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甘凤妃 《广西教育》2012,(22):72-7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是学习的最大动力。那么,如何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语文呢?  相似文献   

2.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把学习中的“乐”提到如此地位,是有其根据的、应该怎样让学生成为学习语文的“乐之者”?那就要求教者为学生创设乐学的情景。  相似文献   

3.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古今两位教育家提出的“乐学、好学、会学”的育入主张正与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依赖的学习方式向自主的学习方式转变、让自主学习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相符合。  相似文献   

4.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强调了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因此,课堂教学要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内驱力,让思维活跃起来,使学生成为学习上的“乐之者”,正是课堂教学值得探索的艺术。  相似文献   

5.
安光源 《学周刊C版》2011,(8):117-11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能让学生从被动变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除了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之外,最持久的学习动力就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学习效果好,就能事半功倍。趣味教学可以说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的存在是一个人求知的起点,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激情,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乐之”.需要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这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而且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从事近二十年的教学.发现可从下面几点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学习也快乐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让学生感到了学习的快乐,他们才会在兴趣的驱使下,主动去思考,主动去创造! “快乐学习”其实很简单,想让学习变得不再枯燥,教师首先要努力想办法让学生对这堂课感兴趣,决不能照本宣科。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质量的至关重要的条件,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0.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乐于学习数学,就必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可促进学生思维活跃,大胆猜测,勇于探索,深入研究,渴望获取知  相似文献   

11.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乐于学习,才能产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展开学习的翅膀。为了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我在教学中做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2.
韩琨 《现代语文》2009,(6):91-91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关键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因为形象而生动的课堂情景设计更容易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静态的知识被学生动态化地吸收。那么,在语文课堂中应如何创设教学的“情景”呢?笔者认为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文言文,兴趣最重要。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让他们看过来;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读起来;也可以将历史重演,让学生嗨起来,让学生真正喜欢上文言文。  相似文献   

14.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必不可少的,语文学习亦是如此。一旦学生“好之”、“乐之”,兴趣被激发出来,语文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乐于学习.才能产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展开学习的翅膀.为了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我在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6.
陈维扬 《教育艺术》2006,(9):66-66,65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最佳动力。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含义为,要“知之”,需先让学生“好之”,要让学生“好之”,需先让学生“乐之”。有了兴趣,学生才能够轻松愉快地学习,才能够不知疲倦地学习。所以,在化学教学中,我们要树立新理念,学习新课标,讲究激趣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7.
冯媛 《广西教育》2008,(32):48-48
由于政治课所涉及的诸多概念、原理较抽象、枯燥,导致学生接受困难,并丧失了学习兴趣。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而让学生乐学呢?  相似文献   

18.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数学的内在兴趣,是学好数学的极大动力。强调学习要刻苦、不怕难是一个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和获得学习的乐趣又是一个方面。“快乐教育”不排除艰苦,“刻苦学习”要与乐趣相结合。在这方面,数学教师应当怎样努力,才能让数学以微笑欢迎学生,让学生兴高采烈地走向数学。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对学习有兴趣的学生。往往态度积极,听课认真,其学习成绩也较为理想.反之.则视学习为苦差。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如何让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呢?下面是本人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韩艳莉 《成才之路》2011,(31):49-49
古人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英语教学也不例外。浓厚的兴趣不仅能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可能成为记忆的促进刺。而课前参与的巧设,能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被动的参与者转变为主动的组织者,从而很好地克服了先前不足,更好地激活了英语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