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写景多为抒情,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将主观感受融入客观景物之中,景物描写就具有了灵性,能够间接抒发作者的情感,表明作者的心境。写景抒情,应追求"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即,要把不容易描写的景象,写得使读者像亲眼见到一般,而作者所要表达的不尽之情则表现在言词之外,由读者通过形象的描写自己去体味。要做到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一、因情选物写作时,笔下的自然景物应融入作者独特的情思,让"山水有情,草木知意",而不是简单客观的描写。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但倘若一篇记.叙文只有记叙、描写而没有议论、抒情,文章中心就无法突出,内容地会显得苍白。如采在记叙的过程中恰当地嵌入抒情语句,则会让人物的情感自然真切地流露,文章的主题也会更加鲜明;而适当地在记叙文中嵌入议论性文字,则可以起到揭示本质、凸显主题的作用。那么在记叙文中应该怎样嵌入抒情、议论比较合适呢?  相似文献   

3.
所谓抒情,就是用饱含情感的语言,抒发作者对人或事物的各种情感。它主要是以情感人,它有助于渲染气氛,感染读者,增强文章的表现力。抒情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即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作者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而间接抒情是通过叙述、描写、议论等形式来抒情,是在对人或事物、景物记叙描写基础上的有感而发。因此间接抒情包括即事抒情、即人抒情和即景抒情三种。抒情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紧张的、强烈的,把感情直接倾诉出来,风格较为外露明快;一种是轻淡的、和缓的,把感情深藏在心底,风格比较内向含蓄。抒情类文章的内容和对象:可…  相似文献   

4.
所谓抒情,就是用饱含情感的语言,抒发作者对人或事物的各种情感.它主要是以情感人,它有助于渲染气氛,感染读者,增强文章的表现力.抒情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即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作者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而间接抒情是通过叙述、描写、议论等形式来抒情,是在对人或事物、景物记叙描写基础上的有感而发.因此间接抒情包括即事抒情、即人抒情和即景抒情三种.……  相似文献   

5.
学会抒情     
抒情是作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作者通过抒发个人的情感去感染读者、打动人心,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综观同学们的作文,有的游离于主题之外,有的脱离了内容本身,有的空洞无物,有的无感而发……这样的抒情往往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古人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抒情,即表达情思,抒发情感,是指以形象化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直接或间接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它与叙事、说明、描写和议论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抒情方式具体可分为:直抒胸臆、触景生情、借景抒情、融情于事、融情于理、状物寓情、咏物言志等.在抒情类作品中,抒情是主要表达方式,是作品打动和感染读者的重要手段;而在叙事类文章中,抒情常与叙述、描写、议论结合运用,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出现形成了中国文学新的抒情传统。自然描写对中国现代抒情小说情感氛围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抒情方式包括融情于景、触景生情、移情于景和因情造景等等,运用的手法是传统的情景关系,一是移情,二是象征。中国现代小说的自然描写是一种情感话语,也是一种社会话语,是现实生活的审美符号。  相似文献   

7.
人们在用语言表情达意时,往往根据文章的写作目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交代事情的发生发展的过程要用叙述,描摩物体的状貌要用描写,抒写情感要用抒情,阐述道理要用议论,介绍事物性质状态等要用说明。一篇文章,只采用一种表达方式的情形不多见,常常是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兼用其他。因此,记叙中常有描写、抒情;说明中又兼用了记叙或描写;议论中又离不开记叙。《驿路梨花》以追寻茅屋的主人是谁为线索,通过“我”和老余的所见所闻的叙述,展示了人物群像的美好心灵。全文既有对茅屋故事诗情画意的描述,又有字里行间似奔涌着的激流的情感抒发,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一代新人的热爱、赞美、崇敬之情,感受到雷锋精神的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8.
史秀荣 《辅导员》2014,(8):17-18
正对景物的描写可以说基本贯穿小学的中高年级写作训练当中,到了高年级,对写景类的文章则有了更高的要求:写景物不仅要有观察、描写的方法,更要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把作者的感受、体会、心得、情感等融入文章当中,因此我们要学会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景方法。清代王国维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带着情感去看一切景物,那种滋味一定会让你忍不住落笔成文。景中如果有情,那么文中也一定有情,有情的文章自然便是好文章。  相似文献   

9.
任艳 《作文与考试》2023,(27):34-37
<正>素材是议论文重要的构成内容,但文字情感表达平淡,叙述语言单调乏味,从而导致文章不够出彩,是很多学生应用素材中出现的问题。如何让文章表达的情感更有感染力、语言更能打动读者?可以在描写素材的过程中通过一些特殊的句式强调作者的情感,以此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例如设问句有问有答,让读者凝神思考又豁然开朗;否定句铿锵有力,情感充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整句和散句的结合使文章抑扬顿挫而富于变化。小小句式的改变,立刻使文章增色不少,能够摆脱“一马平川”之感。  相似文献   

10.
观点抒情就是抒发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写文章的目的就在于让读者接受其中的思想内容,而思想内容的表达,又往往与情感的抒发分不开。只有从感情上打动读者,其思想内容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所理解和接受。所以,抒情绝不是无病呻吟,更不是矫揉造作,作者在追求文章"以情动人"时,一定要有情而抒,情不自禁,自然流露,切不可矫揉造作,装腔作势。  相似文献   

11.
史秀荣 《辅导员》2014,(5):17-18
对景物的描写可以说基本贯穿小学的中高年级写作训练当中,到了高年级,对写景类的文章则有了更高的要求:写景物不仅要有观察、描写的方法,更要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把作者的感受、体会、心得、情感等融入文章当中,因此我们要学会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景力‘法。清代王㈦维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带着情感去看一切景物,那种滋味一定会让你忍不住落笔成文。景中如果有情,那么文中也一定有情,有情的文章自然便是好文章。  相似文献   

12.
一年四季,每个季节的景色各异。在写冬景中,善于描写非常重要,景物描写得好,能够让读者读了文章后,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并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而要把冬景描写得生动,关键要抓住冬天的气候特点。因为冬天是  相似文献   

13.
<正>文章的灵魂在于情真,我们只有把心捧给读者,让心灵的泉水自然流淌,并以浓郁的真情去拨动读者的心弦,才能激发读者丰赡的情感体验。但综观学生习作,不难发现有不少学生"为赋新词强说愁",用胡编的故事情节、虚假的情意和空泛的抒情议论来填充自己的文章,使文章显得矫揉造作,给人假、大、空的感觉——这就是"作文矫情"。  相似文献   

14.
开篇导语 对于生活中的人、事、物、景,不管我们是耳闻还是亲历,都会由衷地生发出各种感慨,正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写文章时,为了抒发心中的情感,我们既可以直接抒情,将强烈的情感直接泼洒,如滔滔江水一泻万里,扣响读者心弦,也可以把情感蕴藏在记叙和描写中,让情感蕴藉如涓涓流水,滋润读者心田.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将情感巧妙地融合在叙述、描写之中呢?这一期,周老师就跟大家聊一聊“融情于叙,情寓景中”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15.
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描写和抒情能力,因为有了生动形象的情境描写和自然真挚的情感抒发,学生的习作才能具备应有的文采和丰富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我们也才能够循循善诱地引导他们通过写作来歌颂生活、歌颂家乡、歌颂伟大的祖国,进而达到培养学生高尚情感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作文教学改革的深入,以生活为话题、突出情感感受的作文题越来越受到命题人的青睐。这些题目往往呈现出写作难度不大、大部分考生都能够下手的特点。但从阅卷情况看,不少文章题材千篇一律、内容陈旧俗套,形式、内容能够让人耳目一新的佳作并不多见。而少有的满分作文,无不在创新上显现个性。这些文章从文体上说,议论文、散文、小说、诗歌、童话、寓言……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从表达方式上说,记叙、议论、抒情、描写……既有侧重,也有融合;从写作技巧上说,欲扬先抑、设置悬念、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变化多样,各具特色;从文章结构上说,层…  相似文献   

17.
李光 《同学少年》2008,(1):11-11
"文以情生","情动于中而行于言"。无论哪种文体的文章,都离不开一个"情"字。抒情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抒情;另一种是间接抒情,即寄情于人,寄情于事,寄情于物,将情感渗透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寄情于事,就是在事情发展过程或人物活动情况的记述中注入情感,使叙述与抒情融为一体,表现作  相似文献   

18.
《小读者》2013,(9):36-37
文章写景多为抒情,所谓“一切景语皆晴语”,作者将主观感受融入客观景物之中,景物描写就具有了灵性,能够间接抒发作者的情感,表明作者的心境。  相似文献   

19.
无论记人、叙事,还是写景、抒情,记叙文的表达,常常除了运用叙述外,总要结合运用描写。这是因为结合了描写的叙述,能够表达得更加细致生动,更加具体形象;更能牢牢抓住读者,给人以鲜明的印象,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叙述是通过一般的述说和交代把人物或事件的概貌介绍给读者,把分散的场景或事件的片断贯串起来,使读者对事件的全貌和发展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描写是在需要具体刻画的地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存在与变化的具体状态作精细的描绘、摹写。描写可分为两类:一是人物描写,包括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活动;一是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0.
在考场有限时间里写出高水平的作文以博得阅卷人的青睐,作文结尾不容忽视。精彩的结尾必须能够让读者更透彻、更深入得领会文章的内容,必须能够让读者进一步体悟文章的主旨,或引人思考,发人深省,或令人赞叹,教人难忘。写好作文的结尾,有几种方法,如:自然收束法、总结点题法、议论抒情发、巧用问句法、首尾照应法等,可以使考生在中考中有更大斩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