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世居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文化,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宝库增添了绚丽多姿的宝藏。本文对世居在青藏高原的藏民族传统体育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发展、功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万新军 《科技文萃》2000,(7):102-106
上篇:神秘的青藏高原所孕育的藏文化、藏传佛教文化,给藏医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也折服了我 记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神秘的青藏高原所孕育的藏文化、藏传佛教文化,也给藏医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是不是这样?  相似文献   

3.
世代繁衍生息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绮丽的艺术表现形式,他们在高原独特的自然地理风貌、人文道德伦理和宗教神灵崇拜的共同作用和制导之下形成并发展了本民族特点的视觉审美心理,探究藏民族的视觉审美心理可以使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体察藏民族的文化艺术和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4.
文化旅游是近年来海内外旅游的热点和亮点,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本文从藏羌文化的主要内涵、文化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深厚基础、阿坝州"一线五片"文化产业总体发展布局的设想的角度,对藏羌文化与阿坝州"一线五片"文化产业总体发展布局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其目的是推动和促进阿坝州"一线五片"文化产业总体发展布局。  相似文献   

5.
阿坝州藏羌服饰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及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坝州藏羌民族服饰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审美及旅游开发价值。从旅游学的角度分析,阿坝州藏羌民族服饰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策略包括服饰商品、节庆活动与服装表演以及文化参与体验型旅游产品等。  相似文献   

6.
环境因素和佛教文化强烈影响了藏文化的发展和演变,藏文化的发展也孕育了藏族独特的放生习俗,在这种习俗的生成过程中,环境因素是关键,青藏高原的气候、地形不但构成了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同时也造就了人类特殊的思维方式,让人类认识到了生命的珍贵、生命的伟大,因而产生了爱惜生命体为核心的原始自然观。与此同时,放生习俗在诞生和完善的过程中为维持高原生态和保护动植物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蒙东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在蒙东地区发展全域旅游最能够彰显蒙东地区的地域文化特色.充分突显蒙东地区发展全域旅游的优势及先决条件,突出蒙东地区的独特区位优势和区域内优秀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资源以及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文化资源,积极引导和拓宽全域旅游发展路径.在做好文化传承的前提下,以"全域旅游"视角下发展蒙东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协调发展为着眼点,通过政府间的引导来加强蒙东地区的区域文化互动和区域间的联合旅游推介.注重区域合作打造四季文化旅游精品资源,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坚持在文化传承基础上进行特色文化的创新发展.系统整合蒙东地区旅游资源打破蒙东地区行政区划界限,进行区域合作形成系列旅游,为整体打造蒙东旅游业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8.
戏曲文化是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化,具有近千年的历史。随着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戏曲作为一种优秀的、吸引国内外游人的独特旅游资源,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戏曲与旅游的结合适应了目前重视文化旅游发展的大环境,戏曲旅游的开发满足了广大旅游者的旅游诉求。  相似文献   

9.
阿坝州人文旅游资源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和多元性的特点。藏羌宗教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以及红军文化,与著名的九寨黄龙风景区和阿坝红原若尔盖大草原共同组成了丰富多彩又颇具魅力的阿坝州旅游资源,正是这种魅力吸引了国内外游客源源不断地来阿坝州旅游观光。阿坝州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应以藏羌文化为中心,充分利用阿坝州得天独厚的人文旅游资源优势,打造新品牌,树立新形象。  相似文献   

10.
居民是旅游发展中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居民的旅游开发满意度对旅游发展意义重大。文章建构了5个方面24个因子的居民满意度指标体系,采用修正IPA方法对中国的藏文化旅游创意园所在地拉萨市次角林村的居民满意度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社会文化和环境效益较为满意,经济效益和支持措施方面的满意度分歧较大,居民的参与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1.
余敏 《西藏教育》2014,(2):52-52
<正>在被称为"生命禁区"的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使藏民族的主要食物限定在了肉类和乳类范围内,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肉食文化。在独特的肉食文化中,野牦牛和羊首先被勇敢的藏民族驯化、饲养,成为藏民族的主要肉食来源,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牦牛文化和羊文化。雪域高原独特的牦牛文化和羊文化蕴涵着丰富的幼儿教育资源。一、因地制宜开发幼儿认知课程资源幼儿期是人生成长历程中的重要认知期,对绝大  相似文献   

12.
青藏铁路通车,为青藏两省区的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青藏铁路沿线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神秘的世界顶级旅游带。依托青藏铁路,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提升经济效益,青藏两省区就是要对青藏高原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通过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优化旅游产品结构,转变旅游产业增长方式,提高旅游经济效益,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关于加快洛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会宾 《文教资料》2008,(26):70-72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和旅游的联姻使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实现了双赢,并形成了一个新的产业--文化旅游.洛阳发展文化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随着形势发展,人才匮乏、体制陈旧、创意不足等已成为影响制约文化旅游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便成为加快洛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很多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为适应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都开设了旅游英语课程.本文就高职旅游英语的特点及今后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培养出具备优异英语能力,有一定市场营销和旅游文化素养、同时具有良好的沟通和组织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乡村旅游业对民族地区经济的作用在于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传子沟村地处九寨———黄龙———大草原旅游黄金线的交汇处,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旅游业的发展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藏族乡民们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和地区产业结构的转型态势,积极应对成功地完成了传统生计方式的转换,旅游开发对村落社区的经济文化变迁和藏族农人的文化调适具有一定的形塑作用,传子沟藏人不仅适应了新的生计模式而且还融入了川主寺主流汉人的社区。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有良好的基础.近年来,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日益引起陕西省政府的重视.为更好地打造陕西省文化旅游名片,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陕西省发展文化旅游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系统分析,较为清楚地指出了陕西省发展文化旅游的优势和不足,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优化陕西文化旅游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任利 《西藏教育》2013,(7):32-34
藏族繁衍生息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之上,勤劳勇敢的藏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形成了丰富而独特的藏族文化。藏族大学生在求学过程中,既要不断传承和发扬优秀的藏文化,又要积极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在此背景下,社会学作为一门应用性社会科学,可以通过自身的理论优势和实践指导,帮助藏族大学生在系统掌握社会学理论过程中,培育正确  相似文献   

18.
西藏宗教文化历史悠久,藏传佛教已经渗透到了西藏各个领域,尤其是旅游业,所有的旅游者来藏旅游都是来感受这片土地的这个特殊文化氛围,游客基本上是来欣赏和体验藏传佛教文化,所以培养面向西藏旅游行业的人才,光是一般的专业理论学习已不能满足西藏旅游业的特殊要求、进而也会限制到西藏宗教文化旅游的发展,影响本地区旅游专业学生在本地的就业和发展。而适当的开设本地宗教历史文化课程对于突破这一限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如今涌现的“西藏旅游热”西藏宗教文化旅游的传播与发展给当地旅游业带来了更多更广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9.
论阿坝州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化整合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次创业”的实质是阿坝州旅游创业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革命性的转变与跨越,经过“二次创业”,阿坝州旅游应能基本解决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限制因素,转变旅游经济增长方式、建立创新体系、全面提升人才素质、实现产品与体制的转型升级、创建良好的创业竞争环境,实现向国际旅游强州和民族文化强州跨越的目标。为此,本文就藏羌文化开发是阿坝州旅游“二次创业”的潜质挖掘空间进行了阐述并就全州文化旅游资源优化整合路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博物馆化旅游开发是历史建筑旅游开发的新模式.它提供了一种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的合理方式.在提供给旅游者高品位的文化旅游体验的同时,还极大地发挥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能够更好地适应遗产旅游市场的需求.通过对黎黄陂路历史建筑进行调查分析,结合博物馆旅游的发展模式,从游客感知、旅游体验、居民和管理机构等四个方面提出黎黄陂路博物馆化旅游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