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张正武 《科教文汇》2009,(15):72-72
本文主要探讨了高校贫困生由经济贫困引发的一些心理问题:自卑心理、焦虑心理、沮丧心理、文饰心理,这些心理问题正日益侵蚀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高校在解决贫困大学生经济困难的同时,更应该关心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2.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现状,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及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采取的对策.健全贫困生的资助体系、加强贫困生自我心理脱贫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是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高校的扩招,近年来高校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贫困生,其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了解和掌握贫困生的心理发展问题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尝试对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特征、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对策作了初浅的探析,目的在于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4.
高校贫困生现象及相应的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显得日益突出。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上的原因使他们比其他大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对心理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容易由经济贫困引起心理贫困。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经济贫困大学生迅速增多,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文章通过分析目前高校贫困大学生存在的不健康心理特征,找出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在原有的以单一经济直接援助的高校扶困助学体系当中,引入一个新的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管理理念,探索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贫困生现象及相应的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显得日益突出。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上的原因使他们比其他大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和焦虑,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对心理健康造成一定影响。本文在讨论贫困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泛了解贫困大学生特别是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索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遵循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原则,对贫困生心理问题及时发现和干预,提出具体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策略建议,对于更好开展助困和心理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提高应对处理能力。从而提出根本上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负担,实现这部分大学生群体的成长成才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贫困生现象及相应的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显得日益突出.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上的原因使他们比其他大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和焦虑,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对心理健康造成一定影响.本文在讨论贫困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而自尊作为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影响着贫困大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本文通过对贫困大学生自尊心理特点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的分析,提出进行学校资助与学生自立相结合,适当采用隐性资助,改善和优化资助方式,加强对他们的心理疏导,提高心理素质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田印红 《科教文汇》2007,(8Z):22-2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贫困生现象及相应的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显得日益突出。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上的原因使他们比其他大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和焦虑,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对心理健康造成一定影响。本文在讨论贫困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作为农业大学的贫困大学生,不仅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同时也伴随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高校贫困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问题,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分析了农业大学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现状,并结合学生工作实际探索适当的措施,以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通过调查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探寻贫困生的心理特点,从而有效地对贫困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出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郭井双 《今日科苑》2010,(14):161-161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正日益显现,其危害性已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对当前贫困大学生不良心理现状及其原因来分析体育运动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阐明了高校体育对改善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高校贫困生问题是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在对贫困生进行生活上关心和经济上资助的同时,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值得我们分析研究并寻求对策.本文首先分析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其次剖析了贫困大学生心理特点成因,最后提出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脱贫"对策.  相似文献   

15.
周睿 《科教文汇》2013,(9):180-181
高校贫困生因家庭的贫困、自身生活近况的窘迫而导致其心理失衡,很容易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可进一步累及身体健康,在心理上面临着更多的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高校贫困生认知发展、人格发展以及心理健康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障碍。  相似文献   

16.
罗安文 《科学中国人》2014,(24):118-119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贫困大学生心理复杂多变,心理障碍发生率目前呈上升的趋势。做好贫困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转化,促进其健康发展,需要学校、社会,特别是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辅导员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出解决问题的路径和规律。  相似文献   

17.
刘歆  赵晓敏 《科教文汇》2014,(14):219-220
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贫困大学生一直都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近年来,由于我国高校的扩招以及教育收费制度的改革,高校贫困大学生越来越多,其面临的困难也越来越多,高校贫困大学生问题,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越发突出。笔者试以自己的研究,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让人们能够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有一个更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以此为根据提出解决之法。  相似文献   

18.
周睿 《科教文汇》2013,(27):180-181
高校贫困生因家庭的贫困、自身生活近况的窘迫而导致其心理失衡,很容易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可进一步累及身体健康,在心理上面临着更多的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高校贫困生认知发展、人格发展以及心理健康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障碍。  相似文献   

19.
随着在校贫困大学生的增多,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经济的贫困引发了这部分大学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对其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人格发展等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20.
阎磊 《中国科技信息》2012,(22):188+191
由于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高校中贫困生的数量也在随之增加。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上的重负,在学习生活中往往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容易出现自卑、抑郁、焦虑、孤僻、人际关系敏感、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因此,及时有效地帮助贫困大学生摆脱这些问题,构建政府、学校和社会等全方位扶助体系,对于贫困大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