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一、教材特点 1.既有文字教材又有音像教材 (1)文字教材要简约化 在信息时代多媒体资源丰富,资料的搜寻、查找、存取特别方便的情况下,重要的不是记忆知识,而是知道知识在哪里,怎样去获取。未来的历史文字教材,应避免现行教材过分成人化、知识化、繁琐化的弱点,应改变那种“繁、难、偏、旧”的现象。编写方法是:简明扼要地列出一条中外历史的基本线索,更多的文字用来叙述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怎样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研究历史问题的方法,多媒体历史资料的搜寻、存取方法,撰写历史小论文的方法等。总之,新的历史教材,从培养目标上,变传授知识为主为提高学生素质为主。从内容上,变教材为学材。从体例上,变历史学为历史教育。  相似文献   

2.
1.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误区。历史知识包罗万象,但它不是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活动的简单堆砌和集合,而是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这种内在联系有其客观的发展规律和阶段特征。如何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目前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有几个误区:  相似文献   

3.
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引导学生用科学的历史理论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挖掘隐性历史知识及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就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4.
历史图示教学法是把用文字叙述的教材内容用简要的符号、文字、数码组成的图形或图像、地图、表格等形式加以表现,用以说明知识结构,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一种直观教学方法。它是一种把历史学科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最优组合的教学方法。由于具有直观形象、简单明了、化难为易等优点,图示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产生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图示教学法的巧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刘晔 《广东教育》2005,(11):51-51
历史是一门知识性很强的学科,我们绝不能把基本史实当作孤立分散的知识点来指导学生怎么学,而应告诉学生要抓住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由基础知识、阶段特征、基本线索构成的有层次的历史知识网络学习体系。  相似文献   

6.
历史练习一般以文字形式呈现给学生一个需要进一步认识的历史情境,它既可以是一定程度上反映生产、生活实际的问题,也可以是对生产、生活实际进行抽象的问题。借助于文字语言,历史练习把一系列历史情境和思考问题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迅速而有成效地分析历史知识,为以后的运用历史知识做好必要的准备。从这个意义上讲,解答历史练习是把历史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因此,进一步探讨历史练习教学的规律,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历史练习的教学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历史概念是历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本质的、内在联系的反映或概括,或者说是对历史基本史实实质的抽象慨括,“是历史表象到历史规律的中间环节,掌握了符个概念之间的本质联系就掌握了规律”。因此,历史概念在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笔者认为,运用材料进行历史概念教学,既能让学生较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学科思维能力,下面就以美国“新经济”教学为例谈一些实践性认识.  相似文献   

8.
实践证明,在历史复习中运用联想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能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掌握历史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增强复习效果,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用文字讲述历史,难免会使历史课堂枯燥无味,再加上复杂繁多的历史时间、历史人物,更加容易令学生混淆所学知识。巧妙地运用历史图片展现历史,丰富课堂内容,便会弥补这一不足。历史图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却比文字直观形象。本文以教学实践经验为基础,多方探讨历史图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姜忠明 《成才之路》2014,(23):81-81
正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渠道。优化课堂教学,向45分钟要质量、要效益,是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一、巧妙编排课程,引导学生掌握初高中知识衔接的方法高中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若想利用一定的时间来复习初中知识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巧妙编排课程,把初中和高中的知识合理地衔接起来。(1)抓住典型,随机引导。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章制度等,引导学生查找出初高中历史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关系,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领会知识内涵、建立知识链接。这样一来,学生对所学知识既容易消化、吸收,又可在此基  相似文献   

11.
正什么是长效教学?长效教学是既重知识建构,更重能力培养和人文感悟的教学,是让学生终身难忘、终身受益的教学,是让学生持久学习的教学。历史教学如何实现长效呢?关键在于把握、落实历史学科思想。笔者认为,历史学科思想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在历史知识之间内在联系基础上的核心知识结构,二是重证据的历史思维能力,三是历史学科蕴含的特有的人文内涵。把握、落实历史学科思想,主要要做好三件事,一是找准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找足证据论证观点,三是感悟并内化历史学科所蕴含的特有的人文内涵。一、找准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核心  相似文献   

12.
怎样把干巴巴的历史说教变为一幅幅鲜活的生活画面?怎样把学生从繁琐的历史知识的识记中摆脱出来?怎样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历史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学好历史并培养其创新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历史情境是指历史事件发展以及历史人物活动所处的时间、地点、背景等。所谓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以教材为基础,以课标为导向,把所讲教材的内容编制成有序的知识信息,辅助多种手段如语言、文字、实物、图示、  相似文献   

13.
当今学术发展的特点是学科间相互渗透,综合化、整体化趋势加强。历史是一门综合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知识渗透性非常强,具有极其完整的、宽阔的立体美学价值。在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历史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历史教材中的美育知识,加强历史与其它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利用能调动学生情感的教学手段来达到感悟、体会美的目的,扩展历史的美学欣赏价值。一、历史包含了丰富的美育知识历史是由人创造的,有史以来人类为了进步与和平,致力于生产、科技的发展,致力于正义斗争邪恶的震撼天地的创造;从传说中的仓颉创造原始文字起到中国最早的硬笔书法———…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9,(90):125-126
漫画是绘画艺术中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它具有讽刺、幽默、诙谐和哲理等艺术表现手法。文字能讲述历史,同样漫画也能叙述历史,它是对课本文字知识的重要补充,使历史更加生动形象化。如果在历史教学中能适当地运用它,将会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也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知识点的理解。本文重点阐释了把漫画引入历史教学中,将会提高我们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当然,在课堂上引入历史漫画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方式,也要注意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5.
范守凤 《成才之路》2009,(33):61-61
现行初中历史课本中有许多插图,这些插图是编者根据大纲要求,精心选择设计的。历史插图是对历史知识的某些片段、侧面的状态和形貌的“写真”.是对某一历史事件、人物活动和历史现象的“空间描述”,是形状化、立体化的历史教材,它和教材文字叙述相互照应。互为补充。构成完整系统的历史知识,是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充分利用书本中的各种插图,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形成历史概念。  相似文献   

16.
中学历史大纲把能力培养列为历史教学任务之一,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变“应试教育”为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为首要任务的养成教育,变单纯的传授知识为既要打好基础又要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笔在历史教学工作中,认真遵循大纲要求,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运用了“研学、讨论、答疑、讲解、训练”五步教学法。  相似文献   

17.
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故事说明历史知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吸引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探究。故事可以是现成的历史典故,也可以是利用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和生活知识,汇编成新的历史故事,把理性的历史知识变成感性的历史认识,降低了学生学习历史的难度,最终实现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笔者以《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第二目“种类繁多的青铜器物”为例谈谈自己的做法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走进了我们的历史课堂,给历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历史教学也由此精彩起来,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中,历史图片不可或缺,本文就多媒体环境下历史图片的运用谈一些浅见。一、培养兴趣,感知历史历史教材的很多内容是用文字表达的,但文字具有抽象的特点,无法向学生直观地反映出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课堂上如果单凭教师的讲解很难让学生跨越时空,掌握历史发展的线索和规律。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  相似文献   

19.
崔勇 《考试周刊》2010,(57):166-167
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除了传授历史知识、解释专有名词的含义、介绍历史事件和人物外,历史教师更要教会学生把握课文内部的叙事结构,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和脉络,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一切,都需要历史教师用丰富的课堂语言来表达。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师的素养时曾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平铺直叙的课堂语言,或是简单的照本宣科,  相似文献   

20.
新的历史教学把课程目标分解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维度,明确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在掌握基本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经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阅读是从书面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最普遍最持久的学习方式”,是学好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要想有丰富的历史知识.是没有什么捷径可寻的,主要是靠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