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语音缺陷是目前方言地区在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表现出来的带有普遍性的语音问题.如何有效地纠正应试人的语音缺陷,本文总结了不同的语音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引起的读音缺陷规律和进行普通话辅导训练的方法,并以此对应试人进行培训辅导,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机器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关注应试人的语音标准度和发音质量,对语音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全面系统地认识语音的属性,对音素和声调进行科学分析,借助科技手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语音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3.
吴健 《科教文汇》2013,(28):45-46
机器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关注应试人的语音标准度和发音质量,对语音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全面系统地认识语音的属性,对音素和声调进行科学分析,借助科技手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语音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4.
以实证调查为依据,结合当前普通话研究和应用的需要,以黑龙江籍考生作为考察对象,针对黑龙江方音与普通话语音的差异,对当前黑龙江省考生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存在的语音错误和语音缺陷进行较为系统的考察和分析,从而达到提高黑龙江籍考生普通话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普通话教学在高职院校中日益受到重视,但教学效率普遍不高。为此,在普通话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方言区同学在普通话语音训练及测试中所暴露的缺陷、错误,既讲清理论知识,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大量字、词、句、篇的训练。  相似文献   

6.
袁丽 《知识窗》2023,(11):69-71
在探索赣南客家方言区师范生普通话语音教学的过程中发现,方言对普通话语音的影响较大。基于此,文章探讨计算机辅助测试背景下赣南客家方言区师范生普通话语音面貌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臧蔚  刘畅 《科教文汇》2013,(5):52-53
不论是从音系层还是从语法层来看,汉语普通话都是有着严格的标准和规范。现行的评价体系是以汉语普通话是“线性”为前提进行设置的PSC。在普通话语音的习得过程中,除去发音语音学的决定性影响外.有一些非语言因素也对汉语普通话的语音习得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8.
郭兰 《科教文汇》2008,(27):233-234
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感觉,它表现在普通话里,就是对普通话语音、词汇、语法的正确感受和运用,特别是对语音在语流中的变化的感受和运用。本文从音节层、语词层、语流层三个层面对如何动态地把握普通话语音进行了分析和描述,并从语音层面上探讨普通话语感的直觉性、自然性、节律性、模糊性等特征,意在揭示普通话语感的内在涵义,为如何训练和获得纯正的普通话语感找到一条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9.
《内江科技》2022,(1):135-136
在普通话中,声调、韵母和声母的有效应用,是提高普通话精准度的关键,能够使语音更加流畅且自然。尤其是在播音主持实践当中,通过格式化的训练,以及重音的培养可以让说话者能够透过语言的一般规律性将情感和背后的语义传达给对方,以至于实现彼此之间信息的交换和情感的交流。因此,普通话语音一般规律在语境中的实际应用本身有据可查,需要在进行静态化和动态化双重训练的基础之上,使学习者能够对普通话的语境和场景应用更加明确和清晰。本文主要研究普通话语音一般规律在语境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10.
在普通话测试中,应试者在普通话的声母和韵母等方面常常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导致大量失分。笔者从工作实际出发,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变化形式等角度入手,提出一些纠正方法,以帮助应试人员提高普通话成绩。  相似文献   

11.
机试形式对应试人普通话说话项测试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列出利用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通过分析,找出产生这些情况的原因,认为机试形式本身也会给应试人带来一些影响.因此.需要在机试前加强培训。  相似文献   

12.
赵一嘉 《百科知识》2023,(15):67-68
<正>普通话水平测试在于对应试者语音水平进行全面检测,检测内容包括声母运用、韵母运用、声调运用、语调运用及语流音变等,测试过程涉及词语轻重格问题。如果应试者对语音规律不了解,可能会与普通话词语轻重格相悖。所以为强化语言节奏感,克服方言语调,提高普通话水平,应试者应掌握普通话词语轻重格。  相似文献   

13.
作为语文教师和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在平时的教学和普通话培训中,我十分重视语音矫正问题。我感到,语音矫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找出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我们处于吴方言区,所教学生大部分也是来自吴方言地区。吴方言是以上海话为代表,使用人口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八点四。分布地域在上海市和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部分,浙江省大部分。其最大特点就是个“软”字:说话不费力,嘴不用张得很大,舌尖如弹簧,语速轻快。在北方人听来,那就跟说外语差不多。当然,仔细辨别其与普通话标准语音的区别,最明显的就在于:第一…  相似文献   

14.
陆妙琴 《科教文汇》2009,(7):108-109
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为了切实加快普通话普及进程,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广播电影电视部联合发文,做出了《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决定》。普通话水平测试与普通话的学习培训二者紧密联系。普通话水平测试不可忽视对应试人员的培训。本文试图从普通话水平测试前和普通话水平测试后两个阶段来分析普通话水平培训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15.
基于TD-PSOLA算法的汉语普通话韵律合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合汉语普通话的韵律特征,采用TD-PSOLA算法实现了汉语普通话的韵律合成,并对合成语音和原始语音的韵律参数作了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控制语音韵律参数,实现较高质量的语音韵律合成。  相似文献   

16.
人们往往把语音是否准确作为衡量一个人普通话水平的标准,却忽略了直接影响人们朗读和说话的重要因素---语流音变。语流音变在人们的口语表达和朗读中起重要作用。要做到自然、流利地朗读和说话,除了语音准确之外,还要掌握语流音变规律,并正确运用这些规律。  相似文献   

17.
学习时间和学习效率历来是勤奋学习的两个方面,本文根据多年辅导对口高职升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提出应试中职生在高三不同阶段的时间概念取向。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也随之飞速发展,因此带动了语音教字处理技术的成熟.从1996年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十四年,2006年,教育部语用司同意上海市和安徽省从2007年1月1日起进行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让普通话水平测试进入里一个全新的领域.本文对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测试实践和人工测试的对比,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普通话教学改革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9.
郭珊珊 《中国科技信息》2007,(22):232-233,235
推广普通话是高校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内容。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区,方言较多,受此影响,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普遍不高。本文就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高职学生的普通话水平的途径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剖析了学生的心理状况,分析了不同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分别从语音、语调和语法等方面提出了增强培训实效性的建议。实践表明,对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普通话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因此,提高普通话教师的素质,是搞好普通话教学的前提。普通话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可以在加强语音学理论基础知识的修养、加强语音教学基本功方面的修养、加强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的修养这三个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