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习作”。 【教学目标】 1.学生挑选学习本领过程中感触最深的,最有趣的情境再现出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2.
刘霞 《小学语文》2008,(1):74-75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策划活动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3.
刘坤 《小学语文》2009,(1):80-8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口语交际·习作”。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认识生命的内涵,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相似文献   

4.
【习作内容】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储》主题单元语文天地“笔下生花”习作练习。  相似文献   

5.
何萍 《小学语文》2008,(1):78-79
【教学目标】 《礼物》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习作教学的内容,其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评改自己的习作,强调文从字顺的习作基本要求,领悟写好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在“欣赏、提问、建议”的习作评改过程中,使学生思考和评改别人和自己的习作。  相似文献   

6.
第一课时 作文指导课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习作”——看图作文。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风貌,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  相似文献   

8.
吕红 《小学语文》2008,(1):67-68
“介绍我自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习作教学的一个内容,其教学设计如下。 【教学目标】 1.轻松作文,拓展思路,使每个学生有的写,乐于表达。  相似文献   

9.
【设计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三组。 【设计理念】 培养学生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开发课程资源,初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 【设计理念】通过课内阅读与习作指导的结合,实现从课内积累到课后练笔的迁移,从而改变目前“写话式”作文普遍存在的言语质量不高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教学缘起】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作文并不是一件乐事。究其原因,最大的困惑莫过于生活范围狭窄,缺少作文素材了。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学生觉得习作的素材要靠绞尽脑汁“挤”出来时,他们的作文还会有童真和灵气吗?  相似文献   

12.
一、现阶段小学习作教学的困惑 【困惑一】让学生写什么? 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材以专题为单元编排,习作内容基本与专题的主旨统一,习作内容常常跟综合性学习有关。如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根据“中华传统文化”的综合性学习,写一篇习作。  相似文献   

13.
【教材简析】本次习作为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习作5"的内容。教材图文并茂,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告诉学生,我国是菊花的王国并提出具体观察要求;第二部分是部分名贵菊花的图片资料;第三部分是学生范文。整个习  相似文献   

14.
【设计理念】以课标理念为指导,关注学生自主习作的主体地位,凸现"童真童趣,快乐作文",注重开发和利用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选取学生熟悉的夜晚星空为话题,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教材来源】苏教版第十册习作7【教学目标】让学生由"星、月"这有趣的自然现象,写一篇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习作。【教学重点】激活储备,引发学生奇特的想象,写出自己的奇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四”的教学目标是: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使学生能用具体生动的故事打动他人,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逐步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素养;以多维互动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交际;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学生能写出内心的真实感受。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 【导入设计】1.教师展示三杯饮料(雪碧、白醋和热水),请三位学生上台看谁能准确喝到雪碧。(有的学生准确地喝到雪碧,有的学生喝错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唐德喜 《小学语文》2014,(10):62-64
【教材分析】 《与众不同的联想》是长春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不同的思考》中的习作部分,是单元内容学习的延续,也体现了阅读与表达的综合建构。此次表达是一次想象作文的训练,能够培养学生联想的能力和感受不同角度认识事物的好处。  相似文献   

18.
正【评价量规】《小猪学样》习作评价标准《小猪学样》习作过程评价标准【反思】本课教学流程中共使用了两次量规,分别是在上课伊始和学生修改完自己的习作后,用习作量规评估自己本次习作。第一次的量规使用,使学生一开始就明确了本次习作的任务,并始终以此来引领自己的习作行为。结束时的量规使  相似文献   

19.
正【教学内容】六年级第一单元"难忘的‘第一次’"或写有感触的某一事物习作评改课。【学情分析】通过四、五年级的教学训练,学生对写事、状物的基本方法有了初步的掌握,这次习作要求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学习围绕一个主题表达,而且要求写出自己受到的启发、或感悟、或想法。【教学目标】培养习作兴趣,学会欣赏、评析他人的习作,通过自评自改、互评互改,提高写作能力。【教学用具】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明确任务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一、通过不同形式的习作展示,培养学生当众说话的信心和乐于与他人分享自己习作的兴趣。二、掌握一定的修改作文的方法,初步学习互评和自评习作。三、在交流展示中培养学生倾听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一、培养与他人分享习作的习惯和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