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琪 《现代语文》2007,(3):96-97
三毛作品所塑造的“三毛”形象,具有丰富的意蕴,显示的是一种张力结构,这种张力关系体现在:在艺术创作上,三毛存在着修辞与模拟的冲突,即写的真实与活得真实的矛盾;就三毛的心灵历程:而言,也存在“流浪”形象与眷顾“红尘”的矛盾;通过文化语境的分析可以发现三毛身上所固有的精英意识与大众文化的冲撞。三毛形象集中体现了小本文与大本文双重本文交织互动的复杂情形。由此锻造出三毛形象的层次感和丰富性。  相似文献   

2.
三毛是位奇女子,她天生就是个思想者,尚是童年,便开始将自己高悬在这个尘世的上空,冷眼相看生命之轻,看芸芸众生如何舍家弃子而追名逐利,迷失与苦痛仿佛便是童年三毛的全部.流浪、寻找是三毛生命的全部.“故乡”在召唤着她,在流浪中度过了她48年的光阴.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人的悲剧性实质,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三毛之死,是“为了梦中的橄榄树”她要“流浪远方”,寻找属于她的精神家园——远方的故乡.  相似文献   

3.
橄榄树三毛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  相似文献   

4.
三毛的流浪及其流浪中的精神漫游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理念,决定了其创作的浪漫主义精神实质和异域猎奇的基本叙述形态;荒漠文明的书写是三毛全部作品中最突出的亮点,并由此支撑起了她的精神乌托邦,藉以表达作者对现代城市文明病的焦虑以及对物质与精神、文明与道德之间悖论性发展的文化思索;三毛创作中的多元文化叙述空间增强了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也生动的呈现了作者以西方文化为参照的民族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5.
李婧 《华章》2011,(13)
本文将从三毛的三个创作阶段,参照台湾这一特殊的地域文化,从心理学及女性视角深入分析三毛流浪行为的心理诱因、行为外化、以及精神升华.  相似文献   

6.
<正>三毛说: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在那些每天起早贪黑埋在书堆的岁月里,安平读到三毛的文字,读到撒哈拉的故事,宛如一种逃脱,更似一剂安慰。三毛成了她的精神偶像,她渴望像她一样,四处流浪,无惧生活,像个侠女。  相似文献   

7.
重复是作家生命情结的体现,张洁的新作《灵魂是用来流浪的》是一篇具有重复意味的作品,其中我们可以看到张洁以往小说的种种影子。张洁晚年的小说已经不再以激烈和对抗打动读者,表现的是一种长者式的宁静智慧,《灵魂是用来流浪的》正呈现了这一写作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本期上架:《撒哈拉的故事》作者:三毛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 年5 月三毛,英文名Echo。有人说,她是撒哈拉迷人的天使,是沙漠盛开的玫瑰,是特立独行、将浪迹天涯视为宿命的奇特女子。而我总觉得"流浪"才是她真正的名字,由她填词的《橄榄树》,在齐豫旷远的声音中淋漓尽致地  相似文献   

9.
李杨鸣 《高中生》2008,(21):52-52
当三毛义无反顾地选择流浪撒哈拉时,许多人的脸上写满了不解与困惑:山清水秀、诗情画意的人间胜景不好吗?为何偏偏选择荒凉无垠的撒哈拉,还要以流浪的方式?于漪老师曾说:"我们的生活存在着诗意的  相似文献   

10.
台湾女作家三毛以其个人独特的人生经历,以及她的真情与爱心,吸引和感动着每一个读者。三毛对人生的厌离态度与她独特的人生经历有着莫大的关系,并直接影响并反映在了她的创作之中。本文试从撒哈拉情结、荷西情结、自杀情结三个方面探讨三毛在洒脱、豁达的做派后面,始终隐藏着的一丝若隐若现的悲凉与孤寂,感受她把生的绚烂与死的静寂完美糅合成一生的绝唱。  相似文献   

11.
张承志是虔敬的回教徒,他认为回族是失去故乡、失去母语的民族.于是,他始终有一种异乡人情结,使他骚动不安.由异乡人情结而导致的是追寻情结和流浪情结,这情结是回族一代代遗传下来的秉性,他们世代流浪、迁徙、漂泊,这就是他们的生活,这就是他们的生命延续,最后凝结成一种高尚的民族情结.因此,回族题材小说则成了张承志小说创作中一片绿洲,他站在民间宗教的立场上摆脱汉、伊两种文化选择的束缚,以伊斯兰教徒的身份体悟有文化底蕴的民族情结以展示其背后的民族意识和宗教情感,用生命浸润母族的文化品格,向世界传递深刻的生命启示,折射出张承志小说独特鲜明的民族情结.  相似文献   

12.
张乐平爷爷在1935年画出了三毛。三毛虽然没有钱,但是正直善良、见义勇为、聪明机智,是个可爱的小男孩。三毛在旧社会到处流浪,垃圾桶是床,报纸是被子,太阳是爸爸,月亮是妈妈。  相似文献   

13.
流浪对于屈原来说,既是人生中无奈的选择,又是一种心灵的需要。通过解读屈原作品发现其作品流露出试图以流浪摆脱痛苦、获得人生解脱的倾向。因此,屈原具有一种流浪情结。其实,流浪的实际作用之一就是获得视觉的充实。对于人来说,感官的满足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视觉在人的感官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流浪”,在这里是对知识女性所固有的生存处境和基本心态的典型概括.从台湾女作家三毛唱出“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到中国大陆当代女诗人伊蕾的吟叹“我在被囚中到处流浪,我在流浪中到处被囚”,现代女性寻求精神家园的呼声穿越时空,颇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5.
魏静 《文教资料》2007,23(23):98-100
在郭沫若、田汉的戏剧创作中同时存在着一种"流浪"情结,但两者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动因是不同的,因而造成了不同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给了我们曾经梦想过的,也让我们失去了曾经拥有的。——题记旅游是重要的休闲方式,人们在选择目的地时往往会选择名胜古迹。令人费解的是三毛居然选择了撒哈拉,那个颇有名气却很少有人问津的地方。我想,三毛的撒哈拉之行决非一种休闲之旅,而是一次精神的流浪。现代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着物质文明,而人们的精神空间正遭受着污染与侵蚀。从这个角度看,就不难理解三毛为什么选择撒哈拉了。三毛是明智的,她以行动实践了作为一名优秀作家的追求,同时也似乎在提醒人们守住自己美好的精神家园。有人曾发问:“现在为何幸福越多而幸福感…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文学的流浪主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浪是人类社会的精神现象,“流浪学”的出现与现代人的生命体验息息相关。1980年代中国大陆,人类潜在的流浪情结逐渐被唤起。作家开始关注流浪怀着希望和惆怅的路上状态,追逐他们精神演变踪迹,以及他们的人生观和生命形态。知青群体的城乡徘徊、青春流浪的都市表达和为寻找精神家园的化流浪构成了新时期学中的三种流浪类型,共同表达了被释放的人性状态。  相似文献   

18.
从三毛看现代作家的流浪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毛优美的文字与她奇异的人生共同形成了一道充满魅力的速云。三毛的精神世界是敏感、丰富而广袤的,追寻淡泊宁静却是主导。因而,投身于完全清纯古补的自然——流浪正是她抗拒代文明的人生体现。在深层含义上恰与现代的精神追寻相契合;工业文明毁坏了传统,而新的精神支点造就之前,大自然成为最亲近的归宿,恶劣的自然生境也是激发作家灵灵感、获取人生体验和创造能量的源泉。在流浪中实现永恒的爱情,在独特的生死观念里,三毛不安的灵魂终得宁静。  相似文献   

19.
三毛是一个如风般的女子。她有着一颗流浪远方的坚强的心,还有着一个爱她、等她的荷西。荷西死后,三毛开始了她游记旅程的开始。那时,她写下了《万水千山走遍》。我出生了。原本毫无关系的两个人,却在某天因为《万水千山走遍》深深的依附在了一起。谁会想到在若干年后,我爱上了三毛,甚至因为她的那本书,选择了旅游作为自己的专业。  相似文献   

20.
三毛的作品,我第一次看的是《撒哈拉的故事》.似我这般张狂的少年,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像三毛一样,背上简单的行囊,到处流浪.观看古老的伊斯兰教礼拜,感受撒哈拉威人的帐篷生活,特别是观摩他们最具神秘色彩的沙漠婚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