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水库的大坝安全是水库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但是遇到特大暴雨、强烈地震、人为调度失误等情况,会使水库大坝突然遭到破坏,形成溃坝,给水库下游带来灾难。石佛寺水库溃坝洪水计算,从最不利条件考虑,采用不同公式计算溃坝流量,为水库风险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汤河水库溃坝流量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库引入风险管理,进行风险图制作,溃坝洪水计算是基础。用三种方法对汤河水库的溃坝流量进行了估算、比较,选取合适的溃坝流量,并绘制流量过程线,为越后溃坝洪水演进、风险图制作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朱隈水库位于大连市庄河西支流上,是一座大(2)型水库,主坝为黏土心墙坝,水库下游河道穿越城市区。超标准洪水应急颓案以保证主坝安全为前提,同时考虑尽量减少因提前启动而造成的水库经济效益损失。本文对朱隈水库的超标准洪水进行了分析计算.介绍了清坝决口宽度的计算方法,并且对拟定的不同启动水位方案进行了溃坝调洪计算,选择了合理的溃坝时机。最后介绍了溃坝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4.
针对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探索合适的溃坝洪水经济损失评估模型。对现行公式作了修正,并进行概化与合理假设,建立了简单实用的损失率计算方法;以区域经济、人口、地形数据为基本输入,通过与溃坝洪水演进模型结合,获取网格单元上的水力学参数值,包括水深、淹没历时和最大流速,进行经济损失的评估。以杭州市余杭区青山水库为例,采用2008年的经济统计数据,计算分析了水库溃坝对下游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结果表明总损失为2008年总产值的20%左右。该经济损失评估模型可用于浙江省水库的风险管理分析中,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溃坝问题在水利工程的设计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也是广大学者长期以来一直关注和研究的课题。本文从数值模拟方向对溃坝问题进行综述,回顾和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在数值模拟研究溃坝所采用的方法、已取得的成果及研究进展,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设计洪水计算是建设项目前期研究工作中的必要环节之一,是用来确定工程建设标准及规模的重要环节,暴雨计算法是近些年来在设计洪水计算中运用较多,也是较为成熟的一种计算方法,本文以徒骇河富国港改建工程为例,介绍了暴雨计算法在洪水计算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7.
兰成美 《今日科苑》2010,(10):68-69
本文以云南省镇沅县黄草坝为例,就小(一)型水库设计流域无实测洪水资料的情况下,采用暴雨途径推求水库坝址断面设计洪水,根据参数分析法和参数查图法进行计算、分析论证确定设计洪水的方法进行了探讨,为小(一)型水库和类似小型水库设计洪水计算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由于实测流量资料不足,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是小流域洪水计算的常用方法。本文结合河南省潢川县胡桥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例,说明由暴雨资料计算设计洪水的方法过程。  相似文献   

9.
关于河道洪水计算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洪水计算是建设项目前期的必要工作之一,是用来确定工程建设标准及规模的重要环节,本文以东鱼河为例,采用常规的设计洪水计算方法,对东鱼河大桥以上断面进行演算,旨在抛砖引玉,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研究区域暴雨洪水季节性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对汛期洪水的时域划分进行研究,即将汛期划分为前汛期和后汛期;采用由实测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方法计算出前汛期、后前汛期和全汛期不同频率的设计洪水过程;根据前汛期、后前汛期和全汛期不同频率的设计洪水过程对防洪限制水位进行研究.研完成果对南水水库发挥防洪与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具有指导意义,对气候、气象条件类似的其它水库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堤坝防漫溢抢险是指防止洪水漫过堤坝的抢护工作。在汛期,水库、江河、湖泊水位骤升,水位、波浪上升漫过堤坝溢流,是堤坝严重险情之一。如抢护不及时或抢护不当,极易造成溃坝决堤,带来重大洪灾损失。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中游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水减沙作用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冉大川 《资源科学》2006,28(1):93-101
本文对黄河中游河口至龙门区间以及泾河、北洛河、渭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保存率、保存面积以及水土保持坡面措施和淤地坝减水减沙作用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用之于实际计算。结果表明:1970年~1996年,河龙区间及泾河、北洛河、渭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年均减少径流5.456×10.8m3,年均减沙2.238108t,分别占对应区间及流域多年平均来水来沙量总和的4.6%和22.9%;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量依时序递增;每年可为黄河下游减少淤积1.57×108t,减少冲沙用水45×108m3。1970~1996年河龙区间淤地坝年均减水减沙量分别占水土保持措施年均减水减沙总量的59.3%和64.7%;河龙区间淤地坝的减水减沙作用随着时间的延续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具有时限性及非持续性,据此提出黄河中游地区生态保育对策。  相似文献   

13.
水坝是人类最古老的工程类型之一。自工业革命以来,融合各种近现代科技的水坝工程在江河径流上筑起一道道屏障,在防洪、发电、供水和灌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围绕水坝工程的争议自水坝诞生以来从未间断,特别是其生态影响一直是核心议题之一。文章首先分析历史上水坝工程生态争议的发展脉络,然后剖析中外水坝工程生态争议的基本特征并阐释其内在原由,最后就如何客观理性地看待水坝工程的生态争议提出几点见解,包括正确认识水坝工程生态争议的合理性,在工程建设中树立符合生态文明的工程生态观,和建立有利于生态保护的本土工程伦理学。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说明了大坝、溢洪道和输水洞等工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然后,从洪水标准和坝体边坡稳定两个方面进行了复核,进而对工程主体建筑物和金属结构提出了除险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15.
首先说明了大坝、溢洪道和输水洞等工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然后,从洪水标准和坝体边坡稳定两个方面进行了复核,进而对工程主体建筑物和金属结构提出了除险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16.
首先说明了大坝、溢洪道和输水洞等工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然后,从洪水标准和坝体边坡稳定两个方面进行了复核,进而对工程主体建筑物和金属结构提出了除险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17.
首先说明了大坝、溢洪道和输水洞等工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然后,从洪水标准和坝体边坡稳定两个方面进行了复核,进而对工程主体建筑物和金属结构提出了除险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河流的改善成为受关注的热点,新时期城市道治理工程,除了要满足防洪排涝要求,保护河道的自然风貌,美化环境,也要符合生态的科学性原则,通过室内水槽模型试验,对河道修建挡水建筑物后在3种不同坡度下水流特性变化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分析作者认为坡度对坝前雍水及流速的影响比流量要大,希望能为兼顾生态的城市河道治理方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汤燕冰 《科技通报》1992,8(3):135-139
利用杭州、宁波、金华、温州4站近500余年(1470~1990)来的旱涝等级序列及实测降水资料,分析了浙江省近500年来干湿状况变化的若干特征.浙江省干湿状况的长期变化是以干湿期交替出现为特征的,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准周期性,没有趋于某一极端的趋势.近500年来,干湿变化与冷暖变化之间的联系以冷干、暖湿形式为主.此外,还指出浙江省干湿状况的变化与太阳黑子磁周期活动有较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长江流域洪涝气候背景和致灾因子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该文从长江流域汛期降水特征以及近50a来的气候变化等方面分析了该流域暴雨洪涝的气候成因,并以1998年特大洪水为例,着重探讨了地理、水文和人为等非气候因子的致洪作用。结果表明,近10a来,汛期气候趋于暖湿,降水变率加大,暴雨日数有增加趋势;虽然气候变化趋势及降水年际变化的异常是形成暴雨洪涝的主要原因,但近几十年来人为导致的水土流失严重和湖泊面积缩小等也是洪涝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