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有这样一个句子: If the weather is fine,We will go.If not, not.许多同学弄不清句中的“if not,not”是什么意思,也分不清它是什么结构。其实这是一个省略句,若补充完整,此句即为:  相似文献   

2.
翻译研究离不开语境,语境可分为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语境对语义的选择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运用语境的相关理论,对If I rest,I rust的两个译文进行比较评析,旨在深化理解语境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Cover"一词在商务英语中使用相当频繁,其含义甚多并且复杂,难以把握,与在基础英语中的含义区别较大。翻译时应根据具体的外贸业务场合、语境仔细分析其在句子中的含义,灵活选择恰当的汉语词汇来表达。为此就"Cover"一词在各种具体外贸业务场合、各种条款和语境中所表达的各种含义及其翻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语篇分析与名形词类转换的英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语篇分析的角度,结合语境和语义联想场,确定名词在某一特定语境中的确切含义,并找出与之对应的表示附加意义的形容词来进行翻译。根据具体语境不同,翻译方法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5.
英汉词汇往往只是部分对应关系,when clause也不例外,故翻译时应根据不同的语境灵活处理.作者分析了When Clause的几种不同含义,并详细论述了其具体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6.
翻译过程中,单词语音相同而意义不同、一词多义或同形异义、语法结构不明、语义关系不确定、语用含义不明确和文化差异等都会导致歧义。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有助于理解词或短语等语言成分的具体语义,有助于排除歧义。目前歧义结构化解和翻译理论研究尚不成熟,歧义语境论不失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6,(21):77-78
more than是英语中一个常见的结构,也是英语学习者较难掌握的常用结构之一。它不仅仅用于比较,在使用时应注意与其形近的more...than,no more than,not more than,no more...than,not more...than结构区分开。文章对more than及几个形似结构的语义和翻译技巧进行归纳和辨析,帮助读者准确理解它们各自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  相似文献   

8.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来阐释另一种语言,这离不开语言赖以生存的文化语境。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需依托不同的文化语境来明确。文章从文化语境的不同角度来探讨其对翻译的影响,并得出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介词"Against" 在外贸的价格、保险、议付、索赔等具体的外贸业务场合、语境中含义多种多样,给理解及翻译带来很大的难度,为了帮助人们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就其在各种具体外贸业务场合、各种条款和语境中所表达的各种含义及其翻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翻译中如何更加充分地传达文本中的文化含义。文化在翻译中至关重要,翻译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翻译者要着重理解尤金·A·奈达的翻译对等理论和其对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探究在文化语境文本条件下,根据语境或翻译目的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以期对英语学习者提供一定的帮助,实现读者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跨文化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1.
"讨厌"和"厌恶"是一对近义词,在主观情感上都有反感、不喜欢的意思,但"厌恶"比"讨厌"不喜欢的程度要重些。"厌恶"只有动词词性,"讨厌"除了做动词,还可以做形容词。在语义上二者有词义轻重、搭配对象的不同;在语用上也存在概念义和语境义以及语体色彩的差异;在句法上与不同的宾语连用时的情况,以及能否进入把字句等诸多问题上均有不同。  相似文献   

12.
这里从语言和逻辑结合的视角,通过与“只有”的对比,探讨了连词“只要”的表义功能。根据它联结对象的不同,划分出两个语用层面,即客观事物关系层面和主观构造事物关系层面。“只要”在不同层面的表义功能并不相同,在前一个层面中既可表充分条件,也可表充分必要条件,在后一层面中只能表充分条件。在此基础上,还就部分专业的一些不同观点和用例进行了商榷。  相似文献   

13.
重动句的结构和语义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重动句的结构和语义进行分析 :重动句由VP1和VP2两个结构一前一后的结合而成 ,VP1和VP2的句法地位基本相等 ,都可出现时体标记 ,都可受状语修饰 ;重动句是双语义焦点句 ,VP1和VP2在语义上有多种关系 ,两者互相依存 ,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4.
“即使”类连词的发展趋势呈枣核形,其核心语素的虚化途径有两条:(一)由实词直接虚化而来;(二)由副词进一步语法化而来。宏观地看,该类连词的单音节形式多为同源词,复音节形式的内部复合关系较单纯,它们与假设、转折连词存在兼类关系。这类连词可统称为纵予连词。  相似文献   

15.
"X以来"和"X以降"是现代汉语中的近义格式,二者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本文拟从语义特征、介词搭配、"X"的时间性质、以及"X"构成成分等四个方面来考察二者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通过从语义和语法特征方面对汉语的"一"及英语的"one"作一简要实证分析,可以揭示出二者在语义和语法特征及其用法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17.
英语被动语态在纯客观的一般性科技语体中使用很多,正是因为语体的客观性,人称行为主体(施事者)在科技英语被动句中通常不予出现,而物称行为主体则一般不能省略。本文分类分析了科技英语被动句的物称行为主体,并依据不同的行为主体所起的不同语义作用以及英汉两种语言在表现形式上的差异对其翻译技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作为逻辑联结关系的“偶然”是一种特殊的可能:同时也可能不的可能,即,可能不如此的可能,或者说是,有与之不相容的可能情况的可能。作为逻辑联结关系的“风马牛”是一种最彻底的、最特殊的偶然。A风马牛B,当且仅当,A偶然B且A偶然B。偶然和风马牛都是2元的非纯真值联结关系。不是为正统数理逻辑所研究的纯真值联结词。  相似文献   

19.
东西的《后悔录》是一部“如果书”。他用“如果”这一个词构架了一整部小说。“如果”是小说叙事的动力、核心、关键,“如果”叙事营造了过去——现在往复循环的时间架构,揭示了人生的偶然感、虚幻感,展示了“揪心”的后悔体验,最终小说写作这一事件本身成为“游戏”的一个文本。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利用语义级差观探讨了与否定词连用的含“if at all”的主从复合句的语义结构。文章经过分析讨论后指出,由于“at all”和否定词之间构成的级差关系,使与否定词连用的含“if at all”的主从复合句内含了一层让步语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