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当前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非语文"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已经影响到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语文教学中的"非语文"现象主要有以下四种表现:一、多媒体使用过度,导致喧宾夺主,甚至本末倒置.二、影视剧作视频过度使用,学生表演泛滥.三、解读脱离文本及其产生的背景,观念落后,缺乏相关知识.四、热衷于抽象概括,热心于浅层提问.语文教学中"非语文"现象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非语文"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已经影响到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语文教学中的"非语文"现象主要有以下四种表现:一、多媒体使用过度,导致喧宾夺主,甚至本末倒置。二、影视剧作视频过度使用,学生表演泛滥。三、解读脱离文本及其产生的背景,观念落后,缺乏相关知识。四、热衷于抽象概括,热心于浅层提问。语文教学中"非语文"现象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语文课堂教学中泛语文现象的展现及归类,站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形成这一现象的成因从哲学的角度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从"语文是什么"、"语文教什么"等角度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一些现象开始引起很多语文教师的关注:学生会读会写而不知道意思的词语多了;学生读过的文质兼美的文章变多而说话、作文却"词汇贫乏"的现象屡见不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学中没有重视词语教学,没有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因此,低年级语文教学要始终坚持语文姓"语"不动摇,通过扎实有效的教学,引导学生加强对词语的理解,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语文中的汉字识读书写、文章的阅读理解和有固定格式的文章的写作等视为"小语文",而把文章中的文学思想、文化内核、道德熏染、美学辐射以及情感渐染视为"大语文"."小语文"只能算做工具语文.应试语文;"大语文"才是真正的语文.因此,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应该大力倡导和推行"大语文"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四年,我作为国家级实验区的语文教师,实践并体验了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学发展变化的全过程.阅读教学从过去"思想内容分析课"到现在着力追求的"自主、合作、探究课",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操作层面,都体现了阅读教学的进步,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但教学中部分教师"超越文本"、"超越课堂",甚至超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盲目追求新奇的形式,脱离文本进行感悟、体验的情况屡见不鲜,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被削弱,使教学处于盲从、随意的状态,这一现象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因此,应在研究语文教学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建构有效语文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莫斌 《考试周刊》2007,(47):4-5
语文教学改革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可结果是:语文教学至今也走不出文化迷失、思想迷失、情感迷失、活力迷失等"四失"的困境。如何走出困境?本文试析了"四失"产生的原因,以及采取何种方法消除"四失"现象,最终让语文教学走向健康蓬勃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语文单元教学作为新时期语文教改的重要成果,克服了长期以来单篇教学所固有的许多弊端,有利于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个性,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虽然,单元教学的成效已日益为人们所证实,但受传统教学的影响,许多小学教师在实践中还是习惯以单课教学为主,对单元教学的教材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单元教学的目标缺乏足够的重视,对单元中各篇课文的关系缺乏足够的了解等等.针对以上情况,永康市"自能读写"课题组开展了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研究,试图通过对单元的教学研究,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能读写"能力,促进学生更优发展.  相似文献   

9.
学生因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各异而导致学习接受能力强弱不一,这种强弱不同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现象.这给教与学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语文教学采用"分层合作"学习方式则能有效地消解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中的“浅阅读”是指对文本的阅读停留于表层,缺乏深度的思考、感悟、咀嚼和品味,呈现出表层化、碎片化、泛语文化、随意化、娱乐化、感性化、功利化、时尚化等倾向;造成语文教学中"浅阅读"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语文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标准的误解、误读和社会"浅阅读"现象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了把小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近年来在语文教学领域内进行了"愉快教育"的尝试和探索.本文从愉快教育的根本目标谈起,探讨了愉快教育重视学生个性完美发展的原因,从四个方面结合具体实例说明了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愉快教育的具体实施办法,即可以通过电教演示、创设情趣、表演课文、板书简画等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愉快地学习.  相似文献   

12.
常宇 《教学随笔》2013,(10):19-20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中不断出现课堂上热闹非凡却收效甚微、语文课被上成其他课、语文教学越来越功利化且越发不受重视等现象。语文教学中语文因素的逐渐迷失、语文味变得越来越淡,探究其背后的原因不难发现有对新教改的误读、对考试制度的迷失等因素。因此,加强教师集体备课来确定语文因素、给学生更多的原始阅读时间并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能够较好的让语文教学充满语文味。  相似文献   

13.
"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的精华,在语文教学改革的今天,语文教学仍然强调要在读上下功夫.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使学生享受"读"的快乐,从而走进书的世界.与书为伴,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目前,实施全面的新课改以后,语文教育不再像过去一样,语文课程缺乏语文元素,固定的教学模板和模式使得语文教育呈现出非语文化的状态。样的情况引起了语文老师的高度重视,不少语文老师存在一定的担心和对语文学科教学的焦虑。因此,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固定的教学模式使得语文教育呈现出非语文化的问题,"语文味"的提出开始流行起来。"语文味"是指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以往的教学经验,结合现在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学生打造一个个性化的语文教育课堂。"语文味"也是一种评价和判断教学的方法,虽然这样的说法显得不够正式,但是其说法简单易懂,总的来说"语文味"的提出,对教学存在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网络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也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网络为中职生学习语文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它的方便、快捷、灵活,为中职语文教学拓展了新的领域.网络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协作精神.网络,让中职语文教学突破传统语文教学格局;网络,让中职语文教学"流光溢彩".中职语文教学因此"靓"起来.  相似文献   

16.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这篇课文不重要,请同学们课后自读";"这篇课文中内容考试时考不到,我们不讲了";"这里有个高考知识点,非常重要,请同学们一定要掌握"……诸如此类的声音虽不是充斥于语文课堂,却也是屡听不鲜.有些领导对此大加赞赏,且美其名曰"渗透高考意识".作为一个语文教师,笔者对"时时渗透"尤其是"及早渗透"现象深感忧虑.  相似文献   

17.
语文学科是最基础的学科,它是所有其他学科的基础,因此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对语文的教学。但是就我国学校的语文教学状况来看,尤其是就我国职校的语文教学情况来看,语文教学的状况不容乐观,教学过程缺乏"语文味"的现象更是常见。  相似文献   

18.
一段时期以来,社会上存在着浮躁之气、浮夸之风、浮华之象,反映在语文教学中,形式主义越来越盛行.表面上热热闹闹,形式上花里胡哨。语文教学中的非语文现象不断繁衍,假主体行为流行,使语文教学褪色、变质、错位。在教学中淡化了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虚化了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弱化了语文学习基本方法和基本规律的掌握。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读"领风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声朗朗是语文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之一.然而,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如今,仍然有不少老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高谈阔论,而学生则在课堂上充当了老师的"忠实听众".语文教学陷入"重讲轻读"、"重写轻说"的境地.如何改变语文教学出现理科化倾向这一现状,为此,笔者作了初步地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新版高中语文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改革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感,关键在于多读,一是在课堂上多朗读,二是扩展课外阅读,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中国文化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