的天性。母亲对孩子理性的、有效的爱即是科学母爱。生命全程发展观认为,人的发展是毕生进行的,父母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着眼点是孩子的毕生发展;孩子是自己毕生发展的生命经历者,父母只是孩子生命中的重要配角。科学母爱的目的是让孩子体验幸福的人生。母亲以抚养者、分享与分担者、引导与欣赏者、牵挂者的身份实现她在孩子毕生发展中的母爱功能。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亲子关系是“以血缘和共同生活为基础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亲子双维行为体系的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统一体”,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幼儿人格社会化发展起着十分积极的影响。亲子关系是幼儿的主要社会关系,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情绪智力属于一种表征情绪的智力,Salovey和Mayer将智力与情绪的理论相结合,表述了情绪智力的问题。他们认为情绪智力是一种觉察、区分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和情绪,并利用这些信息指导个人的思维和行动的能力。情绪智力目前在教育研究中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亲子游戏不仅有益于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密切亲子关系,还面有益于幼儿各方面的发展.而且,幼儿会把在亲子游戏中获得的对人接物的态度、方式、方法迁移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16.
读懂母爱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一口气读完了《秋天的怀念》一课,它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母爱不仅伟大无私,“血色母爱”更加深了我对母亲的情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母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情感.世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莫过于母爱。母亲对孩子的爱,是终其一生的付出。从古代的《游子吟》到如今每个入耳熟能详的《世上只有妈妈好》,母爱温暖着每个人的心窝。但是太多的爱可能会演变成溺爱,太多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会遭到孩子的反感与抵触。而太多的母亲宁愿忍受着孩子的不理解.却不愿意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放手。  相似文献   

18.
本文写母亲的故事,选择了一个很好的角度——爱好!文章写了自己母亲五个方面的爱好:爱吃野菜、爱吃肥肉、爱穿自己手工做的衣服、爱保留孩子穿剩的旧衣服、爱在背后表露自己对子女强烈的爱。如果说母亲的前三个“爱分’是为生活所迫,体现了所有母亲的“统犊”之情,写出了共性哪么后两种“爱好’倒是母爱长河中最难康的两朵浪花,写出了这一位母亲的个性。在这种母爱的个性与共性的交融中,读者受到了强烈的感染。“感人心者,莫先平情。”以情感人是这篇文章的一大优点。作者写母亲的‘凌好”,意在表现深深的母爱,在写母爱的过程中又…  相似文献   

19.
日本幼儿教育专家森重敏曾对母亲的育儿态度与幼儿个性的形成的关系进行过许多研究,他把母亲的育儿态度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细微的干预”型:指母亲总是啰啰唆唆地要求孩子的行为举止或者对孩子所做的事追根问底,即总是拘泥于孩子的细微之处。第二,“垂直的亲爱”型:指母亲对孩子温和慈祥,能耐心地听取孩子的欲望和要求。第三,“情动”型:指母亲的情绪态度表现强烈,比如经常打骂孩子或训斥孩子。第四,“水平的亲和”型:指母亲和孩子的地位平等,能和睦共处,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和孩子对话等。森重敏认为,上述四种育儿态度对幼儿个性的形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抱母亲》(苏教版六年制第八册)是一篇歌颂母爱的文章。文章重点记述了“我”与护士、母亲的对话,简洁生动地描写了“我”抱母亲的情境,表达了“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小学生年龄很小,生活体验甚少,很难领悟到文中作者的情感内涵。因此,要使学生的情感和文章的意境相融合,达到人与文的情感相通,可以“亲隋”为主线贯穿始终,分三步组织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