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高考体育考试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永明 《教育探索》2000,(11):39-39
一、高考实施体育考试的可行性  在 1990年国务院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 1992年原国家教委确定北京等九省市为试点单位。同年,国家教委体卫司调查组对试点单位的初中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调查表明,多数群众持赞成态度,只有少数家长表示否定,持担心态度。  表示赞成的群众反应:  1.升学体育考试是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有效措施,使学校切实从全面发展的角度来培养学生。  2.升学体育考试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措施,现在锻炼身体已成为学生自觉的行动,使学生能…  相似文献   

2.
教育短波     
教育短波我省出台“中考”新政策初中毕业生升学考体育从今年起,我省初中毕业生参加升学(即升入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和中等师范学校)考试的,须参加体育考试。根据有关要求,凡参加体育考试的考生,考分按各地升学考试总分的8%,折合计入各科升学的录取...  相似文献   

3.
日前从天津市教委获悉,从今年开始,体育课程将列入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科目和升学考试成绩总分。天津市为此专门出台了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改革实施方案,规定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形式与成绩由体育平时成绩、体质健康达标成绩和体育统一测试成绩3个部分构成,设分值30分。  相似文献   

4.
初中升学体育考试实行几年来,针对一些学校,体育教师对体育考试工作的认识不足,初中体育教学出现了考什幺教什幺的“应试现象”,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影响了教育方针政策的全面执行,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发挥体育考试的导向作用》。通过初中升学体育考试正确导向激励作用,进一步促进学校体育工作沿着正确健康的轨道发展,真正把《学校体育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为切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依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的规定,并根据中发[2007]7号文件的精神,西宁市决定从2008年开始,全面实施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一、体育考试目的及要求1.让学生思想重视,预防伤病。西宁地区根据国家要求,中考加试体育并计入学生考试总分。学校很快就改变了教学观念,加强了体育教育教学,并及时  相似文献   

6.
简讯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自治区教育厅于1月11日至15日在银川举办了全区初中升学体育考试教师培训班.这次培训班是为了安排组织好今年将在银川、石嘴山两市,银南、固原地区所在市、县初中升学考试中进行体育考试的试点工作.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王世福到培训班讲了话,他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领导,把试点工作做好,为1995年全面实行初中升学体育考试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初中升学体育考试是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体育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规定的具体操作形式,也是贯彻落实"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等有关中央文件精神的有效手段。石嘴山市自实行初三升学体育考试以来,体育逐步得到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家长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但是,随着体育中考分值的不断提高,在实行过程中也逐渐显露出一些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1979年上海崇明中学试行在升学考试中加试体育,这是我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的发端。在此基础上,1980年原国家教委体育司进行调研并向全国推广。2009年随着天津等地将中考体育纳入中考总分举措的实施,中考体育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将中考体育成绩计入到中考总分。经过近30年的发展,目前全国各地都已实施体育考试制度。体育中考不仅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进程,也提高了学校体育的地位以及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促进学校、社会和家长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关心和重视,有效促进课程改革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正确认识体育考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国家教委体卫艺司副司长杨贵仁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为21世纪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经过多年大面积试验,国家教委决定从1998年开始在全国逐步实行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并将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关于“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的规定,全国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初中升学体育考试的试点工作。其中,北京、天津、辽宁、江苏、浙江、山东、广东、陕西等八个省市已在全省(市)范围内普遍推开。升学体育考试、是一项新的教育改革措施,人们对它的出台,看法不尽一致。许多人为之叫好,也有不少人心存疑惑。为此,今年3月,我们先后对京、辽、鲁、苏四省市的升学体育考试工作进行了调查,到实践中寻找答案。一、四省市实施初中升学体育考试的情况。 1.考试对象,四省市的规定各不相同。山东省规定,所有的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时,都要考体育;江苏省规定是升入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和中师的考生;辽宁省的规定是升入重点高中和中师的考生;北京的规定是升入重点高中的考生。  相似文献   

11.
《陕西教育》2014,(11):46-46
11月12日,陕西省教育厅发布最新《陕西省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方案》将于2015年1月1日起执行。在新方案中,体育考试将与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相结合,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相结合,全面反映学生体质健康和掌握运动技能情况。  相似文献   

12.
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的实行,引起了方方面面的关注.正如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杨贵仁同志所指出的,“这一措施对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学校、社会、家庭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关注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充分肯定体育升学考试这一举措的同时,我们应清醒地看到,由于在实践中未能正确理解体育升学考试的意义,理顺考试与常规教学的关系,致使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出现了“以考代教”、“考什么、教什么”的错误偏向.这一偏向有可能使体育升学考试陷入应试教育的误区,影响学生的全面…  相似文献   

13.
初中升学进行体育考试不仅能引起社会、学校、家庭对学校体育的重视,更有利于激励学生积极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还有利于促进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因此,近年来,各地相继将体育考试列入初中升学考试科目之一。然而,作为非专业运动员的广大考生,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初中升学考试,  相似文献   

14.
考试体育:一项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措施孙洪杰,孙文芳前不久,河南省教委出台了一项新政策,决定从今年开始,全省初中毕业生升学,进行体育考试,成绩计入学生升学总分,高一级学校录取新生时,按考生总成绩择优录取。把体育列为升学考试科目,是省教委根据国务院颁发...  相似文献   

15.
对初中毕业生升学加试体育的两点建议安徽师大体教部宋元平我省根据国家教委关于"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试点工作意见"的精神,正逐步实行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使体育成为从合格的毕生中选拔人才的条件之一,是深化中等教育改革,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积极...  相似文献   

16.
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亟待进行西宁市教科所李菁据有关部门统计,截止去年7月,全国已有27个省、市、自治区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的规定,进行了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以下简称“考试体育”)的试点...  相似文献   

17.
针对2010-2012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结果的状况,文章从主客观因素上加以分析,认真对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要求,查找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使学校更加重视体育教育、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学生比较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身体素质有较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是一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促进学校体育开展的有效措施。体育考试制度的实施,对端正教育思想,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效地促进学校、社会和家长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关心和重视,激发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也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9.
张怀君 《天津教育》2007,(11):17-17
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学校的体育考试在制度的安排上早有规定。《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体育教学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学生体育课和体育活动难以保证,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有所下降,这严重地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给素质教育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为改变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改进和加强学校的体育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从关注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高度出发,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面组织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并逐步加大体育成绩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中考成绩中的分量”。  相似文献   

20.
晋西北地区(吕梁、忻州)通过积极贯彻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的规定,并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对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体育教师教学积极性,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