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整体感知] 《太阳是大家的》是一首儿童诗.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太阳当作全世界孩子的朋友,她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里,和不同国家的孩子游玩."太阳是大家的"寓意是"世界是大家的",全世界的孩子共在一片蓝天下,分享太阳的温暖、世界的和平和社会的安宁.  相似文献   

2.
《太阳是大家的》是鲁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首有趣的儿童诗,用拟人的手法把太阳比做全世界孩子的朋友,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里来到不同的国家,和不同肤色的小朋友一起玩耍,传递着世界各国小朋友之间的友谊。大家共享一片蓝天,分享太阳的温暖,分享世界的和平和社会的安宁。诗歌内容简单,意境深远,有助于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世界、关爱和平的美好情感。  相似文献   

3.
周月春 《考试周刊》2014,(18):184-184
<正>课堂教学中要实现、落实教学目标,不仅要求教师首先设计出合理的教学目标,还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设计相应教学策略及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才能组织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在这次学校教研活动中,我执教《太阳是大家的》这一课,《太阳是大家的》是一首儿童诗,诗人从太阳普照全球这一自然现象中提炼出诗意,把太阳当做所有国家的朋友,她从西山落下,走向别的国家,给全世界的小朋友带去欢乐和希望。"太阳是大家的"寓意是"世界是大家的",全世界孩子在同一片蓝  相似文献   

4.
<太阳是大家的>是一首诗歌,寓意是"世界是大家的".我希望通过教学让学生体会到:全世界孩子共在一片蓝天下,分享太阳的温暖、世界的和平和社会的安宁,感受到诗歌的快乐氛围.   在课前,我又一次读了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的相关报道,再次受到强烈的震撼.我决定把大地震的情况加入到课文学习中.……  相似文献   

5.
<太阳是大家的>是一首诗歌,寓意是"世界是大家的".我希望通过教学让学生体会到:全世界孩子共在一片蓝天下,分享太阳的温暖、世界的和平和社会的安宁,感受到诗歌的快乐氛围.   在课前,我又一次读了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的相关报道,再次受到强烈的震撼.我决定把大地震的情况加入到课文学习中.……  相似文献   

6.
《太阳是大家的》是一首诗歌,寓意是“世界是大家的”。我希望通过教学让学生体会到:全世界孩子共在一片蓝天下,分享太阳的温暖、世界的和平和社会的安宁,感受到诗歌的快乐氛围。  相似文献   

7.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大家共同学习一篇课文——《"番茄太阳"》。(指三名学生读课文)师:课文能读得正确通顺,相信你们对课文内容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咱们先看课题,文章的题目是一初读课文,感知"番茄太阳"  相似文献   

8.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这一课的生字不算多,好些字小朋友平时常和它们见面,已经是老朋友了。通过课上自学,认识了没有?好,现在我请一位小朋友给大家读课文,看他能不能把生字认正确。谁想试一试?你来———(指一生读课文)师:读得不错。这个故事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9.
《会飞的图画》教学设计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这是一个叫小明的小朋友写给大家的信。大家想知道内容吗?出示课件:亲爱的57班小朋友:大家好!我叫小明,是个和大家一样大的孩子。我的爱好很多,我特别喜欢积攒邮票,为什么会有这个爱好?大家学习了第15课《会飞的邮票》后就知道了。盼望和大家交上朋友的小明2004年3月15日小明的答案藏在课文中。小朋友,你们能发现吗?初读课文,随文识字1.(播放课文录音)请小朋友认真听,听完后用手势表示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每个字的音;3.同桌交流读,互相纠正发音;4.分自然段朗读,…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鲜红的太阳,五彩的云朵,春来桃红柳绿,日月星辰熠熠生辉,在孩子的眼中,世界是绚丽多彩的.那么,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又如何走进孩子眼中那五彩缤纷的世界呢?本文以课文《小池塘》为例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5岁的青青正在画小太阳,大家都说太阳应该是圆圆的,于是青青画了一遍又一遍,可青青的太阳总是没有那么圆。画了一个又一个不太圆的太阳以后,青青不乐意了,把笔一摔,翘起小嘴巴嘟囔着:“臭太阳,坏太阳,那么难画,不画了不画了。”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孩子半途而废的情况,“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对于小朋友们来说是家常便饭。怎样才能让你的孩子和“半途而废”说再见,成为意志力坚强的坚韧宝宝呢?我认为首先是应该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意志行为环境。比如孩子专心致志地做一架飞机模型时,大人不要包办,也不要随便改变孩子的意志,在孩…  相似文献   

12.
一、开放的胸襟 台湾的高敏丽老师在课后反思时说:"以前的孩子都认为教材就是全部的世界,我们希望今天的小朋友把全世界当做教材."是啊,我们的学生必须具有"放眼世界""面向未来"的视阈和胸襟,并具备相应的思维方式和行动能力.高老师的课就给学生打开了一扇放眼世界、面向未来的窗.  相似文献   

13.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国际理解和友好"组织教材内容,强调了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之间人们的相互理解、宽容、尊重与帮助。选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精读课文《太阳是大家的》是儿童诗,借世界各地儿童共有一个太阳来表达对  相似文献   

14.
让爱飞翔     
<正>从事教育五年,每天和孩子在一起,在孩子的世界里摸索着。他们的世界是纯真的世界,是简单的世界,正是这纯真和简单让我脱离了世俗的繁杂。大家都说孩子们是明天的太阳,是祖国的花朵,可为什么我们的花朵慢慢地变成现在大家所说的温室里的花朵了呢?我们自以为很了解孩子,很爱孩子,他们必须听我们的话去做所有的事情。有时候孩子们需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想法,我们要学会"手放开"。让孩子自己去创造,去想问题。  相似文献   

15.
汪静 《考试周刊》2008,(21):228
有这样一个故事始终让我留有印象:一次美术活动后.一个小朋友正在抽泣.原来教师教的是画太阳下几只小鸡在草丛中吃虫,范画上是大红色的太阳.小朋友画的大多是红颜色,也有个别是金黄色的,唯独这个孩子画了"黑太阳",因而遭到了同伴的嘲笑和教师的训斥.后来有人问他为什么选择黑色,他说他画的是晚上的太阳!  相似文献   

16.
我经常观察小朋友的作画过程和他们的作品,发现一二年级的小朋友都喜欢画太阳。常常发现他们一拿到绘画纸,首先会想到在纸的上部画上"太阳""云朵"等等。我在教学中常鼓励小朋友在绘画时加上一定的背景,很多小朋友也会选择画"太阳""云朵"。更让人奇怪的是他们表现的太阳往往都是一个模式的,连位置都是很统一的,大部分小朋友画在画面的偏左面。  相似文献   

17.
一、联系旧知,引入新课1.同学们,还记得一年级学过的一篇课文《阳光》吗?让我们欣赏着精美的图片,伴随着优美的音乐,一起来背诵《阳光》。2.正如课文中所写的那样,"谁也捉不住阳光,阳光是大家的。太阳也是大家的。"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首非常美的诗歌《太阳是大家的》。(板书课题,师生齐读)  相似文献   

18.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试验: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圈,问在座学生这是什么?其中大学生回答很一致:"这是一个圆。"而幼儿园的小朋友则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太阳"、"皮球"、"镜子"……可谓五花八门。或许大学生的答案更加符合所画的图形,但是比起幼儿园孩子来说他们的答案是不是显得有些单调呆板呢?大家  相似文献   

19.
成功的阶梯     
<正>"一级,两级,三级……"一个八九岁的孩子正在爬台阶。一位学者朝那个孩子喊道:"小朋友,你在干什么?""我在攀登呢,妈妈说只要我登上最高那级台阶,我就可以触摸到太阳。"那个孩子答道。触摸到太阳?多么可笑的说法,即便是乘坐宇宙飞船到太空去,也不可能触摸到太阳,更何况是这几百级台阶。就在学者陷入深思的时候,稚嫩的声音将她拉了出来:"您在想什么?不如我们一起攀登吧!我们一同到达最顶端,然后用我们的双手去触摸温暖的太  相似文献   

20.
杨锋 《教育导刊》2006,(10):60-60
"与众不同" 自从开始强调素质教育,你瞧,幼儿园的教育也改革哩!比如更重视小朋友的动手能力,更注意培养孩子的个性…… 这天,小易老师准备一个教学活动,叫做"我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让小朋友们把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讲给大家、展示给大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