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必须以群众利益为基点推进科学发展观大众化,需要通过调查研究、健全利益博弈机制、与群众结成利益共同体、化解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等途径,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合理的利益需求.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人民的最大利益,把人民利益最高标准具体化为“三个有利于”,把人民利益与共同富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学习邓小平的人民利益观,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发展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利益是人类实践活动的起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围绕着人民群众一定的需要和利益而生成并不断发展.依据利益与价值的关系、利益与价值观的关系两层逻辑推衍,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可以得到证明的是:利益是人民群众价值活动的逻辑起点;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仅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旨,而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生成的"中国特色"的动因.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论审美价值的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艺作品的审美价值应当通过其社会效益去检验。文艺作品只有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审美需要,给人民群众带来实际利益,才会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才是富有审美价值的优秀作品。人民是最权威的评论家。  相似文献   

5.
解放思想中坚守人民立场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双重意涵。人民群众是解放思想的依归和航向。中国共产党通过关注人民群众切实的利益问题,着眼于调查研究基层诉求,关注并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追求而聚焦思想解放的藩篱。人民群众是解放思想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发展需要人民助力。解放思想的成果要以公平正义之准则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人民立场贯穿了解放思想理念及实践始终。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的基本要求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正当利益.以人为本要注重利益矛盾的解决和转化,协调各方利益,维护社会稳定.以人为本要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利益关系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执政党建设应该为了人民群众而服务,并且为了人民群众执行职能,一切为了人民,力图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最大化。根据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建设需要以科学思想理论为依据,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依照法律治理国家,支持人民群众做自己的主人,建设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服务队伍,最后还要坚持服务群众、社会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论坚持和发扬奉献精神的制度载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奉献精神是永需传承的精神财富。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发扬奉献精神需要正确处理奉献精神与满足利益需求的关系。在制度建设上,要用契约关系明确个人、集体、国家的利益边界,构建单位利益共同体,使市场经济沿着有利于整个社会和全体人民利益的方向发展,并保证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平等地分享改革成果。  相似文献   

9.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在于实现人民群众的愿望、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广大农民群众在基本实现温饱和小康生活之后,未来的发展、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文明的科学生活方式的养成等各方面,越来越依赖于受教育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价值观的核心问题 ,就是人民群众是价值观的主体。内容包括 :人民群众是价值主体 ;人民群众是价值评价主体 ;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价值评价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中的"人"是作为"现实的人"的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是以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为本,即以"民生"为本.民生是具体的历史的,因而把握以人为本的具体内涵要从一定的历史境遇出发作具体分析.民生的根本是利益,因而以人为本的根本内涵说到底是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本.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本就要将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谋发展、促发展的要求与当下条件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罗马共和时期设立了平民保民官,其在保护平民阶层利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丰富的启示。当前我国人民群众内部有利益多元之势,中国共产党可以通过设立类似人民监督委员会的党内组织,为人民群众与党的充分沟通开辟制度性渠道,从而使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设立人民监督委员会是对西方多党制的超越,可以综合专门监督和分散监督的优势,其结果必然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人民监督委员会的设立需要从其性质、层次、资格、产生、职责、任期、运作程序、履职保障等方面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公报中,我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以人为本,就是一切工作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为人民群众谋取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为人民群众素质的提高和潜能的发挥提供必要  相似文献   

14.
人民群众是“三个代表”的最高价值主体和最高评价主体,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的最高价值标准,因此,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的最终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理论中包含着丰富的“以人为本”的思想。邓小平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核心,重新解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他坚持唯物主义者历史观,强调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认为人民群众是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他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判断和衡量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多次指出,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利益至高无上,这是贯穿于江泽民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人民主体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人民主体性进行了新的思考,并对社会主义的人民主体性进行了新的概括,具体概括为:一是尊重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二是正确处理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同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三是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将人民群众的利益置于社会主义的价值主体地位,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的人民主体性思想,从而凸显了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8.
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党群关系,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理顺“依靠”和“需要”的关系,是密切党群关系的前提和基础。人民群众需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要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坚持领导与接受监督,是党群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率领和引导群众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监督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党内党外相结合的监督。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主”“仆”关系,是人民内部利益根本一致的群众拥护干部、干部服务于群众、鱼水相依的关系。党的干部要加强公仆观念。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政治理念意识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利益表达意识的增强与现有单一、不畅通的渠道之间的矛盾突出,那么解决这种冲突的要求便十分迫切.提高人民群众利益表达的民主意识,构建法治化的利益表达制度,拓宽和畅通人民群众利益表达诉求机制,解决人民群众的利益表达需求,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地位,有助于利益表达需求得以满足,有助于社会稳定和政治民主化,有助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义利观在继承毛泽东义利思想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邓小平要求共产党员,尤其是人民的干部要积极满足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需要,正确处理好人民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鼓励人民群众去追求正当的个人利益,重视公平与效率的问题。在邓小平崇义尚利的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思想,义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以一定的利为基础,义促进和指引着利的实现和发展方向,义利的实现要相互协调。邓小平义利观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