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2023年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指出,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统谋划推进档案工作现代化建设,努力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适应的档案强国。红色档案的开发运用是建设档案强国和推进立德树人的题中之义和关键所在。深度探索档案工作与思政教育的双融双促,实现红色档案与思政教育的互联互通,对于践行档案工作“四个好”“两个服务”目标要求,发挥红色档案的铸魂育人价值,进一步推动思政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以下简称“学校”)高度重视构建“大思政”一体化体系,积极用红色档案开展思政教育,从挖掘育人资源、打造育人品牌、健全育人机制、拓展育人载体等方面形成红色档案育人场域,传承红色基因,推进思政教育提质增效,培育出更多“又红又专”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2.
陈施施 《浙江档案》2023,(12):57-60
红色档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资源和有效载体,将其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有利于强化政治引领力,提高理论说服力,厚植爱国情怀等价值意蕴。当前红色档案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缺乏足够重视,学理阐释不充分;缺乏技术创新,教育方式常规化;缺乏长效机制,育人合力不明显等问题。通过提高思想认识,重视档案育人功能;加强理论研究,提升思政教学效果;加强顶层规划,构建协同育人格局;顺应时代创新,守好“网络思政”阵地,实现红色档案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3.
张雨清 《采.写.编》2023,(12):155-157
全媒体时代下,高校依托互联网开展网络思政教育是时代之需,网络短视频拥有全年龄段的用户与受众,是高校对接家庭、衔接社会、立德树人的有力手段。但当下存在高校对于网络短视频的利用率低、内容把控度弱、体系建设不完善等问题,亟需从明确育人目标、强化思想引领、完善体系建设、整合育人资源四个方面,强化完善以高校为主导的“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让网络短视频成为协同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沈玲 《兰台内外》2020,(6):59-60
如何通过做好学籍档案服务工作开辟高校思政教育的新路径,实现高等教育的育人目标,值得档案从业人员深入思考。本文拟从学籍档案育人功能缺位的现状着手,就如何实现其“以史励志、以榜示人、以规导行”育人功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当新的视听接收终端与互联网、有线数字电视网深度融合后,以智能电视机为代表的新型接收终端变成了一个多屏融合的、智能化的接收终端,以及新型的文化消费终端和全媒体信息传播平台.新型接收终端的特性、功能等的巨大变化给传统广电传播、用户习惯、广电监管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也给传统广播电视转型与产业发展等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我国广电行业如何有效利用新型视听接收终端、如何抢占终端和用户是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教育职能是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之一。文章首先阐述了“大思政”内涵和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然后利用文献可视化工具Citespace分析高校图书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最后结合高校图书馆业务工作,从文献建设、空间建设、课程思政、阅读推广等方面提出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案例式思政”是指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课程思政教学中,以优化课程思政建设效果的教学实践。文章以“海邦剩馥侨批档案”为具体案例,从教育目标、案例设计、案例应用、教学效果评估四个方面入手,对“案例式思政”在档案学类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教学实践进行阐述,认为“案例式思政”所构建的互动式、沉浸式、开放式思政课堂对于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育才功能有着积极作用,有助于实现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8.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其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种重要的手段。那么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利用网络平台,积极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文就围绕利用网络平台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一主题,重点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网络平台、网络思政教育的创新思考与设计、网络平台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和思考,这三个层面进行探讨,旨在提高高校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9.
俞洁 《视听》2022,(5):169-172
深刻把握融媒体时代变革趋势,把思政要素融入专业能力培养中,是当前高校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进行视听语言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根据培养影视行业高级应用型、创新性人才的目标,挖掘课程育人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实践体验,完善考核机制,打通线上线下、课内课外,进行全过程教学育人,实现专业知识、技能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效...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家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始终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在课程思政教育模式方面也越来越多地融入多样化专业育人模式,进一步探索教书和育人的有机结合。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育人内涵为背景,探讨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路径,分析探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高校思政的重要性,探索课程思政和专业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为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学生内心寻找探究渠道。  相似文献   

11.
刘玉婷 《传媒》2023,(16):87-89
以“四全媒体”为框架,构建全员、全程、全息、全效的大众传播学课程思政建设创新模式,从思政理念、思政过程、思政方式、思政评价等入手,从教师“立德树人”到学生“德才兼备”,从“课堂讲练为主”到“以服务地方为导向”,利用云平台实现教育数字化,从“单一知识学习”到“动态化综合能力提升”,切实推进课程思政,培育理论知识扎实、实践应用能力强、思想素质过硬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2.
教育教学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必然性、稳定性、普遍性等特点,是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基本支撑。课程思政是一种综合教育理念,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使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是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本文认为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一方面需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另一方面需要建设“课程思政”体系,实现两个方面互融互补,实现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3.
加强高校图书馆思政主题空间建设,是强化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深化思政教学服务的重要切入点,是践行三全育人理念的具体实践。文章从建设目标、建设主体、空间设计、资源整合、平台搭建、空间服务六个方面探讨了高校图书馆思政主题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发挥高校文献检索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本文结合文献知识基础及学习特点,融合专业特色,对应信息素养内涵,从信息知识、信息技能、信息意识、信息道德四个方面,挖掘相应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内容、课程知识及专业特色有效融合,使知识传授、技能提高与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过程,进行信息素养教育教学改革,最大发挥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功效,实现全方位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5.
刘田怡 《声屏世界》2011,(11):56-57
视听率是衡量广电节目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指标,但视听率又不能全面地表现节目的优劣。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对视听率重视不够,向市场经济转型后又有矫枉过正的倾向,出现因为过于追求视听率而放弃责任、消退品格等问题。央视提出“绿色收视率”的倡议后得到广电人广泛的响应。广播电视作为先进文化的一部分,在确保主流媒体对受众的影响力和舆论引导作用下。要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打造“绿色视听率”。  相似文献   

16.
有效推进红色资源的挖掘、整理和征编工作,并将之融入“大思政课”,是新时代的育人要求。实现其相关内容的民族性和大众性、实践性和时代性的辩证统一是学术探究的机理所在。文章从融入“大思政课”教学的视角,挖掘、整理和征编红色资源内容元素;从全面规整和阐释红色资源的视角,寻求红色资源融入“大思政课”教学的方法和路径,进而打造红色资源融入“大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平台和教学基地;从红色资源共享的视角,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内容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王敏  李婷  张玮 《传媒》2023,(7):84-86
近年来,新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发展中。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依托新媒体进行的“线上教育”,为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在我国高校思政课线上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出现了教师新媒体素养缺失、内容吸引力不足、平台功能不完备、服务现状与质量管理要求不匹配等问题。因此,高校应立足于媒介融合发展的社会背景,在新媒体技术与思政课教学的深度融合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并从加强队伍建设、创新教育内容、构建思政平台、提高服务质量等维度进行优化,以此提升高校思政课线上教育水平,推动思政课教育改革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郑淼  敏林奎 《新闻前哨》2023,(10):78-80
专业思政概念的提出是对课程思政理念的延伸,也是高校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的重要抓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本文以融媒体时代为背景,以学生为中心对“专业思政”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进行剖析。提出依托OBE理念,构建具有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育学科特色及系统特征的专业思政教育堡垒,促进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军校图书馆是新时代军队院校思政育人的重要阵地。从4个方面概括军队院校图书馆思政育人的地位作用,指出存在资源的针对性不强、平台的共享性不畅、推广的多样性不够、人才的专业化不足等方面的瓶颈,从建资源、搭平台、塑环境、强素质、保安全5个方面探究军队院校图书馆思政育人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0.
借助视听传达理论有助于提升思政课程利用红色档案阐释好中国理论的能力。通过分析在视听传达理论观照下红色档案叙事活化思政课程的可行性,研究红色档案叙事活化思政课程须遵循的应用原则,应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导向,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注重守正和创新相统一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从深耕教材、规范引导、搭建平台等三个层面探索红色档案叙事活化思政课程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