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实地考察与实证应用分析研究表明:梅州地区客家人因客居环境不同,其民居建筑类型因地而异,其中,围龙屋是梅州地区最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筑,也是客家地区最典型的民居之一;围龙屋的选址——布局——建筑对"风水"十分讲究,"风水学说"中的元素在民居建筑中得以广泛运用,表现为崇山择福地、拜水谋财气、避凶聚元气、天地人合一圆天地阴阳和谐;从地理学角度来审视围龙屋建筑"风水"观,具体表现为选址上做到崇山拜水,布局上讲究座北朝南,建筑上注重人与环境和谐统一,遵循了"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基本原则,营造了尊重自然,回归自然,与生态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人居环境;梅州围龙屋民居建筑"风水"观对现代民居建筑仍然具有借鉴与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深圳客家文化特色之一,就是“淡泊神明”,淡泊偶像神明,少建寺庙,却比较重视祖先崇拜和风水文化。以深圳市龙岗区坑梓镇为例,这里的客家人崇信风水文化,并具其特点:一是以引导村落规划与建设,沿“阿婆叫沥“等三条水系布局,实现天人和谐的生态环境;二是以风水文化为指导改善自然环境,满足族群心理需要、祈求兴旺发达;三是以风水文化作为一种生存竞争的文化手段。  相似文献   

3.
龙南县关西新围是一座典型的赣南客家围屋,这座围屋是赣南客家方围的杰出代表,它集建筑、美学与风水于一体,在这座围屋里充满了客家风水文化。本文对赣南客家围屋和客家风水文化的概况进行介绍,从关西新围入手,分析关西新围的建筑特点与关西新围建筑过程中的民俗活动,找到新围与客家文化的结合点,从关西新围中去探询赣南客家风水文化,从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的角度来理解赣南客家风水文化。  相似文献   

4.
客家族谱中的风水书写与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族谱有一个共同的突出特点:即大量存在风水方面的记载和描写。透过客家族谱里的风水记载的分析,不仅可以分析客家宗族的活动以及隐藏其背后的父系理念和历史意识,而且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客家传统社会文化。本文试以赣闽粤边区客家族谱为文本资料,结合自身的田野调查经验,在分析客家族谱里的风水书写内容的基础上,阐释其内在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风水文化的营造有两大基本原则,即整体原则和因地制宜原则。风水文化旅游是中国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杨仙岭是名扬世界的“中国风水第一山”,有着深厚的风水文化积淀,其风水景观文化与其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组构和谐的传统人居风水村落,具有优越的旅游发展条件。杨仙岭旅游发展必须凸显核心吸引物,进行目的地旅游环境的整体构建;营造意境,做到物质景观与非物质景观互为印证;定位风水文化旅游胜地,实施雅俗共赏的旅游开发;围绕“三个”结合,进行产品创新,使游客在展示、观摩、操作过程中,充分体验其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6.
客家文化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都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物质文化中"以人为本"的民居建筑理念和良性永续的农业耕作模式,制度文化中自觉不自觉地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宗教信仰和宗族制度,以及精神文化中传达"天人合一"生态意蕴的客家山歌。客家文化从提倡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和谐观、引导人与自然融合的审美观、秉承限度发展的生存观和学习"以人为本"的居住观等方面体现其值得传承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四川东山客家刘氏宗族的三个“风水”族规表明:东山客家十分重视“风水”与人类生存的重要关系而不迷信“风水”,注重通过人为努力“培植风水”而不单纯依靠自然条件和祖宗的护佑获得“风水”宝地,注重兴修水利蓄积雨水来获得水源、通过宗族组织的有效管理来保护“风水”和分配“风水”利益,注重住宅、坟墓和植树都要与自然环境协调。这些“风水”观念和实践表现出他们积极的环境意识和改造自然、艰苦奋斗、顽强生存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8.
本论用景观人类学的方法重新考虑客家建筑文化研究的现状。迄今为止许多客家学者认为客家建筑内涵阴阳五行说、天人合一、风水等起源于中原的文化思想体系。但是,在客家的大本营——梅州其实不少当地人更加重视另一种环境知识,假如仅从中原文化的角度说明客家建筑会妨碍理解客家建筑文化的全面性质。本论以梅州的传统民居围龙屋的个案指出客家建筑文化的重叠性,从而提出客家建筑文化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9.
赣南是客家人聚居的集中地,共同承载于赣南这块土地上的客家风水文化与理学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对客家风水文化与理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客家学一般认为客家是从中原南迁的民系,而客家社会的风水思想也是他们祖先从中原带过来的风俗,就是说,客家社会风水是作为中原的符号。本文将风水符号本身"能记(signifiant)"与"所记(signifie)"分开考虑,特别讨论风水的"所记"侧面。换言之,本文讨论风水话语(discourse)的侧面,当代本地人说风水的社会背景。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比较考察福建永定湖坑李氏族谱和广东河源龙川李氏族谱,讨论在客家社会风水话语作为"文化装置"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需要民众社会心理的支撑。而在社会全方位转型期。人们的社会心理必然发生诸多变化,其中一些变化与社会发展不相符,甚至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起阻碍作用。因此,要重视对社会心理的优化。要努力完善社套运行机制。平衡社会利益关系,调整民众社会需要,调整民众视野视角。优化社会心理环境,以调整社会心理冲突,为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营造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12.
风水理论是中华民族5000年文化中神秘而有趣的现象之一,其中有诸多关于植物选种、布局的论述,蕴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在选择及配置植物时,需要符合植物的生态特性,这样才能起到调节环境气候,改善空气的温湿度及空气的流动,满足人们养身心、怡性情的作用。以风水学及植物生态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植物的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等植物风水属性,以及庭院、村镇风水植物栽植的分析,探讨了植物在风水理论中的生态学意义,其目的在于合理利用植物优化环境,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  相似文献   

13.
“姜子牙帽”是民间相信风水术的人在屋顶上用四块砖垒砌的、用于改善住房风水的镇物。这种古老的民俗文化现象蕴涵的和谐意义对今天的生活仍有一定的启发,它所折射的科学原理给当今科技带来启示。从心理学的视角分析,它给人带来心理的平衡;从伦理学的角度观察,它维系着环境和内心的和谐;从物理学的原理去研究,它暗合了磁场理论和微波天线的原理。  相似文献   

14.
我国心理和谐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进民众和谐心理是心理学学科为构建和谐社会所能作出的主要贡献之一。我国心理学界对心理和谐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探讨心理和谐的内涵与结构;开发心理和谐的测量工具;调查民众心理和谐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仍有很多问题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风水观念起源于人类对生态环境认识、选择与实践的结果,并不全是封建迷信的东西。风水中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地有机自然观,二是"藏风聚气"的生态理想,三是环境保护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汉语成语深深地打上了汉民族文化心理的烙印,体现出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征。崇尚和谐的审美观、伦理型的家庭本位观、内向型的心理特征以及独具的思维方式,都是其典型的文化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7.
受挫心理是高职生常见的情绪问题,对其心理健康成长具有消极影响.学业成绩、与人交往、环境改变以及就业压力等因素都能引发高职学生的挫折感.对高职生实施受挫教育,可通过传授受挫心理的调适方法和技术,创设和谐的心理氛围与实践平台,设置合理的挫折目标,利用榜样增强自信心,开展缓解心理压力辅导等措施促进高职生心理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论心理学文化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学性质问题一直是困扰着学界的难题。长期以来,心理科学将自然科学品性视为心理学的惟一性质,而且一直追求自然科学品性来维系其科学地位,确认其学科性质。其实,从文化哲学视角,心理学对象、心理学者研究立场、心理学概念、心理学知识基础、心理学理论等诸要素,它们质的规定性与文化之间有着的内在关联,其背后是强大的文化支持系统,这从整体上凸显了心理学的文化品性。心理学文化品性可以实现为心理学的科学性与独立性予以理性辩护。  相似文献   

19.
课堂心理环境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微观生态系统。本文试图以生态学科中的生态平衡原理、限定因子定律和花盆效应为理论基点,提出建构平等的师生观、正确的教学观和开放的心理观,以期构建和谐课堂心理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进化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它运用进化理论对心理的起源和本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进化心理学既反对心理起源的内源决定论,又反对心理起源的外源决定论,认为心理是进化的结果。进化心理学把“过去”看作理解心理机制的关键,把适应和压力看作心理进化的动力,认为心理机制是由“模块”构成的,功能分析是理解心理机制的主要途径,行为是心理机制与环境互动的结果。进化心理学虽然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但也遭到了很多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