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知识或趋近的倾向,也称为"求知欲".化学教学要使学生做到"要学——学会——会学",其中要学是前提,而学习兴趣是"要学"的先导.人们把学习兴趣看成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化学本身的兴趣将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以激励他们克服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对学生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
任会凤 《考试周刊》2012,(56):34-3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主动、积极的"我要学",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呢?1.提高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激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3.
在化学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要学"到"愿学"到"会学"、"乐学"。充分挖掘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借助各类实验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需要注重联系生活,激发探究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提升学习兴趣;作业类型多样化,巩固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使学生产生获取知识的需求和渴望。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中要想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自身素质,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培养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也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形成"爱学"、"会学"、"主动学"的现代学法。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实施"自主学习"呢?我认为有以下途径。  相似文献   

5.
周晔 《成才之路》2010,(21):74-74
教师要使学生"会学、好学、乐学",首先就要"会教、好教、乐教"。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出学科的特点和魅力,要能打动学生,吸引学生注意,引起学习兴趣。"你的教学真的有效吗?"已成为目前教师关注的焦点。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有效的体育课堂应力求体现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就能使语文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前通过巧妙的导入设计;创造胜任和成功的条件;创设竞争机制;适时鼓励,因材施教几方面入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成高效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7.
杨湘丽 《考试周刊》2012,(65):70-71
兴趣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催化剂,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强大动力。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是促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有效手段之一。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愉快地学习呢?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归根到底是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学为中心"的数学课堂就是把学生学习作为教学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解决问题为主要学习形式,通过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达到深入理解数学的一种教学形式."学生怎样学,怎样引导学生学,怎样帮助学生学"是"学为中心"的精髓.本文试着从"三理解"的角度,即:理解教材、理解学生、理解数学的角度,通过3个教学设计的案例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9.
潘建萍 《教师》2014,(20):48-48
清代王筠说:"读书虽不如嬉戏乐,然书中得有乐趣亦相从矣。"兴趣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走进学习天堂的第一把钥匙。最好的教育不是把所有知识强加给学生,而是让学生从内心真正想要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把"要我学"转化成"我要学"。  相似文献   

10.
毛辉 《文教资料》2010,(20):166-168
中学历史教学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真正做到"会学"而不是"学会"。要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技巧,积极地学习一些新知识、新技能。  相似文献   

11.
曹映兰 《考试周刊》2012,(91):75-76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内在的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小学数学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浓厚的兴趣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本文通过情境教学、数学知识和生活相结合、动手操作、游戏教学等四个方面的研究,发现培养学生的兴趣需要长期坚持。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使他们把数学课当成最有兴趣的课,教学中尽最大的努力充分调到学生积极主动性,使他们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和"我爱学",那么教学效率就会得到极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也是如此.陶行知曾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从我自身经历以及多年教学实践的总结,我认为学好一门学科,其课前预习是非常重要的且必不可少的学习环节.现就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浅谈自己的一点看法.一、关注学生预习兴趣,提高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创设多样性预习作业.  相似文献   

13.
邓爱君 《考试周刊》2014,(48):73-7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能让人从平实中发现瑰丽,从困难中奋然而起,它能赋予人以热情和毅力,它能增强人的勇气和信心。"兴趣"是孩子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学习数学也是如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活动有重要意义,有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学习动机。只有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得以充分调动,才能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而真正地理解数学、掌握数学。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彭英之 《考试周刊》2012,(35):105-106
新课标倡导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更新思想,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精神"。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兴趣、自信心,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策略,都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重要理论之一,他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做上学。""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我要学"的氛围中学习,不但能充分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能体验到自己所学习知识能为生活服务,这样就增进了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以及应用数学的信心,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一、在"做"中解决问题,感受数学知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刘丹丹 《考试周刊》2011,(49):143-144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首要因素,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它能成为一般强大的心理动力,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来自于教师及其教法。正如一位教育家说的那样:"教学上最凶恶、最可怕的敌人,莫过于学生对您的课不感兴趣了。"可见兴趣可以将教师的"要我学"变为学生的"我要学"。如果教师了解兴趣产生的原因,就可以因人而异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采用科学的方法,使之发展、升华,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我认为激发学生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7.
鲁迅曾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动力的源泉。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持久兴趣,使学生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中,使他们想学、乐学、会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学习活动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小学英语兴趣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晓斌 《考试周刊》2011,(33):76-7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使之掌握学习方法,变"要我学"为乐学、会学、善学,这是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根本保证。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曹志刚 《学周刊C版》2014,(10):121-121
快乐学习是现代教学的重要教学理念,它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爱好、情感等积极的非智力因素的调动,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对传统的教学进行全方位变革,着力为学生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热情与浓厚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由被动参与到主体参与,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享受学习的乐趣,实现学生的快乐学习。  相似文献   

20.
教学过程是一个"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但教师往往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忽视了老师的"教学兴趣",这是当今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失误.如果说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其"乐学"是教学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那么,焕发老师的兴趣并使其"乐教"则是达到这个目标的重要保证.心理学上的"皮革马利翁效应"对学生进行的所谓"智商测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