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口舍 《文化交流》2009,(11):45-49
宁波市2009年8月推出了城市形象口号:“书藏古今,港通天下。”藏书楼天一阁几乎家喻户晓,但就在离天一阁不远的伏跗室藏书楼却鲜为人知了。这里的藏书,曾经卷帙浩繁,价值非凡。  相似文献   

2.
文澜阁《四库全书》,珍藏着浙江历史文化的“命脉”。它的命运就像文澜阁的名字那样,飘浮在难以预料的波澜中,经历着惊涛骇浪。它所经历的坎坷岁月,真实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一段“文化沧桑史”。 藏书家的奉献 乾隆皇帝统治后期(1772-1799年)修成的《四库全书》,分别庋藏于7座藏书楼中,这7座藏书楼是文渊  相似文献   

3.
正总有人迎难而上,持之以恒,"择一事,终一生"。在宁波的天一阁就有这样一群修书人,在日复一日中默默坚守,让古老的技艺得以传承和发扬,演绎着令人赞叹的工匠精神。宁波长春路两侧的老樟树,常年苍翠欲滴,沿着这条路可以走到天一阁。400多年前的明朝中期,兵部右侍郎范钦退隐在此,营造了一个文化奇迹——汇天下书于一阁,历经4个多世纪而不散。  相似文献   

4.
大数据时代推动了社会变革,也给传统文化的传承造成了一定冲击,出现了文化失衡现象。图书馆由古代藏书楼发展而来,对优秀传统文化有传承、保护、教育的功能。高校图书馆应利用馆藏资源优势,以及环境、地理、人员优势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抵御外来文化的冲击,成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的重要一员。  相似文献   

5.
多年的夙愿杭州城东老浙江图书馆附近,有一条南北向的小巷,叫场官弄。弄中63号朝西的大门里是一座坐北向南青砖黑瓦的老式房子,别看这座房子貌不惊人,它却有一个让人感到凄凉而又充满诗意的“美称”——风雨茅庐。走进这座房子一看,它似乎名与实不太相符。说不符,因为它结构虽老但仍十分坚固,没有一点风雨飘摇的感觉,而且建筑材料也非茅草。不过名字与房屋的实际不符,但它与房主的人生经历,特别是他的家庭遭际倒很符合:一对人称杭州神仙夫妻,走过了如痴如醉的初恋和轰轰烈烈的婚恋,最后终因没能经受住“风雨”的摧残,“茅庐”倒塌了。这座房…  相似文献   

6.
今日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知识和信息已成为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图书馆作为社会信息和知识积存的场所,应该顺应历史潮流,勇敢地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使自己切实成为现代信息资源的基地和情报交流的中心,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旧有的藏书楼式的图书馆所呈现出的封闭、半封闭状态,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时代要  相似文献   

7.
正武学篇正因为与宁波万氏一门的渊源,黄宗羲才会在白云庄内成立证人书院,收徒授学,历时达8年之久。白云庄的学子们因此成为"浙东学派"的主力,其流风也从这里至于全国,其学脉则传于嘉乾至清末。如果说天一阁是宁波书藏古今的标志,那么,位于宁波城西管江岸的白云庄便是"浙东学派"的圣地。中国17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黄宗羲曾讲学于此。所以,宁波老话有云:"城内天一阁,城外白云庄。"春日,我走进白云庄。如今,它早已不是城外的偏僻之  相似文献   

8.
正既有国际范,也有烟火味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想象,这样一座特别的廊桥,嵌刻在潺潺溪水间,是那么自然。这座有别于人们想象中的传统风雨桥的廊桥,就在松阳,名叫石门圩廊桥。近期,它拿下了全球照明设计界的"奥斯卡"——第36届国际照明设计奖的卓越奖。它独有的烟火气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相似文献   

9.
《文化交流》2002,(4):32-35
天台,是浙江东部的一座古城,中国的文化名城.它于三国时立县,在1800年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天台人民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山水风光,吸摄先进的中原文化和周边地区的文明成果,创造出灿烂的天台山文化,使天台成为一座以"佛宗仙源"著称的浙东名邑.  相似文献   

10.
北溟 《文化交流》2004,(3):40-41
毗邻喧嚣的上海徐家汇商业圈,矗立着一座历经沧桑的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这座藏书楼历经岁月洗礼,犹如一位带着几许神秘色彩的遗世佳人.  相似文献   

11.
正宁波天一阁的档案室里,至今珍藏着一本《来自中东欧的问候》。的宏伟画卷在东海之滨再度徐徐铺开。2018年9月,25位中东欧作家受邀赴天一阁参加文学交流活动,在临别留言中,塞尔维亚作家沃基斯拉·夫卡哈诺维奇这样写道:"书本可以穿越时空,让我们的灵魂与先贤们相连。书藏古今的天一阁就是这样一个‘时空隧道’。这次与宁波的邂逅也将深深刻进我的灵魂。"  相似文献   

12.
充满疑问的历史 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佛塔,位于中爪哇首府的旧日惹市西北39千米处的克杜峡谷,屹立在一座矩形小山丘上,山环水抱,林秀泉清,整座建筑宏伟瑰丽."婆罗浮屠"意为"千佛坛",在梵文中可解释为"丘陵上的佛寺",它是举世闻名的历史遗迹,其工程之浩大,建筑之壮观,可与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以及柬埔寨的吴哥古迹相媲美,被世人共誉为"古代东方的四大奇迹".  相似文献   

13.
宁波的旅游资源丰富,有7000年文明史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国现存的最古老的藏书楼天一阁,北宋木结构建筑保国寺,唐代水利工程它山堰和上林越窑遗址;有被日本佛教“曹洞宗”尊为祖庭的天童寺,藏有佛国珍宝“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阿育王寺等;还有东钱湖、蒋氏(蒋介石)故里溪口以及皇城沙滩、天童寺森林公园、四明山南溪温泉等旅游观光、度假休闲胜地。宁波是日本游客青睐的地方。古代,宁波是与日本海上交往的主要口岸,许多日本遣唐使、留学僧都是在宁波登陆来到中国的,所以宁波许多名胜古迹都与日  相似文献   

14.
毗邻喧嚣的上海徐家汇商业圈,矗立着一座历经沧桑的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这座藏书楼历经岁月洗礼,犹如一位带着几许神秘色彩的遗世佳人。2002年10月,徐家汇藏书楼经过修复终于向世人撩开了神秘的面纱,正式对外开放。一个冬日的下午,我走进这座跨越百年的精神圣殿,试图在岁月遗留的点点滴滴中探寻跨越三个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史。藏书楼由两幢砖木结构的楼房组成,中间有回廊相连。四层的南楼又称神甫楼,始建于1867年,原为耶稣会总院所在地,也是耶稣会士饮食起居之所;两层的北楼又称藏经楼,建于1896年至1897年间。2002年,修缮一新的徐家汇藏…  相似文献   

15.
玉雨堂是清代藏书家韩泰华的藏书楼,由其祖父韩文绮于杭州初建,韩泰华在南京复建。从仁和到江宁,韩泰华延续祖志,增扩收藏,将蓄书大业发扬光大。韩泰华深受家族学风的影响,嗜学好古,尤擅金石文字,专业功力深厚。在蔚为大观的明清私家藏书史上,韩泰华及其玉雨堂藏书以其丰富的藏书和独特的风貌卓立书林。  相似文献   

16.
南浔古镇     
地处太湖南岩的浙江古镇——南浔,已有750年的历史,是个鱼米蚕桑富庶之地。历史上以“辑里湖丝”驰名中外,古镇也因经营生丝而出现一批著名的富商。古老的石拱桥、跨街楼、粉墙、黛瓦及沿河内隔10米一个由花岗石砌成的河埠口,依稀向人们叙说着水乡昨天的辉煌。而当穿行于那一座座历史悠久的私家花园、藏书楼、名宅,更让人们为南浔丰厚的历史文化而赞叹不已。  相似文献   

17.
远古,多情的巴比伦国王,为取悦来自波斯的美貌王后,建起了一座举世无双的“空中花园”,成为闻名遐迩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扬州是我国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座历史文化之一。她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古城,自春秋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至今已有将近2500年历史。2500年间,扬州历经风雨,几度兴衰,几度辉煌。西汉为扬州历史上的第一次发展高峰。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确立了扬州  相似文献   

19.
正杭州孤山脚下有一座典型的江南楼阁,熟悉它的杭州人都知道,那里曾是为存放国宝《四库全书》而建的皇家藏书楼文澜阁。《四库全书》是当年乾隆下诏编纂的,囊括了乾隆之前中国历史上所有最主要的典籍,直到今天依然是世界上卷帙最为浩大的一套丛书。当时乾隆只命人抄写了四部藏于内廷,后来又一纸诏令建造了江南三阁各存一部,杭州的文澜阁便由此而来。从此,一座城与一部书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20.
大红灯笼     
每逢重大节日、良辰喜庆之时,雄伟的天安门城楼,全国许多城镇的街道、商店、公园,甚至一些大型建筑物和私家宅院的门口,都会挂起圆圆的大红灯笼。到了夜晚,一盏盏灯笼点亮,红光四射,显得隆重热烈、喜气洋洋。然而,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国际地位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灯笼"有了认同感,他们把它看成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而给予尊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