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讨论了平面简谐波的时间平移对称性和空间平移对称性,分析其时空对称性的内在联系,可知平面简谐波的波形曲线与振动曲线成镜像对称,于是提出了一种关于波形曲线与振动曲线直接转换的简便方法--镜象法.  相似文献   

2.
<正>在中学数学中,数形结合是解决函数零点问题、方程根的问题、参数取值范围问题等常见问题的常用方法.而探究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又有助于加深对其图象的理解,在解题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主要讨论函数与其导函数图象对称性的关系,并以此证明一元三次函数图象关于其拐点中心对称,同时举例说明其在高考题、模拟题中的应用.一、导函数与函数对称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以对称点问题的求法为理论基础,展开了对点、直线、平面之间的对称性问题的求解方法的研究.并用定理证明和例题解答的形式明确地给出了各种对称性问题的求解方法.同时,本文给出的定理,使点、直线、平面之间的对称性问题的理论得到了充实和发展,丰富和完善了对称性问题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
求解立体几何中取值范围问题和代数中同类问题相比较 ,前者困难较大 .这类问题可以借鉴代数中的方法 ,但由于其几何特性 ,又有特殊方法 .本文介绍立体几何中求解取值范围问题的常用方法 .一、化归方法立体几何解题的基本思路是将空间问题化归为平面问题来解决 ,解取值范围问题也不例外 .例 1 已知矩形ABCD中 ,AB =2 2 ,BC =a ,PA ⊥平面ABCD ,若BC边上存在一点Q ,满足PQ ⊥QD ,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分析 如图 1,连接AQ .因为PA⊥面ABCD ,故由三垂线定理知 ,要使BC边上有一点Q满足PQ⊥QD ,只需在BC上存在一点Q ,使AQ⊥QD …  相似文献   

5.
1.通过对称、旋转、展开等手段,将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  相似文献   

6.
空间问题平面化就是应用平面几何的知识解决空间图形的元素间的关系,本文归纳了常用的化平面方法,即截、展、平移、旋转等  相似文献   

7.
在立体几何中,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历来是立体几何的一个基本问题.而已知不共线三点,作几何体的截面,既是转化为平面问题的一个方法,也是深化理解空间点线面关系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本文以江苏教育出版社必修2的23页的例2引申出过空间不共线三点作空间几何体的截面的常见方法.  相似文献   

8.
对称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它显示出物质世界的和谐、优美和均衡。对称是指图形或物体对某个点、区域或平面而言,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对称性是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之一,在教学中经常出现一些运用对称性灵活解答的试题。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及辅导中应向学生介绍对称性的思想方法,利用对称性引导启发学生理解概念、掌握定律、开拓思路、启迪智慧、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中的灵感。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宏观经典力学范畴内,利用对称性原理,从时间平移不变性推出机械能守恒定律,从空间平移不变性推出动量守恒定律,从空间旋转不变性推出角动量守恒定律。  相似文献   

10.
利用对称性的概念和矢量场的对称性分析计算方法,讨论了某些具有对称性的带电体场及载流体场的计算,特别是对其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证。对称性方法可以使具有对称性的场的计算问题的物理图像清晰,简化计算,易于理解。  相似文献   

11.
在正投影中,保持投影面不动,使空间物体绕某一轴线旋转来实现投影变换。当物体表面旋转至与投影面处于垂直或平行等特殊位置时,可将一般位置平面的投影转换成投影面垂直面或投影面平行面的投影,利用正投影的基本特性(积聚性、显实性)能方便作出空间一般位置平面的实形,从而解决实际工程中物体倾斜表面的实形作图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二面角的有关概念1.二面角的定义从空间一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或:一个半平面以其边界为轴旋转而成为图形.如图1所示.2.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点为端点,在两个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如图2所示.注:二面角的平面角θ取值范围是0°<θ≤180°.  相似文献   

13.
付红梅  赵梅 《湖南教育》2006,(10):37-38
在第一学段(1年级-3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学生经历了直观认识和了解简单几何体与平面图形的过程,感受了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初步获得了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并积累了一定的空间与图形方面的知识经验。在第二学段(4年级~6年级)中,学生要更进一步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学习图形变换和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小学数学第七册教材在空间与图形的内容编排上,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和探索空间。学生学习之后,能更好地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  相似文献   

14.
1知识内容立体几何的主要内容有:能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几何体,理解三视图与直观图的联系并能相互转化,会计算柱、锥、台、球的表面积与体积;理解空间2条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并能利用相关公理、定理证明平行与垂直这2种特殊位置关系;理解2条异面直线所成角、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二面角的概念并能利用综合法求解;掌握空间向量及其运算,并能利用空间向量解决空间的平行与垂直的证明问题,解决异面直线所成角、直线与平面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对称Minkowski平面的基本性质,得到了这类空间的广义正交性的一个结论,并给出了此类空间非方常数的取值.  相似文献   

16.
推理与证明是数学的基本思维过程,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因此高中新课程增加了《推理与证明》内容的教学要求,并把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作为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高中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对于有关三元变量的取值范围问题,本文独辟蹊径,从平面中的线性规划的相关知识类比到空间的平面规划,从几何角度直观地思考问题,使有关三元变量的取值范围问题得到顺利解决.  相似文献   

17.
对称性是指图形或物体对某一对称元素(点、直线或平面1,在形状、大小、长短和排列等方面表现有完全等同或等价的性质,具有动作(反演、旋转反映1和图形一一对应的关系。在高中化学中具有对称的物质很多,如甲烷、乙烷、白磷、金刚石、立方烷等等。它们的结构在空间都高度对称,如甲烷分子是一个正四面体,一个碳原子在中心,4个氢原子在角上,这是一个典型的空间对称。  相似文献   

18.
在实际的分析中,在平面上进行空间判断安培力的方向上有很大的难度,所以在判断一些复杂的安培力方向时都会选择画侧视图的方法,这样使得让学生难以理解的空间作图转化成易于理解的平面作图。  相似文献   

19.
林诣钧 《知识文库》2024,(7):132-134
<正>引言群群的元素可以对应到几何结构中的某些变换或对称性质,群的运算可以对应到几何操作中的组合或变换操作。例如,对于平面上的所有刚体运动(平移、旋转、镜像等),它们构成一个群,称为欧氏变换群。每个欧氏变换都可以用矩阵来表示,而群的运算可以通过矩阵的乘法来表示。因此,欧氏变换群与平面几何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如果这个几何里面不仅包含位置坐标,也包含空间坐标,群就定义了一种物理。例如,伽利略群包含了平移、旋转和Galilean boosts(即加速度为零的相对运动)等变换操作是描述经典力学中的空间和时间对称性的群。由物理满足的群的对称性,我们可以很自然地得到在该物理中的一些守恒量。比如说,通过伽利略群的时间平移对称性可以证得能量守恒,通过位置平移对称性可以证得动量守恒等等,这也就是为什么说一个群可以定义一种物理。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用保角变换,将曲面化为平面,从而根据对称性方便地求出镜像电荷Green函数的方法。与相似形不同的是,此方法可以求复杂曲面的Green函数,并不局限于柱面和球面。由于所使用的变换涉及到复平面,因此该方法仅限于求解2-D问题和可以化为2-D问题的3-D问题(在与真实电荷〈位置任意〉与感应电荷形成的电偶极子垂直的面内保持轮换对称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