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双节棍这一新兴项目受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风靡于整个现代社会,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双节棍的发展及其现代价值进行分析,得出双节棍最早起源于打麦的农具———连枷棍。唐代,这种农具被军事家们改进并用作于守城的兵器。至清代已经发展成用于击打的短兵器,后渐发展成现今的双节棍。双节棍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无可比拟的现代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特别是年轻人的喜爱,特别是李小龙主演的影视作品或以李小龙为主人公的影视作品的影响,为推动双节棍的奥运化、国际化发展指明方向,从而带动整个中华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苏英波 《武当》2008,(1):38-38
人们从李小龙的影视作品中认识了双节棍,由于李小龙的精彩演绎,使得许多功夫爱好者都喜欢上了这种特殊兵器,从而竞相模仿和练习。如今,许多人编排了各式各样的双节棍套路,动作花样翻新,演练起来呼呼生风,令观者眼花缭乱,大有超越李小龙之势。同时,各种有关双节棍的教学广告和文章都在大肆宣扬其如何之厉害和实用,双节棍宛如就是当今的冷兵器之王。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扩大中国双节棍在国内外武术界的影响,引领双节棍运动在当代的发展,提升中国当代双节棍同仁的凝聚力,为棍友同仁提供一个交流技艺、增进情感、探讨学术、共谋发展的平台,同时恭贺《中国当代双节棍人物》大型画册的出版,由世界双节棍协会、国际武学文化研究中心主办,佛山武术协会承办的"2012中国当代双节棍高峰论坛暨《中国当代双节棍人物》大型画册全球首发仪式"将于8月在广东佛山举行。  相似文献   

4.
雪夜 《精武》2004,(6):26-29
双手双节棍的表演性远高于单手双节棍,但实战威力远低于单手双节棍,因此适于提高技巧及表演。笔者根据多年修习双手双节棍的体会,书成此文,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视频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视角,通过对双节棍运动流传变化的梳理与研究,旨在探究与总结双节棍运动发展演变的特点。研究发现:我国双节棍运动的发展具有从"一杰独尊"向"百杰争鸣"的转变,从依靠个人能力向团队合作推广的转变,从依托高校发展向推进市场化方向转变,从技术、风格单一化向技术、风格多元化转变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本设计采用文献资料法与视频资料法对有关双节棍运动的理论和技能进行整理和研究,汲取与本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动作,精心编排一套适合初学者学习并且包含武术竞技特点的双节棍套路.本套路内容包含双节棍的抽、劈、撩、扫等棍法,以及警戒步、四六步、跪步等步型.该套路的编排充分体现双节棍刚而不僵、柔而不软、长短兼施、节奏鲜明的技法特点,展现灵活、敏捷的身法,给人精彩而独特的视觉享受.该套路为作者精心编排,以期对双节棍运动的良好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视频参考.  相似文献   

7.
经教学实践、研究发现双节棍的练习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和练习价值,且器材制作简单,学练容易,对锻炼上肢力量,尤其是腕部的力量作用显著,通过双节棍的抓握练习可以锻炼前臂肌群,提高握力素质,是小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适合在学校中开展。文章从双节棍相关武术教材中吸取适用于小学生的教学内容,以小学五、六年级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实践,研究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而开发出系统的双节棍校本教材。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对双节棍运动的起源、近代发展历程和活动现状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得出:双节棍的雏形源于中国的宋朝,近代双节棍的发明源于日本。近代双节棍在坎坷中谋得较好的生存,且为全民健身和校园体育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阐述了古代兵器文化是武术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武术文化最好的形象载体。古代兵器虽产生于古代,但在新的时期具有继承、发展和创新的价值。新的时期,我们要利用武术兵器文化自身优势,充分开发武术相关产品,推动武术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谢永广 《武当》2012,(10):8
由佛山市武术协会、世界双节棍协会、中国双节棍国际联盟主办的"2012中国双节棍高峰论坛"于8月18日至20日在广东佛山举行。论坛组委会邀请了武术界和棍界专家参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双节棍精英近200人云集佛山,禅城论剑。本次论坛先后进行了《中国当代双节棍人物》大型画册全球首发仪式、名家表演、专  相似文献   

11.
枪是中国武术当中主要的长器械之一,富有“百兵之王”的盛誉,同时它也是我国古代战场上一种十分重要的格斗兵器。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枪的历史由来与演变进程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从商周、先秦战国时代的殳、戈、戟、矛到枪的形成,从唐代到宋、明、清各时期枪的形制、特点、功能用途等方面进行梳理;以及唐代以后枪术的发展与演变,从“兵枪”到“游枪”、从军事用途的减弱到民间社会的盛行等进行介绍,客观地说明了中国古代的枪“从无到有”、“从有到丰”的脉络历程。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社区武术锻炼具有教育性和高校武术教育具有社会性的角度出发,以高校武术教育和社区武术锻炼的互动发展为主线,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客观上分析高校武术与社区武术已经具备了互动发展的必要性,目标的一致性,条件的互补性。同时进一步探析互动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试论两节棍强身健体的功效和推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尤以传统武术为其精髓,而现代武术则融入了多种思想观念,健身强体是最明显的表现形式。而两节棍除具有传统武术的防身技击功效,还有着尚待挖掘的发展身体素质的作用,文章就两节棍在健身强体方面的作用进行论述,为全民健身的推广提供一点理论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二节棍运动在国内高校较为流行,文章就二节棍进入高校武术课堂教学在传承中华武术文化,迎合大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武术课教学质量,实现武术课教学目标等方面进行分析,阐明二节棍进入高校武术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武术发展到今天已经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社会形态而存在,它更是作为一种文化、一种信仰深入国人的生活世界,成为国人心中不可或缺的、血脉相连的一部分。它在经济上与生产劳动密切相关,在政治上与维护社会稳定密切相关,在军事上与强大国防不可分割,在文化上更是不仅丰富了人民生活而且具有极大的教育和学术价值。文章通过对中国武术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价值和功能的揭示能为武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一点思路,并使更多的人能够更好地了解、应用和感受武术。  相似文献   

16.
祁家通背拳是一门优秀的传统拳术,其发展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文章对祁家通背拳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以探寻其文化价值。研究发现:祁家通背拳在其发展过程身受着中国传统的兵家思想、美学文化与"三冀文化"的影响,同时其自身也具备了传统的武德文化思想。传统文化寄寓于祁家通背拳之中,同时祁家通背拳又是这些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调查法、综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武术短兵运动在高职院校开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高职院校开展短兵运动能够使高职学生更加了解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提高学生学习武术短兵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对继承和发扬武术短兵运动具有良好的推广作用.  相似文献   

18.
凡勃伦的著作《有闲阶级论》发表于1899年。时隔一百多年,休闲、余暇等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今天的"有闲"与凡勃伦描述的"有闲"有何异同?运动竞赛的职能和作用发生了哪些变化?从事运动竞赛的人的社会地位如何?这些都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普通高校软式排球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软式排球运动在我国普通高校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统计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软式排球运动在普通高校的普及程度表现出地域性差异;软式排球给普通高校排球运动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普通高校软式排球的科研有待提高。最后,提出了我国普通高校软式排球运动发展的相关对策,以便进一步促进该项目在我国普通高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