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约有5亿观众,其观众数量居于历届冬奥会的首位。由此可见,本届冬奥会传播范围很广、传播效果极佳。2022年是北京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第二次承办奥运会。与2008年最大的不同在于,中国由一个积极参与全球化的国家,转变呈现出一个自信、开放、包容的大国形象。随之而来,传播态度也发生了转变。本届冬奥会媒体报道更加主动、生动,采用了一系列提升传播效果的策略。本文以河北新闻网为例,总结分析其在北京冬奥会期间的传播路径,以期为增进河北广电融媒体对冬奥会乃至重大媒介事件的报道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北京冬奥会不仅是享誉国际的重大赛事,也是我国传递国家声音、展示国家文化、提升国家影响力的重大举措,同时还呈现出较强的全媒体传播特色与传播影响力。至此,分析全媒体对于北京冬奥会的传播,特别是此次的创新性传播就十分必要。本文将以全媒体语境作为背景,以新旧媒体作为分析对象,结合电视、微博、抖音等多种具体媒介案例,探究其在内容生产、传播方式还有受众体验层面上的创新路径,进而得出结论:在全媒体语境中,新旧媒体都以多种多样的内容生产、全媒体式的传播宣发以及个性化的用户参与促进北京冬奥会的传播,提升北京冬奥会的话语力量,并且在传播过程中增强不同媒体之间的交融互合,彰显创新路径,从而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冬季奥运会新闻特别节目《冬奥来了》率先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前定期报道。节目在传播策略上从传播主题、形式、表达、渠道四方面多元创新。内容呈现上积极发现中国故事,通过冬奥建设、三亿人上冰雪运动和传统文化体现了民族自豪、全民健康以及文化认同的正向价值追求,实现了社会效益的丰收。节目的内容把控与传播创新成为推动电视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任怡燃 《视听》2022,(4):173-175
第24届冬季奥运会是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具有传递性、参与性和仪式性的大型活动.此次冬奥会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带来了融合冬奥会和非遗文化空间、融合媒介和人以及文化的新的传播情境,并赋予非遗这种中国传统文化以新的文化意义.因此,河北省在非遗传播策略上,既要关注冬奥会与本地文化环境的结合,实现文化空间的还原和拓展,又要深...  相似文献   

5.
冯霞 《视听》2023,(4):154-157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作为展现中国文化的重要平台,甄选和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利用高新科技手段赋能舞台视听效果,叠加传统的写意艺术,共同建构了新媒体时代的仪式空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秉承着“一起向未来”的时代主题,阐明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堪称跨文化传播的典范。  相似文献   

6.
交互传播是最能体现传感科技与传播科技结合、融合、协同优势的传播形态,是最能体现数字科技的创意、表达能力的传播形态.数字内容四大类别体现了从传统内容走向数字内容所经历的从格式转换到延展创造的过程,科技含量是数字内容的必要前提."科技感"是决定创意表达成效的关键.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为交互传播科技的运用提供了成功样本,为数字新...  相似文献   

7.
奥运会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体育盛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并探索了讲好中国故事的新路径、打造了数字化国际传播新模式、全面多角度阐释了奥运传播新内容。北京应该抓住作为冬奥会主办城市的良好契机,全面总结2022年冬奥会国际传播的成功经验,继续探索讲好中国故事的新路径,进一步提升我国可信、可爱、可敬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情绪传播角度,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例,对微博平台上的媒体报道内容进行量化实证研究,通过用户反馈分析出用户的情绪特点,以此来探寻用户的网络情绪表现特征。寻找到大型体育赛事下,受众的情绪传播特点与规律,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情绪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9.
媒介仪式作为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场域,通过传播象征符号的共通意义空间,加深参与者的集体记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作为建构国家认同、树立民族自信的重要媒介仪式,发挥出媒介强大的仪式传播作用.其运用电视直播的形式,借助多元化的科技元素,让观众成为仪式参与者,获得沉浸式的观看体验.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不仅传递了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华民族的...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开启了纸媒、广电、互联网等不同媒体的融合进程.原本相互隔离的竖井式传播渠道已转变为立体化网络传播格局.纸媒、广电等传统媒体力推数字化、网络化,以挽留日渐流失的受众和市场,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一方面通过在内容、渠道、终端等不同领域的渗透和扩展,逐步争夺传统媒体的受众和市场,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创新内容制播、文化消费的方式方法,推动媒体融合向更高层级、更深程度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10年随着试点城市与地区的确定,三网融合在我国正式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传统的广播电视传播环境发生了改变,这对于广电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通过对三网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传播新环境的分析,结合受众群体的使用行为及社会反馈,提出了未来的IP网络安全模式构想,以提高整个IP网络范围的安全性,更好地满足广播电视网络传播业务开展的安全性需求。  相似文献   

12.
2010年随着试点城市与地区的确定,三网融合在我国正式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传统的广播电视传播环境发生了改变,这对于广电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通过对三网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传播新环境的分析,结合受众群体的使用行为及社会反馈,提出了未来的IP网络安全模式构想,以提高整个IP网络范围的安全性,更好地满足广播电视网络传播业务开展的安全性需求。  相似文献   

13.
2010年随着试点城市与地区的确定,三网融合在我国正式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传统的广播电视传播环境发生了改变,这对于广电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通过对三网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传播新环境的分析,结合受众群体的使用行为及社会反馈,提出了未来的IP网络安全模式构想,以提高整个IP网络范围的安全性,更好地满足广播电视网络传播业务开展的安全性需求.  相似文献   

14.
奥运会是一个连接主办国和世界的大舞台,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演了一出展现中国文化风采和魅力的民族大戏,其中"和"文化的展示和传播成为中国文化与奥运精神的共鸣点,与"人文奥运"交相辉映。本文对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和"文化传播及其影响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面对着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西强东弱"的国际话语格局,北京冬奥会是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绝佳契机.本文基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对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的文化符号进行分析,对于如何更好地运用中国元素、升华符号价值、赢得更广泛的文化认同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作为全球性体育盛会,北京2022年冬奥会既是冰雪运动的竞技舞台,也是中国向世界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如何让冬奥会的体育赛事报道出新出彩,充分展示冬奥健儿的风采与中国办奥理念,如果通过这个重要的场域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良好的形象,中国日报网主动设置议题、立足特色、突出融合,在对外传播领域进行了大量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7.
在北京冬奥会转播报道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依托“5G+4K/8K+AI”战略引领,实现重大体育赛事报道话语体系、内容生产、传播场景等多方面的大幅跃升。通过技术创新开创重大体育赛事转播内容生产新样态,通过语态迭代的短视频、互动类新媒体产品进一步增强用户黏性,充分发挥视音频制作优势全力支持开闭幕式及比赛现场的视觉呈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北京冬奥会转播报道中的成功经验,也对主流媒体不断探索以创新技术为引领的融合传播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奥会的吉祥物之一“冰墩墩”自2019年推出以来,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但却在冬奥会开幕式前后突然走红,成为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的“顶流”。冰墩墩不仅成为各个社会群体共同关注的话题,而且创造了巨大的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形象建构的重要部分。本文通过对冰墩墩形象走红过程的梳理,从官方、媒体、受众等多个角度对冰墩墩形象转变和短时间内爆火的动因进行探究,进而阐述冰墩墩走红现象对吉祥物形象塑造的启示,以及对IP运营长尾热度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北京冬奥会不仅是一场世界运动会,更是一个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此次冬奥会正逢传统中国年,本文从北京冬奥会出发,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阐述了如何塑造国际话语体系的中国模式,拓展中外文明的对话空间,提升国际传播的话语功能。  相似文献   

20.
随着技术的进步,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正在对传统广电传播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和冲击。本文立足新媒体的特点和传统媒体的弊端,以哈罗德·拉斯韦尔的"5W"模式为蓝本,从传者、受众、内容、渠道和效果等传播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线索,来观照新媒体与传统广电在传播模式上的创新点和结合点,从传播模式角度探讨新媒体对传统广电传播的影响和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