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蓝宇遥 《物理教师》2005,26(2):8-19
用阿基米德定律来研究物体的沉浮条件,一直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知识,直观的实验,能让学生很好理解物体的沉浮条件.实验方法一般是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研究对象的质量,或是改变液体的密度,用这些方法演示物体的下沉或上浮效果好,但做物体的悬浮实验则不易成功,把物体悬浮在液体里任何深度就更难实现了,  相似文献   

2.
初中物理教材“物体的沉浮条件”一节首先用二力平衡条件以及运动和力等知识,从物体受力方面分析出物体的沉浮条件。然后运用阿基米德定律和已得出的物体的沉浮条件等知识,用物体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大小的比较得出物体的沉浮条件。学生感到抽象,缺乏感知,不易接受,以致往往死记硬背条件和结论。为此,我将这节讲授课改为学生实验课,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总结出物体的沉浮条件,  相似文献   

3.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研究物体的沉浮条件,一直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知识。生动直观的实验,能让学生很好理解物体的沉浮条件。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物体沉浮  相似文献   

4.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即F=ρ液gV排。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验证阿基米德定律有许多种方法。利用手头易得的材料,制作一个简易天平来做这个实验,实验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5.
一、应用实验创设情境实验不仅可以提供物理学研究的事实材料,还是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做实验,在实验中充分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发挥其创造性,培养形象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阿基米德原理时,教师可用一个鸡蛋放在盐水中演示物体的沉浮条件,当注入清水时鸡蛋下沉,当注入浓盐水时,鸡蛋上浮。让学生分析鸡蛋沉浮的原因,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二、运用故事讲述创设情境教师在讲解相对运动时,告诉学生机枪打出的子弹的速度是很快的,一旦打到人身上就会致人死伤。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  相似文献   

6.
阿基米德定律是从实验得出的规律,定律描述的是,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的变化规律.定律的内容是:“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阿基米德定律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物体在气体  相似文献   

7.
阿基米德定律是流体静力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定律。传统的实验虽然有很大的改进,但就现行课本来讲笔者认为有所不足:一是要记下两次弹簧秤读数,算出增加、减小数值,有些麻烦;二是移动挂物体的弹簧秤不方便、又不稳定,会偏上、偏下移动,造成排开水重与浮力的大小有较大的误差,得出的数据也不够准确。针对以上不足,作者对阿基米德定律实验装置进行了重新设计,且叫“阿基米德定律实验组合演示仪”。  相似文献   

8.
围绕一道习题,用程序启动式教学法,把“浮力产生的原因”、“阿基米德定律”、“物体沉浮条件”等几个知识点连贯起来,说明比法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9.
阿基米德原理是一个实验定律,认真观察和实验,是理解好阿基米德原理的关键.有关实验题的解题方法辅导例1图1是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示意图.(1)请把各图序号按实验最合理的先后次序排列,填在横线上(2)观察实验中各弹簧秤的示数,请填在下列实验记策表上.(3)由实验得到结论:【分析】由图1可知该实验的步骤分得非常细致,突出了实验过程中几个关键的操作顺序,不能颠倒,例如用弹簧秤先称出物体A在空气中的重力大小,再将物体浸入烧坏中,才能观察到弹簧秤的示数逐渐变小,说明物体A受到了浮力.只有对阿基米德原理有一个全面透彻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鸡蛋在稀盐酸中沉浮实验的现象,简述了实验原理,设计了实验探究方案.通过观察与分析10只鸡蛋在0.4 mol·L-1稀盐酸中出现的沉浮现象,说明鸡蛋沉浮的条件比较苛刻,影响鸡蛋沉浮的非化学因素是蛋壳薄膜,所得结论对鸡蛋沉浮实验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谈非惯性系中的阿基米德定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浸在流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流体的重量。这就是在惯性系中由实验总结出的阿基米德定律。如果在非惯性系中,阿基米德定律是否成立?本文试就此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二、阿基米德浮体定律的建立开辟了流体静力学研究领域 亚里士多德在自由落体问题上犯错误的原因之一是没有相对密度概念,首先阐明这个问题的是阿基米德。而阿基米德在物理学上最重要的发现,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失重的定律,即浮体定律。他发现,一个物体浮于液体中时,其失去的重量等于排开的  相似文献   

13.
做好初中《物理》第一册第136页上的课堂演示实验是讲解阿基米德定律的关键。但课本的装置,一步到位的验证,学生费解。因为弹簧下挂一小筒,小筒下面才挂物体,装置复杂。需让学生把小简和物体看成是“一个物体”(弹簧的示数是两者的总和),思路曲折;另外由于金属的密度大,金属块的体积又不能选择很大,浮力显示不明显;若演示物体的一部分浸入的情况,可见度就更小;还有,这种装置只能验证阿基米德定律,不能由实验归纳出阿基米德定律。  相似文献   

14.
一、选择题1、下面的四组单位中,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的是()A.kgPamB.NsmC.mkgsD.Nskg2、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C.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一切物体具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D.牛顿第一定律说明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3、“鸡蛋撞石头,鸡蛋碎而石头安然无恙”,下列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鸡蛋作用在石头上的力小于石头作用在鸡蛋的力B.鸡蛋作用在石头上的力和石头作用在鸡蛋的力一样大C.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所以产生…  相似文献   

15.
这样做“阿基米德定律”演示实验更好宜城县孔湾中学张海鹰(441400)现行初中物理教材第一册第六章第二节中安排了研究阿基米德定律的演示实验。若按此演示实验得出阿基米德定律,学生就会有这样一个错误观念:“有多重的液体溢出,这物体所受浮力就有多大。”因而...  相似文献   

16.
阿基米德定律演示实验的改进张木兰阿基米德定律的内容是:“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这里关键是要使学生对“排开的液体”有深刻的本质的认识。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是把排开的液体(水)由溢出口排出容器,流入溢出口下...  相似文献   

17.
浮力问题是力学乃至初中物理学的重点和最困难的问题之一.浮力问题能力高,综合性强.重点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阿基米德定律来解决有关浮力的计算题,是初中物理学习的一个难点,在解浮力习题时主要应用两个方面的知识,一个是阿基米德定律,另一个是力的平衡知识.浮力习题变化虽多,但是只要仔细分析一下,就可以发现它们可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物体浮  相似文献   

18.
应注重牛顿第二定律的整体应用□靖远县第一中学路承库若系统内有几个物体相互作用,这几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m3……它们的加速度分别为a1、a2、a3……这个系统所受到的合外力为ΣF外,则对这个系统牛顿第二定律的表示式可为ΣF外=m1a1+m2a...  相似文献   

19.
阿基米德定律的内容是:“浸在液体里的物体要受一个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这个定律的内容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且条件是结论的充分必要条件,即当且仅当物体“浸”在液体里,物体受浮力的大小才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因此,要正确理解和应用阿基米德定律,其关键是要搞清定律中“浸”的物理意义,但“浸”的物理意义并不容易讲清楚。在液体里的物体受液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是浮力产生的原因,向上的压力减去向下的压力就是  相似文献   

20.
阿基米德定律实验设计,培养独立实验能力和探索精神,自制教具,设计实验,分析浸入液体不同深度的物体受到的浮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