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园林树种在城市园林绿化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具有表现景观的时序、形成空间形态的变化、创造观赏景点并形成地域景观特色、烘托建筑及雕塑等作用.本文主要从园林树种在城市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等三个方面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在城市中的应用形式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以促进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城市园林绿化作为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是城市生态平衡的“调节器”。本文试就我国城市园林绿化施工管理进行分析研究,以便找到进一步提高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水平,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瞿佳 《少年科学》2005,(3):36-39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高层建筑、密集的交通网络不断地侵蚀着城市有限的绿化空间,导致了空气质量下降、噪音增加。这时,我们才真正感受到生活中绿色是那么缺少。为了改善城市环境,为了使城市充满绿色,人们开始向空间发展,营造城市的"空中花园"。  相似文献   

4.
城市园林绿地,是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将城市的精神面貌、形象反映出来,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阶段,城市园林绿色景观的数量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品质也有所提升,对于我们的行为方式、感观都有着一定的影响.近几年,微地形在城市园林绿地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城市园林绿色景观的整体效果,有利于城市原来绿色整体形象的提升.因此,应当充分重视城市园林绿地微地形景观设计的分析与研究.本文主要针对城市园林绿地微地形景观的概念进行阐述,探究微地形景观在城市园林绿地的空间划分、造景、装饰美化、生态环保以及视线控制等多个方面的功能,并且从城市园林绿地微地形景观的材质与色彩、设施配置、道路结构、水景营造、植物运用以及地形处理等方面总结出具体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居住区绿化建设与管理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居住区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伴随现代化城市建设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绿地,它最贴近生活,贴近居民,也是最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理念。章在提出存在问题的同时,提出了以人为本,营造最佳人居环境的多项措施,并指出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6.
高校交往空间是育人功能为本、多元功能为辅、文化特色传承的复合空间,但其营造往往不尽人意。基于此,对宿迁学院校园交往空间进行认知,认为其校园交往空间分为“点型”“线型”“片状或面型”三种类型,校园交往空间基础优越、绿化条件充分、营造元素多样,但也存在功能适宜性不强、多元活力性不足、文化特色性缺失等问题,最后提出优化建议,为校园环境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结合佛山环境特点,创建生态特色园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总结了广东省佛山市园林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并针对佛山的生态环境特点 ,提出要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生态园林景观 ,应坚持生态规划设计 ,结合当地人文风貌 ,通过“山、水”的改造、增加植物多样性和发展立体绿化等措施 ,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面向可持续城市的佛山绿地系统生态调控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如何创造更符合自然生态本性、更凸显独特的佛山城市形象、更具有岭南网河水乡地区乡土文化特色的佛山城市绿色景观的问题 ,需要我们从更高的高度和更宽的视野来审视和规划。可持续城市的提出 ,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一个观察平台和一种实践的可能性。面向可持续城市目标 ,佛山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和规划 ,必须要从生态学的基本原则出发 ,利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对绿地系统进行精心规划和设计。在佛山城市绿地系统生态调控过程中 ,必须遵守保持和扩大多样性、景观生态学、废物最小化和绿色量标准的调控原则 ,通过完善绿地景观生态网络 ,建设均衡合理的斑块和廊道系统 ;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 ,以植物群落为基本单位进行绿化建设 ;努力承担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任务 ;城市绿化建设从“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向人与自然亲和的方向转变等关键途径对绿地系统进行精心规划和设计 ,引导其向人与自然亲和化、城市景观整体化、城乡绿地一体化、绿地空间结构合理化、绿地功能生态化、人群视觉绿色化、绿地建设艺术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平潭是两岸同胞共同家园、全国第二个国际旅游岛,是“闽台合作窗口和对外开放窗口”,未来还将朝着自由港城市迈进,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海岛城市风貌对平潭未来发展意义重大。总结平潭城市风貌现状,梳理挖掘城市特色之源,提出平潭“海上花园之城、文化包容之城、低碳智慧之城”的特色定位和“平潭风、台湾味、国际范”的城市格调,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和“法定化、标准化、精细化、多元化”四个方面,阐述了平潭国际旅游岛特色风貌塑造与城市设计的具体路径和管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也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和开发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它也对改善和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正是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园林三维景观绿化廊道空间规划能力,需要进行空间可视化分割,提出基于锐化模板匹配的园林三维景观绿化廊道空间可视化分割方法,构建园林三维景观绿化廊道视觉图像的稀疏表示模型,采用分块模板匹配方法进行园林三维景观绿化廊道视觉图像的边缘轮廓特征分解,提取园林三维景观绿化廊道视觉分布特征量,结合锐化模板特征匹配的方法进行园林三维景观绿化廊道空间区域重构,建立园林三维景观绿化廊道空间三维视景仿真模型,采用可视化的视觉重构和特征提取方法,进行园林三维景观绿化廊道空间可视化分割。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园林三维景观绿化廊道空间可视化分割的自适应性较好,特征分辨能力较强,提高园林三维景观绿化廊道的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以合肥市绿化建设为例,通过对现代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标、措施与管理对策的浅述,引起人们对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视,深入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3.
龙岩市乡土野生园林绿化树种引种驯化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界定了乡土野生园林绿化树种的概念,分析了龙岩市乡土野生园林绿化树种引种驯化的意义,根据乡土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原则,按形木、叶木、花木、果木、干枝等类别提出有待开发利用的主要优良乡土野生园林绿化树种,并提出开展全面的乡土野生树种资源调查和筛选、建立植物园、以植物园为依托科学地开展引种驯化试验研究等建议,为龙岩市乡土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应用和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
建设生态城市、注重“生态文明”是未来城市发展的特征.人类的居住模式也将围绕着“生态城市”这一主题而展开.只有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寻求城市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协调好以人为主的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与其所依赖的自然生态系统相互关系,才能实现城市可持续的富裕、健康、文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屋顶绿化能充分利用城市空间,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屋顶绿化的发展历史、植物选择、种植基质、建筑施工要素及植物的养护管理,发现在政策、技术和资金等许多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问题,应在吸收发达国家屋顶绿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国情和地方实际,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并从政府、开发商和户主三方筹集建没资金,还应加强屋顶绿化专门人才的培养,在高等和中职业院校涉及建筑、园林等方向的专业开设相关的专业课程,才能使我国的屋顶绿化起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昆明旅游资源的优势配置应体现在现代春城风貌与古滇文化、高原明珠与休闲之都、地貌奇观与多彩民族风情文化上。气候背景与地貌奇观应为昆明自然景观的核心,边疆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则为文化景观的核心。两个景观核心的有机结合,是昆明旅游“二次创业”的第一个增长极;而特色历史旅游、文化旅游、教育修学旅游则是另一个增长极。“二次创业”增长极必须实施重点培育,要形成资金优势,并注意灵活性以及时序问题。  相似文献   

17.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时代发展的趋势,现代化城市的景观设计也应因地制宜,着力建设节约型景观。雨水作为城市重要的可利用资源,值得社会的重视。通过对雨水回用景观价值解析,从社会观念、景观功能、场所空间三个层面进行设计研究.以全新的的视角审视城市雨水回用绿色景观的实现方式,试图找到一种更为有效实用的景观设计方法,以指导今后的创作和实践。  相似文献   

18.
华南沿海城市每年都要遭受热带风暴的袭击,绿化受破坏程度尤为严重,极大地影响了城市的园林绿化风貌.如何选择抗风树种和采取防风措施,是沿海城市绿化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2012年第8号台风"韦森特"过境后对广东省几个城市园林树木受害成因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台风多发城市基于台风防御的园林植物景观营造策略,要根据植物的生物学特性选择深根性、硬材质树种,优先选用乡土树种,并采用合理有效的种植方法从源头上保证园林树木的健康成长,以提高植物抵御台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中的监管工作,是园林绿化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园林绿化景观效果后期养护的关键;更是一个城市突出绿化养护管理水平,打造城市品牌,提高城市绿化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新生代的外来工”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对图书馆有着强烈的信息需求。对“新生代外来工”进行信息需求的援助,既是图书馆内在本质和作用的体现,同时也能促进和谐城市的发展。因此,作为社会认知机构的公共图书馆,应为其提供包括开展图书外借和流动图书馆服务、对口就业信息服务、开展相关培训以及以心理咨询为主的信息援助措施和方法,实现“新生代外来工”、图书馆以及城市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