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代是武侠小说的胚胎时期,唐人小说中女侠形象处于侠文学的初次建构时期。受盛唐雄肆宏放的文化气氛的影响,唐女侠形象体现出鲜明的刚性的审美追求,呈现出阳刚犷悍的艺术韵味。首先,在形象描写方面,唐人注重有别于男性侠客的女性特质描写,但女侠的性别特征仍是男性化的。其次,借助宗教幻术对女侠的武技进行了全面拔高和增色,标志着豪侠小说进入了幻设创造的新时期,唐女侠形象完成了由抒情时代以诗歌史传为主要载体的悲剧色彩的古豪侠向叙事时代以小说为主要载体的喜剧色彩的新武侠的转型。最后,唐女侠是未经充分道德化、个性张扬的自由之侠,有着亦正亦邪的道德观,但随着礼教的强化,女侠也被纳入封建礼教的妇德闺范。  相似文献   

2.
唐传奇是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巅峰,塑造了许多形象鲜明的侠客形象。其中,女侠是不容忽视的一类群体。唐人小说中的女侠不仅类型多样、个性鲜明,而且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唐传奇中的女侠书写体现了女性思想的觉醒,渗透了佛道两教思想,折射了中晚唐的现实世界。  相似文献   

3.
从唐人女侠传奇到21世纪女性武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人女侠传奇中最有光彩的是“历史宏大叙事”,代表作为《虬髯客》、《红线》、《聂隐娘》等,女侠成为作品的第一主人公,女侠形象具有明显的叙事主体性。21世纪大陆新武侠出现了“女性武侠”的新潮流,其庞大的数量和较高的质量,使之已经成为大陆新武侠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唐人女侠传奇到21世纪女性武侠,其女性的主体性一脉相承,21世纪女性武侠完全可以从唐人女侠传奇中吸取营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超越。  相似文献   

4.
清代小说中出现大量女侠形象,成为继唐传奇女侠后的又一奇葩。本文试以唐传奇中的女侠形象为参照,分析清代小说女侠形象的女性化、世俗化、伦理化特征,并结合文本与时代等因素分析其演变原因。  相似文献   

5.
在佛道二教走向融合的唐代,其教义无不渗透于社会的各个方面,唐代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也是其中的一方面。唐代小说女侠形象的塑造从女侠的练成、女侠的行动及女侠的最后归宿中都可得以一窥。佛道文化对唐小说的渗透,使得小说中女性走出闺阁,增添了女性形象的奇幻色彩,使女性形象在文化殿堂里更加多彩。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的古代小说发展历程当中,由于封建社会制度长期的男权主义的影响,女性角色在小说当中一般都没有特定的"侠"类形象,由于当时女性的地位较低,很多小说都将侧重点放在男性角色上。唐代开始尤其是晚唐,小说中女侠的形象开始作为故事的主线。同时在当时的武侠小说当中,赋予了女性应有的地位。唐代的女侠形象比较突出,她们不仅才貌兼备、智勇双全,还侠肝义胆,情深意长。唐代小说的女侠形象开创了我国古代小说中人物塑造方式的先河,同时也为后世女侠小说中的形象塑造提供了先例。  相似文献   

7.
以唐代文言短篇小说中的女侠形象为研究对象。根据唐代的笔记体小说、名人逸事、琐言、杂记等类作品。根据内容,将唐小说中的女侠形象分为五种类型,即报恩型、复仇型、识人型、逞技型和神仙型。从侠文学的发展及嬗变方面着眼对唐小说的女侠形象类型作分析研究。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唐代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女侠形象,她们武功高强,敢于追求爱情,敢于婚姻自主。唐朝社会充满着尚武任侠的风气,女性可以习武,可以参政,可以社会交往,在社会中扮演越来越多的角色,这都是女侠形象兴盛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胡人形象是唐人小说人物类型之一。唐人小说具有传奇美学特征,胡人形象虽然在唐人小说中并不占重要篇幅,但同样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通过对胡人形象的外貌特征、身世背景、方术技能的考察,认为胡人形象具有奇幻色彩,与唐人小说的传奇美学正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
作者以中华书局1985年版的《剑侠传》为基本范本,通过对其中涉及女侠具体形象的十篇唐宋剑侠小说的分析,来考察由隋唐至宋代女侠形象的变化,从而说明唐宋女性观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古代文言武侠小说中女侠形象的演变历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我国文言武侠小说中,从汉代《吴越春秋》中“越女”的出现,到唐传奇中女侠形象的成熟,再到清代女侠形象的全面繁荣,女侠形象系列的形成与壮大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演变历程。在此历程中,女侠的行侠主题日趋多元化,行侠手段不断丰富,精神内涵不停地变迁,对后世武侠小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先秦两汉文献中载录了形形色色的侠客义士,在此后的历代史籍中均未有此类人物的记载.自汉以后,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侠客形象,唐代文人更有意识地创作了侠义小说,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极富正义感的侠客形象.与先秦两汉文献中的侠客义士相比,唐人侠义小说中的侠客来源于社会的各个阶层,出身更为多样;更具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豪侠之气;其中出现了众多的侠女形象.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文人的“巫山神女情结”源远流长。尤其进入中唐,唐人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神女”篇章,这些篇章所塑造的美丽动人、自荐枕席、善良多情、多才多艺的“神女”形象,以及描写的“邂逅——交欢——离别”的恋爱模式,深刻体现了唐代文人的“巫山神女情结”。  相似文献   

14.
唐代是女侠形象发展历史中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而清代又迎来了女侠创作的另一个高峰。唐女侠、清女侠身上既有共同的精神特质,又表现出了诸多明显的差异。文章从女侠整体的精神气质、行侠主题、行侠手段、最终归宿等多个方面来对唐、清两代女侠形象进行了对比,展示了唐、清两代不同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下女侠形象所蕴含的独特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2010年8月在乌鲁木齐举行了全国侠义小说研讨会。会议讨论了侠义复仇与过激行为问题;《水浒传》侠义的多向度以及在其中出现的文侠形象;清代公案小说对《水浒》侠义精神的背逆与“伪侠”的出现;清代的女侠与情侠问题;侠义小说中的“混混儿”是侠义的变形。会议还讨论了三派侠义小说的写法及影视改编问题。  相似文献   

16.
女侠作为中国古代武侠小说中的特殊群体,在中国古代武侠小说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清代徐珂在众多的作品中,以较完整的情节、通俗流畅的语言塑造了一系列女侠形象,为丰富中国女侠的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论唐代的胡僧现象及其在小说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朝各种外来宗教都到了较大规模的发展,这些外来宗教的神职人员即唐人所称的胡僧除出现于历史、宗教典籍外还被大量地写入小说 当中。本文分析了唐代的胡僧现象及其在上说中的体现,重点论述了胡僧来华的动因、活动、形象特点等三个问题,以期深入研究这类新出现的特殊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8.
论唐代小说中商贾描写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贾形象在唐人小说多彩多姿的人物画廊中是相对暗淡的,人们很少去注意唐人小说中的这类形象。然而,商贾作为传统文化负面价值的体现者,所蕴涵的文化意蕴却是十分丰富的。本文从本末之辩与题材选择;富贵之分与身分认定;义利之别与道德评判几个方面对唐代小说中商贾描写的文化意蕴进行了开掘与提炼,期望本文的一孔之见能对当代小说中商业题材的创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侠客”观念源远流长,而作为艺术形象却是在唐人小说中真正成熟起来的。本文描述了这一形象的形成特征。  相似文献   

20.
陇右唐人小说是唐人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陇右唐人作家的创作心理决定了其小说的特色,作家创作过程中表现出的奢奇好异、尊儒、梦幻、隐逸等心理特征反映了特定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