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简极-茵战K1”智能足球运动表现分析系统采集12名大学生运动员在8场正式足球比赛中的跑动和心率相关指标,量化运动员的外部和内部比赛负荷。结果显示:(1)在外部负荷方面,大学生足球运动员在正式的足球比赛中场均跑动距离(8 464±822) m,其中,慢速跑跑动距离约占39.8%,低速跑跑动距离约占30.2%,高强度跑动距离约占5.1%,场均高强度跑动次数(30±14)次;在内部负荷方面,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平均心率为(160±11) 次/分钟,52%的比赛时间处于80%最大心率以上区间,仅有14.5%的比赛时间内处于70%最大心率以下区间。(2)后卫球员的跑动总距离大程度地低于中场(ES=1.2,可能性>95%)和前锋(ES=1.4,可能性>95%),高强度跑平均间歇时间则中等程度地高于中场(ES=0.6,可能性>75%)和前锋(ES=0.9,可能性>75%),后卫球员在比赛处于中高强度心率区间的时间比例中等程度地低于中场(ES=1.0,可能性>95%)和前锋(ES=1.1,可能性>75%)。前锋球员在比赛中的最大跑动速度(ES=0.7,可能性>75%)、步行距离(ES=0.8,可能性>75%)、慢速跑跑动距离(ES=0.6,可能性>75%)和中等强度心率区间占比(ES=0.7,可能性>75%)皆中等程度地高于中场球员,而低速跑跑动距离(ES=0.8,可能性>75%)、平均心率(ES=0.6,可能性>75%)和高强度心率区间占比(ES=0.6,可能性>95%)则都中等程度的低于中场球员。  相似文献   

2.
急性体力负荷过度是人体承受的运动量超过其机能可能性时发生的一种病理状态。轻度的急性体力负荷过度可使人体的重要系统和器官活动障碍,工作能力下降;重度的急性体力负荷过度可引起心脏、肾、肺以及其它器官发生器质性改变。发病原因身体训练水平低的运动员,在参加超过身体机能可能性的激烈训练和比赛时,是引起急性体力负荷过度的  相似文献   

3.
"只要有水,生存7天以上没问题。"在四川汶川大地震营救队伍中,担任陕西省医院救护医疗队副领队的骨科主任凌鸣说。凌鸣还说:"对废墟中的人来说,水是最重要的。在没有水的情况下,人在3天后会比较危险。如果有水,即使没有食品,7天以后也能生存下来。"在这次大地震中,许多人在废墟下就是靠的一点水,有的甚至还喝自己的尿,再加上坚强的求生信念而等到解放军官兵营救生还,可以看出水对人体生命的重要性。水是生命的基础,是人体的生命之源。水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成分,体液占人体重的70%左右,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所必需,失掉15%的水,生命就有危险。以身体内水分的含量计算,最多的是脑脊髓,约占99%;其次为淋巴腺,约占94%;血液中的水分约占83%;肌肉中的水分约占77%;骨骼中的水分约占20%。以上是指成年人,婴孩体中的水分约占体重的80%。水对人体的生理作用主要有帮助消化、排泄废物、润滑关节、平衡体温、维持细胞机能、保障淋巴、血液等组织的代谢等作用。人们平时谈论和讲究的是怎样吃,知道食物要荤素、粗细、软硬搭配,就餐要有规律,要定时定量,才能吃出营养和健康,而往往忽视了怎样饮水,如何科学饮水。在我诊治的病人中,就有多例因平时不能科学饮水而引发的各种疾病,严重损害了身体的健康,更谈不上健身了。所以说,科学饮水对人的身体健康很是重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肥胖相关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肥胖是万病之源。我们常见的胰岛素抵抗、高血压、高血脂和脂肪肝等都与肥胖有着紧密的联系。肥胖的本质是人体内脂肪的过度堆积,而脂肪在人体内的分布部位很广泛,并不是所有部位的脂肪都是诱发疾病发生的原因,本文系统地分析人体不同部位的脂肪与肥胖相关疾病的关系,以期为后续研究运动对肥胖相关疾病的影响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体重控制与身体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德悦 《体育学刊》2000,(1):127-128
澳大利亚的中年人约有50%,青年人25%体重过重(即身体脂肪占25%以上)。资料表明有以下原因:身体运动少,能量的消耗量少,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开发,交通工具的发达,如汽车、升降机、电动步道等使人日常能量消耗的下降,而食物养料的吸收并未减少,其结果必然是身体脂肪过多。1 脂肪过多的危害许多人想减肥的理由是为能够改进体态。现代社会对肪过多的体重感到厌恶,每年有近百万美元用于去掉多余的体脂。较早的年代,肥胖被认为是富有的标志。现在食物丰富但不肥胖更加符合理想,而医疗对肥胖却是束手无策。超重给人们增加疾病风险,例如高血压、心脏…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肥胖的原因及发病机制的概括,了解运动不足对人体的危害,运动不足不但能引起人体的肥胖,还将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运动不足还与很多慢性病有关,本篇文章就有关方面进一步综述。  相似文献   

7.
对双生问题的研究长期以来吸引着许多科学家的兴趣,因为这一研究可以揭示遗传与环境在许多方面对人类特性的影响,其中也包括对人类技能的影响。过去曾有人提出,世界水平运动员的父母必须是经过细心选择的,这是因为,父母的遗传特征对后代是有影响的,特别是对后代的运动潜力也会发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 骨骼肌是附在骨骼上的肌肉,它的收缩牵动了骨骼,引起人体运动,产生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和劳动动作。骨骼肌在人体分布极为广泛,全身有400—600块肌肉,约占人体体重的40%(女性为35%)。四肢肌占全身肌肉总重的80%,其中下肢占50%,上肢肌占30%。人体各部分由于机能不一,发达程度  相似文献   

9.
在体育科学研究工作中,人体成份的研究已被高度重视.国际上已广泛开展这项工作,人的体脂直接反映身体发育、健康、肌肉的发达以及营养状况。脂肪组织主要贮存在身体的皮下与内脏、肠系膜等组织中。成年男性脂肪重量约占体重的10%—30%,成年女性约占15%—40%体育训练的科学化对运动员的人体结构的研究越来越重要,其中  相似文献   

10.
钙是人体中含量最丰富的一种矿物质,约占人体总重量的1.5%~2.0%,它不仅参与骨骼的形成,而且在人体神经、肌肉应激,神经兴奋传递,心脏节律的维持,血液凝固,白细胞吞噬,细胞粘着、调节,维持细胞通透性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等多种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结合健康教育对隐形肥胖大学女生体成分的影响。方法在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三年级女生中,采用自愿、知情的原则征集180名志愿者,利用In Body-520人体成分仪筛选出40名隐形肥胖者,进行18周的有氧运动和健康教育干预,在第6、12、18周利用BIA法进行体成分测量,与干预前进行比较。结果在180名大学女生中,隐形肥胖者40名,占总人数的22.22%,占体脂率(BF%)≥30%人数的78.43%;中心性肥胖者(WHR>0.8)48名,占总人数的26.67%。经过18周的有氧运动和健康教育干预后,完成实验的40名女大学生BF%和WHR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体重指数(BMI)和肥胖度虽有降低但不明显。结论对于肥胖的判断,BF%较BMI更具科学性,隐形肥胖对女性健康更具危害性;18周的有氧运动和健康教育干预可减少大学女生的BF%和腰臀比,改善身体形态。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改善湖北省师范类体育教师中存在的亚健康现状的有效措施,采用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研究法等方法,对湖北省师范类体育教师的健康及健康行为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湖北省师范类体育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患病率最高的疾病为咽炎,占总人数的33.0%,其次是腰背痛、颈椎病和肩周炎,分别占总数的23.0%、19.3%和16.7%;44岁以上的超重人员比较多,体育教师的BMI值及超重和肥胖的比例随年龄的增长有增长的趋势,男体育教师的超重及肥胖的比例高于女体育教师,肥胖较容易发生在60-74岁之间,体育教师晚睡晚起,缺乏健康饮食的关注,吸烟喝酒现象比较多,对自己所患疾病一直进行相关治疗的教师只占调查总人数的11.0%。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父母肥胖对幼儿肥胖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山东省17地市3~6岁幼儿进行调查分析,对其父母进行问卷调查以获得父母的身高、体重。应用WHO推荐的身高标准体重法:≥120%作为幼儿肥胖判断标准,以BMI超过25或28kg/m^2为判断标准判断父母超重或肥胖。结果:父亲正常、超重及肥胖时幼儿肥胖率分别为5.49%,9.20%和14.43%;母亲正常、超重及肥胖时幼儿肥胖率分别为6.86%,12.12%和13.98%,各组肥胖率之间差异显著(P〈0.05)。父母均正常的幼儿肥胖发病率为6.30%,而父母均超重或肥胖时幼儿的肥胖发病率上升到20.45%。幼儿BMI与父母的BMI明显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62和0.133。结论:父母肥胖是幼儿肥胖的重要危险因素,父母肥胖的幼儿应成为预防肥胖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4.
调查表明,儿童少年时期的肥胖有42%~80%会发展为成人肥胖,专家提醒:预防肥胖应从儿童开始。一、儿童肥胖的判断所谓的肥胖是指身体中脂肪所占的比例过多,使实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所规定的界线。像举重运动员,即使看上去胖,但实际上是肌肉很多,所以不能叫肥胖。那些看上去并不怎么胖,但几乎没有肌肉,而脂肪很多的人,也属于肥胖。目前针对儿童普遍采用肥胖度百分比来评定。肥胖度是实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百分比。即肥胖度(%)=(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少年肥胖度的标准划分为4个等级:在正负10%以内为正常,在10.1%~20%为轻度肥胖,…  相似文献   

15.
基于传热学领域的Fanger模型计算与模拟第32届夏季奥运会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极端热环境条件下人体热感觉和能量消耗的变化。有关运动中热环境与人体热感觉的研究表明:环境温度对于人体热感觉的影响最大,环境温度每增加1℃可引起热感觉0.20~0.25个等级的升高;其次为环境风速对人体热感觉的影响,环境风速从0增加至0.2 m/s可引起热感觉约0.10个等级的降低,随着环境风速的增加对人体热感觉的影响越小;环境相对湿度对人体热感觉的影响最小,环境相对湿度每增加10%可引起热感觉约0.10个等级的升高。有关运动中热环境与人体能量消耗的研究表明:环境温度对人体代谢当量的影响最大,环境温度每上升1℃可引起代谢当量约0.20 METs的增加;环境风速对人体代谢当量的影响次之,当环境风速从0增加至0.2 m/s,人体代谢当量增加了约1.70 METs;环境相对湿度对人体代谢当量的影响最小,环境相对湿度每上升10%可引起人体代谢当量约0.09 METs的增加。  相似文献   

16.
练气功应当强调天地人合一,三位一体;精气神合一,统一论;身意气合一,三位一体问题。其问题是:人体应适应宇宙日月星辰,使人体生物钟与宇宙钟同步共振;产生人类自身的生物动力。挖掘人体潜能,引出自身的特异功能。因为人自身能量,只用上约百分之二十左右,还有约占百分之八十的潜能没有释放出来,假若通过某种特殊的训练手段,打开“玄关”、引开慧目;引“元神见性”,人体  相似文献   

17.
1 肥胖的概念及危害 现代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方式的改变,往往忽略自身的体育锻炼,加之大量食用精加工快餐食品,出现许多肥胖人群.世界卫生组织肥胖问题工作负责人詹姆斯博士认为,世界肥胖人口每5年增长一倍,我国肥胖人口7 000万左右,占总人口的5.4%.专家预测未来10年内,我国肥胖人群可能超过两亿,形势相当严峻,肥胖正成为威胁人类长寿和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  相似文献   

18.
(接上期) 五、控制体重 肥胖对于经络气血的运行十分不利.这是因为:①肥胖引起的超重使人体负担增加而懒于运动,并且运动时也因脂肪的堆积而活动不灵便,影响经络的畅通;②肥胖的主要原因是脂肪在皮下结缔组织中堆积,而这个层次也正是经络这一主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脂肪在这个层次的堆积必然压迫经络,造成气血运行不畅.  相似文献   

19.
研究出生体重对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影响,随机抽取山东省17地市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分析,对其父母进行问卷调查以获得儿童的出生体重、胎龄、喂养情况等内容.随着出生体重的增加,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发生率逐渐提高,低出生体重组肥胖儿的发生率为7.62%,正常体重组为6.83%,而高出生体重组则高达11.65%.早产低体重组儿童的肥胖发生率为9.80%,明显高于足月儿童5.56%.高出生体重是幼儿肥胖的重要危险因素,预防肥胖应从胎儿时期抓起.  相似文献   

20.
一、人体中的无机盐(矿物质Mineral) 在构成人体的元素中除了有机物中所含有的碳、氢、氧、氮之外其余,都统称为无机盐,其中有些属于微量元素。无机盐在体内的含量比例是随身体脂肪的含有量而变动的,但一般约占4—6%。根据构成人体的元素分析来推算,当体重为60公斤脂肪12.5%时,人体无机盐及某些微量元素如下表所示:人体无机盐含量(按体重60公斤脂肪1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