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女子足球运动最早兴起于唐代。李国华同志将唐代人无名氏所作《内人蹋毬赋》详加译释,写有《<内人蹋毬赋>译释》一文(见《体育世界》1983年第六期),不失为一篇研究古代女子足  相似文献   

2.
李国华同志在《<内人蹋毬赋>译释》一文(载《体育文史》一九八四年第三期下称《译释》)中,不同意张帷一同志的“蹋球是人站在一、二尺高的彩画木球上,翻飞双足,滚动木球所进行的一种运动”的意见,而认为内人蹋毬是女子足球。这样争鸣是很有益的,有利于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体育运动的情况。但《译释》的根据不足,有牵强之处,现提出与李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3.
《体育文史》一九八四年第三期登载了李国华同志的文章《(内人蹋毬赋)译释——兼与张维一同志商榷》,文中提出了与我在一九八三年《体育文史》第三期上发表的文章中的解释完全不同的看法。作者说,根据“对‘蹋毬’的两种解释和其他资  相似文献   

4.
《体育文史》一九八五年第一期中所刊窦力同志《〈内人蹋毬赋〉译释辩导》,对我所写的《〈内人蹋毬赋〉译释》一文中的两处译释提出不同的意见,我个人表示感谢。另外,对窦力同志认真钻研精神,表示钦佩。但是,对这两处译释,我还是保留我的意见,现在再论如下。  相似文献   

5.
《体育文史》一九八三年第三期载张维一同志《唐代妇女的体育活动》一文,其中(23页)对“蹋毬”的介绍说: “蹋毬:这是站在一、二尺高的彩画木球上,翻飞双足,滚动木球所进行的一种运动。人在球上跳跃舞蹈,身体始终保持着动态平衡。这是一种强度和难度都很大的全身体操运  相似文献   

6.
一、解题 《内人蹋球赋》,《文苑英华》没署作者名,《古今图书集成》说“阙名”。但此赋系唐朝时的作品,这是无疑的。 一、“内人”,即赋中所说的“嫁”、“宫女”,指宫廷中的大使艺人。唐、崔令钦在《教坊记》中说:“使女入宜春院,谓之内人,亦曰前头人,常在上前头也。其家犹在教坊,谓之内人家”。明朝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十四》说:“宜春妓女称内人,声色尤殊”。  相似文献   

7.
一、情况 关于唐玄宗的《禁断女乐敕》说及“角抵”一事。《唐代妇女的体育活动》一文(见《体育文史》1983年第三期,以下简称《活动》)以其中“广场角抵,长袖从风,聚而观之,浸以为俗”等句为据,说“可见,当时民间妇女中盛行广场卖艺的角抵活动。”《几条唐代角抵史料的考辨》一文(见《体育文史》1986年第五期,以下简称《考辨》)则认为,《活动》一文的观点“不免有种望文生义之嫌”,而说,  相似文献   

8.
《体育文史》1985年第4期上刊登王赛时同志《风筝名称辩误》一文,认为风筝是乐器而不是纸鸢。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接着,《体育文史》1986年第1期又发表旷文楠同志的《唐人风筝诗与风筝》,指出王文的错误。  相似文献   

9.
《体育文史》1985年4期发表了王赛时同志《风筝名称辨误》一文,对唐人《风筝》诗中所歌咏的对象提出了不同看法,这种创新精神值得学习。他认为这些诗虽标题“风筝”,实指乐器。我们认为,王赛时同志的看法并未全错,可惜他只说对了一半,这就是唐人“风筝”诗中,所歌咏的对象,并不是指我们今天概念中的风筝,这一点无疑是对的,至于说指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体育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什么是体育熊斗寅在《体育文史》1996年第2期上,高兴地在《观察与思考》的栏目中,读到肖正同志的《体育是什么》一文。我完全同意作者的体育整体观点,但究竟什么是体育,我认为还言犹未尽,值得进一步探讨。开宗明义,我不得不先说几句题外话。记得在一次学术座谈...  相似文献   

11.
也谈“鞠域”、“鞠室”张爽鞠域、鞠室是汉代的足迹场,这已为大家所熟知,但二者有无区别,学术界仍未取得一致意见。《体育文史)1988年第1期载《汉代足球考释二题》(下称《考释》)一文认为,鞠室是室内球场,鞠域是露天球场,无方墙。笔者认为这个结论及其具体...  相似文献   

12.
周伟良同志的《“仁者寿”辨析》一文(见《体育文史》1989年第二期》就孔子养生观点作了一些很好的分析和论述。特别是文末“结束语”中指出“目前我国古代体育史研究中,在对待传统养生理论上似乎还存在着一些值得重新探讨的地方。”笔者对此甚有同感。今就“仁者寿”六句原文的解读,补充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以作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3.
罗时铭同志所著的《试论古代的“修身”》(载《体育文史》杂志1992年第一期。以下简称罗文)一文,试图探索当代哲学、伦理与体育的关系,揭示中国古代体育的特征,这无疑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然而文中的观点、结论和论证方法,笔者则不敢苟同,特叙浅见与罗时铭同志商榷,并求教于体育史领域的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4.
“圆社”一词宜作何解释楚雪丝“圆社”一词,以前多作“球社”、“球戏组织”之理解,未曾听说有什么争议。最近看到《体育文史》93年第5期中《三锦、圆社、齐云──我国古代足球名目考释》(以下简称《考释》)这篇文章,其中认为“‘圆社,指的是人,特指参加了足球...  相似文献   

15.
《体育文史》1985年4期王赛时同志《风筝名称辨误》一文(以下简称《王文》),对近年来包括笔者在内的好几篇论述风筝的文章引用唐人鲍溶、高骈等人的《风筝》诗提出异议,认为这些诗是描绘乐器筝的弹奏而非咏写风筝(飞鸢),说这些诗命名“风筝”实指乐器筝,并断言“风筝一词原指乐器”,因而要“辨误”。《王文》虽然令人耳目一新,但辨  相似文献   

16.
《体育文史》1988年第一期,刊登了翁士勋同志一篇探讨和争鸣的文章《汉代足球考释二题》,文中提出了古代足球史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问题,汉代的足球是没有球门的。“‘鞠域’‘鞠城’‘鞠宝’浑言之,都是指球场,析言之,‘鞠室’是指室内球场,‘鞠域’‘鞠城’是指露天球场,‘鞠城’有方墙,‘鞠战’无方墙。在古代典籍中没有关于唐以前?鞠球门的记载,这说明唐以前的?鞠是没有球门的。”翁士勋同志的文章,对于古文字训诂考得很细,资料也引证得很博,提出的问题又很重要,值得讨论一番。我个人认为他的结论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7.
古时踢足球称“蹴鞠”,有时也称蹋鞠。蹴即踢,鞠是用熟皮革缝制成的球。“美人凌波蹴刀来”,就是元代郭翼《蹋鞠二首》词中对女子足球的描写。女子足球最早始于汉。南阳收藏有三块“女子蹴鞠”的汉代石画像,画中女子高髫(音迢),舒长袖,姿态潇洒。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中,有女子蹴鞠图形,图中女子穿窄袖襦,着蔽膝(围裙)及(衣夸),球放在一旁,弯腰作蹴鞠前的热身运动。汉古墓画像石有《蹴鞠舞》,伴舞的是拿着弓的男子,表演蹴鞠的是一个穿长袖舞衣的女子,不穿裙而着夸,方便踢球,这种《蹴鞠舞》反映的就是女子的球技表演。  相似文献   

18.
一、鞠域鞠城与鞠室 “鞠域”最早见于《史记·卷一百十一·骠骑列传》:“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域蹋鞠也。”南朝宋人裴骃《集解》云:“徐广曰:穿地为营域。”营,造也。营域,就是建造毬场。唐·张守节《正义》云:“按,蹴鞠书有域说篇,即今之打毬也。”《域说篇》就是关于蹴鞠毬场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学校体育是一个多目标的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86年《学校体育》第4期发表了杨明远、李小萍同志《关于学校体育目的问题的哲学思考》一文,在学校体育理论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学校体育》在1987年第3期,又发表了李行同志《对学校体育目的问题的讨论》——与杨明远、李小萍同志商榷的文章,同时开展了关于学校体育目的问题的专题讨论。有些刊物也转载了杨、李两同志的文章,并同时发表了不同观点的文章。通过近一年来不同形式的争鸣,当前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增强学生体质到底是学校体育的主要目的还是唯一目的。一种观点认为:学校体育具有多种目的,增强学生体质是学校体育的主要目的,但不是唯一目的。他们批评“唯一目的”的观点是传统的生物体育观的反映,在哲学上是形而上  相似文献   

20.
对《中日大众体育的“时间差”》一文的讨论意见徐刚生看了《体育文史》杂志1995年第三、第四两期刊登的占元镇同志所写《中日大众体育的“时间差”》一文,有收获、有启发。我赞同这一篇文章的主题思想,但也有一些不同意见,提出供作者和读者研究。一、把日本的《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