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1 毫秒
1.
家庭美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儒家孝道在现代家庭美德建设中有着重要价值。传统孝文化为现代家庭美德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其中赡养父母、尊亲敬亲和谏诤更是家庭美德建设中的重要方面。传统孝文化对推动建立和谐家庭、培养家庭成员博爱思想和合作精神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蒙古族家庭美德的多元文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族具有悠久的家庭传统美德,这些传统美德一方面受民族整体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丰富了传统文化.此研究从文化人类学视野对蒙古族家庭美德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首先对蒙古族文化与蒙古族家庭美德及其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其次,分别讨论了背景变量的文化,中介变量的文化和行为变量的文化与蒙古族家庭美德的关系,认为蒙古族家庭美德的内容无一不是与其自然、社会背景发生联系,无一不受到家庭文化、宗教习俗、价值观等中介变量文化的影响,无一不通过语言、交际、活动等行为文化来得到表达和传承.蒙古族家庭美德本身就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民族文化影响并孕育了家庭美德,而家庭美德反过来反哺和丰富着民族文化,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因与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文章论述传统社会公德、职业美德、家庭美德在当代的现实价值,并指出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传承中华美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正>众所周知,家庭建设是国家建设、社会建设的基石,是民族文化道德传承的重要基础,是社会和谐发展的稳定器。家庭教育是家庭建设的基础工程,是人生教育的第一课,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基础。加强家庭建设,重视家庭教育,形成良好家风,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的重大举措和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的重要举措。"95后"大学生承担着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对其进行核心价值观培育,有助于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实现民族复兴。对成长于社会转型时期的"95后"大学生,应充分利用家庭美德教育,高校理论与实践合力教育,改善媒体教育引导方式,营造意识形态浓郁的网络文化氛围,更好地发挥传统培育途径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罗国杰是我国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家.他的家庭伦理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庭美德建设理论的形成提供了逻辑框架,确立了理论基点.其主要内容包括对"孝"的历史考察及其现代价值研究、爱情婚姻道德、家教观和家风思想等方面.罗国杰家庭伦理思想是我国当代社会主义家庭美德建设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大学思想教育艰难和艰苦时期,区域文化传统和乡土优良美德,是地方大学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介体。以世界客都梅州的嘉应学院为例,客家千年优秀传统道德和中华优秀传统道德同根同源,客家美德继承、发扬、光大了中华优秀传统道德。客家民系聚居区的传统美德,是客都大学充分发掘和利用的宝贵资源。汲取客家优秀传统道德,以客家传统美德为生长点,整合并发扬光大,这是当前地方大学进行思想教育的独特内容。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指出,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家是中国文化符号的显著标志之一,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家庭文化熏陶对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参考》2013,(12):80-80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厉行节俭、反对浪费"的号召,结合教育部提出的《关于在大中小学开展廉洁教育试点工作的意见》,上海市奉贤区五四学校创造性地开展了"以孝廉为核心"的廉洁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把廉洁文化教育作为"教师树师德、学生讲品德和家庭重美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努力打造"追求贤德,崇尚清廉,做事智慧,做人优雅"的新生态校园文化。学校围绕"文化滋养心灵,廉洁奠基人生"的主题,开展具有本校特色的"五进、四育"活动,即进校园,营造"廉洁育人"的文化环境;进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迅速发展,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型人才。思想政治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的重要内容,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渗入,可以增强学生爱国教育和美德教育效果,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养成。文章分析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学的必要性,提出传统文化的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11.
就传统文化对台湾家庭教育的影响、台湾复兴传统文化与振兴家庭教育的举措等方面作一简要分析,旨在使传统文化在影响教育的过程中获得振兴,并对西方文化的挑战作出有效回应.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村人口大量外流,传统农村家庭教育的双系结构、乡土性、双系抚育主导性受到了冲击。传统农村家庭教育功能的变迁给子女社会化带来了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流动儿童的乡土认同减弱、自我评估普遍偏低、留守儿童的情感生活出现很大缺陷等。要减少和消除这些不利影响,政府和社会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化解城市社会中对流动儿童的排斥和边缘化,为农村流动人口家庭“团聚”创造有利条件等。  相似文献   

13.
对传统农村家庭教育功能变迁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工潮"现象出现后,我国传统农村家庭教育功能呈现出新现象、新特点.本文以农村家庭模式划分理论为基础,进一步探讨了这一理论发展的趋向,并针对传统农村家庭教育功能变迁对子女社会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了若干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Family‐centred approaches are widely recognized internationally as the most ecologically appropriate way of working with families of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Pivotal in this approach is its focus upon the needs of the whole family, rather than only the needs of the child (with a disability). It places a significant emphasis on flexible and responsive transdisciplinary service delivery and upon parent choice and decision‐making. For the family‐centred approach to become truly effective, then, we must define what constitutes a family. Or rather ask families how they define themselves. Alongside an exploration of traditional and non‐traditional family roles, this paper challenges stereotypical notions of the family, and seeks to establish the family as the core element in any service team.  相似文献   

15.
在客家传统家教中 ,客家妇女承担着主要的教育责任 ;客家传统家教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家教的一般特点 ,同时又具有本民系的鲜明特色 ;客家传统家教中所蕴含的积极、合理性因素对当今社会的家庭教育也不乏启迪。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传统民居中的家文化偏向进行分析,得出几点结论:传统民居选址、布局的风水模式,反映出一种家之环境文化偏向;传统民居的对称组群封闭式布局,反映出一种家之伦常文化偏向;传统民居材质的“当下存在”和祠堂的“永存不灭”,反映出一种家之“弃祈”文化偏向。  相似文献   

17.
在丹尼尔·笛福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1719)中,主人公鲁滨逊在英国资产阶级大规模殖民扩张的大背景下,与传统群体关系日益疏离.其中最直接、也是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殖民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鲁滨逊对"家"的理解.一方面,传统意义上的"家"在鲁滨逊看来显得微乎其微,另一方面,他与他的"荒岛之家"又表现出了特殊的亲密.鲁滨逊所谓的"家"并不是以感情纽带定义的,而是以他是否能成为自己的主人、控制一切的操纵者而定义的.  相似文献   

18.
家庭是个体成长的第一社会组织,也是一个伦理道德教育的天然实体.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在发展中积淀了丰富的道德经验,它们对现代家庭教育极具启示:耕读传家的家训有利于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孝亲忠君的家训有利于感恩品德和责任意识的养成;惩戒性规范教育有利于提升抗挫折能力;道德教育强调循序渐进的方法;教子成人的道德理想主义尤其应当成为现代家教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9.
家长应在家庭教育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文章分析家庭教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提高家长传统文化修养、提高家长的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度、借助新媒体做好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改变重智育轻德育的错误认知等方面,探讨家庭教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中国"家族"作为大可扩延至国家和社会、小能浓缩为家庭,它是不可或缺的社会中介组织。家族内部各成员对其负责,受其管辖。《古船》是一部家族意识浓厚的长篇小说,通过深入解读小说中的家族叙事,以此来剖析家族叙事的传统性特征与现代性特征,以及两种特征之间所产生的矛盾叙事。传统特征主要从族长统治和家族复兴观念为主;现代特征主要从隋家两代人的"出走"和抱朴的超越思想为主;传统特征与现代特征的矛盾叙事主要从族长形象的两面性和隋家两代人"出走"之后又相继"回归"的矛盾性出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