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查拳是我国传统武术项目之一,根植于中华大地,是以套路、技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项目。本文对查拳在防身自卫、修身养性、强身健体、观赏娱乐、气功的作用及纳入武术段位教程及发展途径进行多角度阐述。查拳不但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极强的生命力,更是中华民族武术文化瑰宝之一。在推广武术段位制的发展中,将查拳纳入教程,查拳才能得到...  相似文献   

2.
江淮武术     
建国以来,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和重视下,安徽武术活动得到了迅速提高,群众性武术日益普及。最近,省体委进行了武术挖掘整理工作。使古老的九华山拳、叉拳、晰阳拳、东乡拳、五禽戏、石头拳、五童气功拳、岳王锤等又焕发了青春。参加这次武术挖整工作的老拳师有三十余人,最大年龄93岁,共献出各种套路  相似文献   

3.
文章旨在对濒临消失的土家族宏门安定堂"梁拳"进行挖掘、探源,并与现代武术中的散打结合起来,把最原始的梁拳基本技法、训练方法等运用到散打运动之中,为现代武术服务。文章主要采用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文献法等方法对"梁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梁拳"技法手段众多,运动形式多样;有较高的技击与防御性;具有悦心健身、防身之价值。另外,从武术的健身、攻防、竞技等多个方面得出:"梁拳"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与发展前景,特别是其作为民运会项目武术中的传统拳与传统器械组别具有较强的参赛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高校教师访谈、学生访谈、查阅资料以及教学实践等途径提出武术教学内容选择内容要精炼,要与当地武术名拳相结合,要与技击实用相结合,要具有文化代表性;武术课堂设计要从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方面做更多改革。  相似文献   

5.
秦庆丰 《中华武术》2006,(12):I0003-I0003
“大金刚气功”是少林大金刚拳“内功法”中较为重要的气功练习法,它是以“八大金刚”的动势、姿态为基础,融合“意气相合,气力通达”的气功法锻炼,而形成的八种动作练习,所以世称“金刚气功八势”。少林大金刚拳属北派少林拳法,以“拳禅一体、内外合一、形神兼备、功法相济”为中心。因此,气功法的训练为强健体能、增强拳法与实战技能的有效提高奠定了扎实的功法基础。“大金刚气功”的练习,强调自身意念、呼吸与劲力的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坚持长期拳法、气功锻炼,掌握科学、适宜的原则,不仅可以相应提高武术运动所必备的身体素质、技能素质、心理素质,达到“体用兼备”的效果,同时又可改善人体气血的运行、经络的顺通,对改善因疾病、伤患等引起的不良状况均具有较理想的康复作用,因此近年来深受武术专家、学者的重视和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调查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培养大学生习武兴趣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涉及的主要内容有武术运动自身的特征、高校武术教学的现状、大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等方面,结果表明:高校武术教学必须从武术自身的特征出发,用武术自身的特点、优势来吸引学生学习武术;必须从教师自身出发,做好表率来引导学生学习武术;贯彻"以人为本"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从教学内容、方法出发来培养大学生习武兴趣;营造良好的武术文化环境和竞争的气氛来培养大学生习武兴趣。  相似文献   

7.
<正> 少年拳(第一、二套)是国家教委新颁布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一项重要内容,它是由踢、打、推、冲等攻防动作组成套路的运动项目。我对少年拳的教学体会是: 一、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教学初应向学生讲明武术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之一,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介绍武术的健身价值,说明武术不受场地、气候、年龄、性别等条件的限制,运动量可大可小,可用于经常锻炼;破除学生对武术的神秘感,消除学习武术的畏难情绪,增强学好武术的信心。  相似文献   

8.
《武当》2012,(8):2
蒋勇,原名蒋禄贵,四川成都人,武汉体育学院运动系毕业。中国武术七段,国家级武术段位制考评员、国家一级武术教练、一级武术裁判、一级运动员(武士)、四川省武术协会委员、四川省武术协会段位制工作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武术协会综合太极拳研究会会长、河南省温县太极拳研究院副院长,四川省武协王树田武学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老体协太板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武术运动协会常委、副秘书长,四川亿加科技  相似文献   

9.
为了缅怀先师武林功业,本会隆重推出万籁声功夫系列教学录像带:《自然门武术气功》、《万籁声应用器械选粹》、《张三丰原式太极拳、剑述真》、《自然拳、马牙刺》。  相似文献   

10.
武术项目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它有强身健体,防身自卫,锻炼意志,陶冶性情等功能。按运动形式将武术分为三大类:功法运动、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在学校以套路运动教学为主。武术套路的特点有“三多”:动作数量多,方向变化多,动作包含的因素多。这“三多”增加了学生学习武术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新增攻防互换教学法、慢拳快教法、口诀教学法和归纳总结法,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1.
武术基本功是以武术运动中具有共性的基础训练为运动内容,以获得和运用武术技法必备的根本能力为锻炼目的的一类武术运动形式,总称为"武术基本功"。武术谚语有"未练拳,先练功",旨在强调练拳应重视基本功,因为基本功是拳艺提高的基础。那么,在武术选项教学中,如何正确对待基本功教学呢?  相似文献   

12.
金刚铁掌功     
金刚铁掌功为武家秘不外传之杀手功法。拳谚云:“拳不及掌”。可见在对敌搏杀者掌比拳更具杀伤力。 我幼年习武,练就二指禅及金刚罗汉硬气功等秘技。今不揣浅陋将金刚罗汉硬气功中的铁掌功整理出来,奉献给热衷于武术气功的广  相似文献   

13.
套路是武术运动的主要形式·她蕴含着l,ti华武术灿烂的文化。武术教学是以套路教学为卞体。当今各类高校武术教学课程中.套路教学均占主要部分。如体育院系武术普修课要学习初级K拳、太极拳、初级剑术等套路。而专项选修课则要学习刀、枪、剑、棍等多项自选和传统套路。我计1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和考察等方法,研究武术发展现状;阐述尚未进入当代武术“主流”层面的武术功法,顺应武术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日益发展的脉络,以及武术功法的内容和分类、技术构成、练习目的、练习方式等方面表现出的特征。1.武术功法是武术的三种运动形式之一。拳谚“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揭示了武术功法在武术运动中的重要作用。自武术产生以来,武术功法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形成了包括柔功、硬功、轻功、内功和感知功的技术体系。2.武术功法的特征。从内容看,表现为全面性与专一性相结合;从分类看,表现为以锻炼效果为标准对不同的…  相似文献   

15.
健身气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而八段锦是流传最广的健身气功功法之一。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并通过观看《健身气功-八段锦》的视频教学,结合练功体会和教学实践经验,就该功法视频教学之缺失从呼吸吐纳、“调理脾胃须单举”之收势、“攥拳怒目增气力”之叩齿、“背后七颠百病消”之步型、收势之玉液还丹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正>菏泽古称曹州,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武术在中华大地上的始新之时,菏泽武术就成了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在我国武术发展的进程中,菏泽武术发挥了重要的承前启后助推弘扬之作用。菏泽是国家体育总局命名的我国第一批全国武术之乡之一,菏泽武术拳种流派有几十个之多,如秀拳、大洪拳、小洪拳、大红拳、小红拳、二洪拳、二红拳、掌洪拳、梅花拳、炮拳、夕阳掌、阴阳掌、掌拳、西凉掌、单鞭功、查拳、心意六合拳、佛汉拳、水浒拳、孙膑拳、二郎拳、太祖拳、武当拳、少林拳、复明拳、八卦掌、形意拳、八极拳、太极拳等等拳种。这些传承源流有序、功法拳理明了清晰、有地方独特风格特色、体系完整合一的拳术流派,尽显了武术之乡菏泽武坛的百花齐放之荣。  相似文献   

17.
不知从何时起,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当今武术、气功不值一提:武术,美不如体操,勇不如拳击,中看不中用;气功则要么是“有没有感觉啊?”的心理暗示,要么就是“呼风唤雨”之类的玄学等,一句话——真功夫失传了!诚然,各界人士正齐心协力把中华武术推入奥运赛场,武术运动发展盛况空前,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不少误区;而中华气功仅解放后就几涨几落,忽冷忽热,使得大多数人知其有用却又害怕受骗,迫切渴望“真传”、“真功夫”。但我常情不自禁地想问:究竟什么是真功夫?什么是真传?真传在哪里?得到真传者又怎么样  相似文献   

18.
从教学和武术的本质出发,武术教学是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而武术运动训练则是在武术教学的基础上,以实现竞技运动为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种武术教育过程。本文通过对二者区别与联系的分析,认为在当今武术科学和武术实践中,这两大科学原理已成为体育科学中武术文化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武当》2010,(4)
好消息DVD《中华武藏》隆重推出国家武当武术传承人、武当太乙五行拳传人86岁赵剑英世纪珍藏版系列DVD(9碟)。一、武当养生功法;二、武当健身益气法;三、武当太乙五行拳2碟;四、武当三丰太极剑;五、武当八仙剑。价290元。武当太乙五行拳双碟70元。  相似文献   

20.
武术运动是非周期运动项目,动作复杂多变;因此其教法,包括示范面和示范位置的选择,很值得探讨。本文就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中武术教材——“少年拳”第二套中几个典型动作的教学方法进行剖析,供中学体育教师参考。“少年拳”第二套中第一动作,“转臂砸拳”是其中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转臂砸拳”这一动作前后方位变换,同时,上肢有较复杂动作,因此教学中必须采用分解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