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做起。一、更新教育观念,师生角色重新定位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师生角色正在由"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向"双主体"转变。课堂教学也在由"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布置学生操练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学生参与到知识形成过程中来,教师投入到学生学习过程中去的双边教学活动"转变。为此,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实施素质教育,教与学的改革应实现两个转变。一是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在传统的教学中,一般来说,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主动的,而学生是客体,是被动的。客体完全受主体的制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以调动,教学效果不理想。实现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变,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收,而是把学生变为主体,主动参与英语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二是由知识中心向方法中心转变。素质教育的重点不在于书本知识的灌输,而是学习方法的传授,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使其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教学活动中的两个环节教与学,其主体对象分为教师和学生。在以前的传统教学中,往往都是以教为主,教师成为双边活动中的主导者,学生大多是被动地学习和接受,不利于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更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因此,如何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由被动变为主动,成为双边活动中的主体,这是当前教学活动中所亟待解决的问题。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为使这种转变过程成为可能,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一、转变教育观念,培养互动能力。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应试为指挥棒来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应试能力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强调的是互动的师生关系。现代教学也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为了适应新教材,应对新课改,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理念,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使教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发生改变。教师由原来的教育者、传授者、知识的播种者,成为教育的组织者、参与智慧火花的点燃者。学生学习的性质应当由传授型、被动接受、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造  相似文献   

5.
夏宇南 《教师》2012,(18):102-102
在传统的教学中,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有着广阔的市场。所谓灌输式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占据着教学活动的绝对主导地位,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学习什么内容等都是由教师一手包办,而学生只是作为教师传授知识的容器存在。在这种灌输式教育模式下,本身应该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却没有体现出丝毫的主体地位,而是完全被动地听命于教师。这种灌输式教育模式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分低能”型的学生。  相似文献   

6.
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模式是有效提高高校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手段之一,它把教与学中教师、学生主动与被动的关系进行了转换,有效解决了理论课教学中的一些主要矛盾。把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模式运用到高校理论课教学中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改变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转变学生被动学习方式,还可以把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与学中微妙的转换过程就是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模式的亮点所在。  相似文献   

7.
对教与学关系的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教与学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 ?人们对此进行了长期的探讨。在教育史上 ,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提出的“教师中心论”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提出的“学生中心论”影响较大。前者认为 ,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中心地位 ,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教育主要是教师 ,主张树立教师的绝对权威 ,以为只要顺从教师的教导 ,学生就能学到知识。这种观点注重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利于增强教学的方向性 ,有其合理性的一面 ,但同时淡化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实际上是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否认 ,否认…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各种媒体作为教学手段和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 ;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 ;教材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 ;教学媒体则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手段。当今教育心理学领域“正在发生着一场革命” ,其标志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并得到普遍重视。建构主义认为 ,认知是主体以自己已有知识经验为依托 ,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和信息的过程。在建构主义的理论指导下 ,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利用情境、会话、协作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对历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和作用存在模糊的认识,一种是把教师视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则是客体,认为教学过程完全由教师确定,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  相似文献   

10.
牛颖慧 《考试周刊》2011,(78):160-161
1.品德“思想性”教学理解 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就是确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求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向主动参与转变.但教育的惯性仍影响着今天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教育的功利性没有得以根本性转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继续影响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教师主宰课堂,只要教师提出要求,学生就必须无条件地执行  相似文献   

11.
历史课堂应把以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转变到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主要任务;把以教师或教材作为教学的中心,转变到学生在教学关系上占主体地位;把注重学习的结果,转变到注重学习的过程;把侧重学习的内容,转变到侧重学习的方法;把强调教师传授知识的方法,转变到强调教与学方法的结合,尤其强调学生学习的方法;把注重学生识记知识的活动,转变到注重学生创造性的运用知识的活动。  相似文献   

12.
传统教学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在教学过程中是由教师向学生单向灌输知识,学生仅是被动地学习,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很大的限制。本文从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建立新的考核方法,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方面展开论述,探索高职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多种途径。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传习式”体育教学,往往只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客观存在,在体育教学中,不管学生兴趣与否,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使学生在被动的状态中接受教育,导致学生做为学习主体地位的丧失,严重违背了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互动的教学原则。 中职校体育专项教学模式的实施,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确立学生做为学习主体的重要地位,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掌握一至二项体育专项技能,感受体育活动的乐趣,体验体育运动带来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使学生在自主获得知识的同时,增强能力和具有人文精神。要实现这个目的,教师就要彻底转变教育观念,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由注重知识本位转向注重发展本位,实现数学教学的最大价值。一、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论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观念,教师必须确立好“师与生”、“教与学”的关系。传统的教育中,学生无自主可言。对学生来说,教师是知识的宝库,是活的教材,没有教师对知…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一世纪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新的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自觉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由知识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与创造的指导者;要树立全新的学生观。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生的主体、心智发展的主体、创造与创新的主体;要树立全新的教育观,鼓励学生的质疑欲、求异欲、创造欲。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教学以知识传授为基本模式,往往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不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更新教育理念,采取有效措施,使教学由"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并争取让学生参与到这个转变过程中来,同时我们还得分析学生,因人而异地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掌握必要的自主学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主体.新课改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自己主动获取新的知识.要避免之前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教师要通过对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自主地探求新的知识,完成教与学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从教师那里接受知识,这样的学生往往是被动学习,学习能力得不到提高。如果老师哪天不传授知识了,学生该怎么办?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讲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也就是“讲”要向“用不着讲”转化,  相似文献   

19.
<正>教师在教学中是教育者、引导者、观察者。教师在教学中首先以教者的身份教学生做人、求知,教师运用自己的人生经历、知识、情感打开学生的心智,以自己积极的心态感染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传统的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处于客体地位。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而素质教育使教师在课程中的身份发生了变化。一、教师是学生成长的见证人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承担社会赋予的教育使命是学校赖以生存的起点。为完成教育使命,教师与学生需要在合作中分别承担教与学的不同责任,同时形成特定的师生主体间关系。师生双方是受社会法律保护、人格与尊严平等的公民主体间关系,在此关系的基础上,师生之间又具有在知识地位上不平等的教与学的主体问关系;师生中公民主体间关系是教学主体间关系的逻辑前提;在教与学的认知过程中,师生既是教学主体同时又彼此被客体对象化。因而,师生之间是双方既为双重主体而又彼此互为认知客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