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数智赋能”内涵及“数智赋能”背景下的情报思维培养,为情报学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提供相应的建议与参考,有助于“数智赋能”的高效实现。本文分析情报学视角下的“数智赋能”基本问题,梳理“数智赋能”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重点与难点问题,明确“数智赋能”对情报思维培养的新要求,厘清“数智赋能”背景下情报思维培养的实践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数智赋能”过程中需要贯彻情报思维以确保“数智赋能”的质量和效率;需立足于情报人才培养的定位与初心,基于顶层逻辑视角明确情报思维培养的实践价值,以针对“数智赋能”对情报思维新要求的理论探索为学理支撑,面向“数智赋能”与国家战略现实需求将完整的情报思维合理融入教学及应用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2.
智媒时代,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媒介智能化推动传媒业态与媒介形态发生嬗变,要求传媒人才要拥抱智媒,满足时代所提出的新需求和新要求。本文通过对智媒时代的技术特质与未来态势的探讨与分析,提出了传媒人才培养要深化“智媒”认知,增强“智媒”能力,强化“智媒”思维,形成传媒人才培养新范式,以规范和引领传媒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徐泉 《新闻界》2003,(4):61-62
从事新闻工作10多年,常听有年轻同行抱怨:“唉,情况不准,又白跑一趟。”意思是说,抱着很大的希望采访一条线索,结果发现跟自己当初的想象有比较大的出入,稿子出不来或者不怎么好写不说,还白搭了工夫。这样的情况,有不少刚进门的记者和通讯员都曾有过亲身体验。那么,怎样来减少这类尴尬?笔者以为有必要在采访中学会“柔性思维”。采访中的“柔性思维”,就是根据采访中遇到的新情况,随机应变,临时调整原有的采访及报道思路的一种灵活务实的考虑问题方式。在我们的日常新闻采访中,碰到线索与事实有出入,应该说是常有的现象,这也很正常。因为线…  相似文献   

4.
通常,人们喜欢按照事物发展的正常顺序或规律说话,也就是顺向思维,按常理出牌。但有时候,一些人说话会一反常规.利用反向思维,以追求“出奇制胜”的效果,这种说话的方式,谓之“反弹琵琶”。[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是一种颠覆创新的范式,将引发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同样也应以“互联网+”思维探索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变革.梳理“互联网+”与图书馆的研究现状,结合“互联网+”思维产生的背景、概念与特征,从用户思维和咨询馆员两个维度论述“互联网+”思维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促进,提出从服务理念、智慧服务、跨界服务三方面着手,实现“互联网+”思维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革新,也为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三农”问题宣传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上头”多,“下头”少:在地方党报的宣传工作中,存在报道地方党委加强“三农”工作的要求多,各种会议、文件精神和有关部门落实“三农”工作的各项措施的报道多,而反映农业、农民、农村关心的问题和呼声的报道少,城市读者看不到“三农”问题的真实情况,农民读者又感到地方党报“三农”问题的宣传离自己远。要让“三农”问题贴近农民,编辑记者必须有“农民思维”。也就是站在农民的角度,用农民的思维方式来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7.
李康 《传媒观察》2006,(3):46-47
广播综艺节目,顾名思义是综合艺术的“广播版”。它将学、音乐、戏曲、曲艺、电影电视等艺术通过广播载体的再加工传播开去。字和声音是两大要素。它是在听觉化思维影响下进行的思维活动,是“字(学想象力)+声音(播音、音乐、音响等想象力)”的完美结合,浸润了听觉化的最大想象空间,是想象力的“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的发展给图书馆带来了巨大挑战,同时也给图书馆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互联网+”时代,用户思维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出发点.文章介绍了“互联网+”、“互联网+图书馆”的相关概念及其意义,提出了用户思维在“互联网+图书馆”发展之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基于用户思维的“互联网+图书馆”的转型思维和转型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9.
姜军 《今传媒》2016,(5):24-25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各行业发展交得无所不能,且形成了资源融合并用的发展态势.现如今,图书出版市场在用户需求方面不能及时有效满足客户需求,社会经济效益产能下降,正处于求新求变的转折期.本文就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关键技术融合,探讨了基于大数据信息采集和数据挖掘技术辅助下的图书选题策划新方案,证明了“互联网+”思维在当代图书出版市场运作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祝元志 《出版广角》2016,(22):26-28
“出版+互联网”还是“互联网+出版”,出版人依旧迷茫.互联网进入2.0时代,出版业对互联网依然爱恨交加,图书阅读是全民刚需,是最大的流量入口,却有很多出版人依旧没有走出抱着金饭碗要饭的困局.本文试图论述“互联网+”对出版人的思维挑战,并提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1.
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观众十分喜爱。“实话实说”不仅提供了一个人们说话的场所,更重要的在于它体现了另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即每个人都有平等说话、表达意见的权力。这是“实话实说”栏目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图书馆“读者至上”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新世纪图书馆“读者至上”观,从、读者至上”需经读者检验,“读者至上”要求优质服务,“读者至上”呼唤思维创新,“读者至上”立足全面服务,“读者至上”需要“人本管理”五个方面谈了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各级党委、政府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日益重视,作为一名新闻工作,如何跳出原来的思维方式,深入农村挖掘新鲜的题材,当好党和政府的喉舌,成了当前各级新闻媒体比较关注的一个课题。为此记结合自己多年来跑农业线的一些体会,着重就如何运用发散思维,搞好“三农”报道这一问题与大家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传统新闻出版业早已失去了以往时期巨大的用户基数,面对奇袭而来的新媒体,新闻业务遭遇了寸步难行的“冰封期”。然而动摇传统新闻出版业根基的并非新闻媒体市场格局质变,反而是传统新闻出版业自身固步自封的运维思路。因此,有必要深入挖掘传统新闻出版业“冰封”局面之源,重构用户思维的“冰点”认知。为此,结合传统纸媒引流和用户增长的优秀新闻案例,进一步提出了新闻编辑“破冰”思维重建用户黏性连接实践模式。希望通过重视用户思维,加大投入力度,扩展素材边界,触及用户所需,调整互动机制,构建情感连接,创新运维思路,加快媒体转型等一系列措施,帮助传统出版业实现“破冰”,重获读者信任,积累用户基数,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周怡 《出版广角》2016,(9):36-38
在全球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这对出版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传统出版业在富媒体时代要寻求生存空间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就必须摒弃传统思维模式,适应新环境,培养新思维,制定新战略,积极推动自身产业转型.  相似文献   

16.
编辑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在具体操作中.有规律可循。而在编辑工作过程中,编辑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活跃的坊态,并且处于一种快速流转的过程中。如何做好编辑的工作,我认为,要把握好编辑工作中追求差异化、最突出化、最大化和互动化的“四化”要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实现与全人类共享中华文化的伟大智慧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但本土文化出海绝非易事。目前我国跨文化传播存在宣传思维浓厚、思维定式固化、缺乏互联网思维等思维障碍问题。在"新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打破跨文化传播障碍,逃脱思维的定式,实现跨文化传播思维的创新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动”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因素,也是事物显示旺盛生命力的根源。新闻报道中的“动”,既体现记者的思维是否活跃、敏捷,也反映记者观察分析事物的视角是否独特、是否具有穿透力,同时也反映新闻媒体是否能够牵动读者、链接杜会、影响受众,以及新闻报道、媒体版面是否群活、可读、吸引人、因此,各大新闻媒体在每年报道“两会”的激战中,追求“互动’理念,采用‘互动’、“联动”的方法,充分、全面地报道代表、委员和普通百姓对“两会”的意见和建议,生动、形象地展示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的精神风貌。而今年“两会”报道中的“互动”,体…  相似文献   

19.
全国性的出版物市场“扫黄”“打非”工作,已经进行了十三年,可以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人们对“扫黄”“打非”工作的认识,却还存在不少误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扫黄”“打非”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为此,有必要对这些误区进行分辨,使人们对“扫黄”“打非”工作的理论思维能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进一步强化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并以此指导和研究问题,从而更有效地开展“扫黄”“打非”工作,为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做出更大的成绩。误区之一:认为“扫黄”“打非”工作成效不大…  相似文献   

20.
“陌生化”艺术手法在文学创作中用得较多。它通过艺术变形使文学形象更加生动,使作品更具艺术张力,从而更加吸引读者,这已是文学界的共识。但是,尽管“陌生化”艺术手法实际上已在新闻写作中运用,而新闻教科书和新闻论著中却少有涉及。因此探讨一下“陌生化”艺术手法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对丰富新闻写作理论和增强新闻写作手段都很有必要。“陌生化”唤醒读者的“新”感觉 新闻要新,人人皆知。一篇新闻作品是否新鲜,当然首先取决于作品所报道的新闻事实,但是对读者来说,评价新闻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