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3 毫秒
1.
徐平 《丽水学院学报》2002,24(Z1):155-156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复杂的心理信息相互作用和交融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维脉搏进而充分地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思维共振、情感共鸣.教师要善于分析学生的思维状态,有意识地挖掘教材,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从根本上去限制和消除学生的不良现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正>课堂教学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主阵地.新课标提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但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忘记自己是教学"主导"者.因此,教师的教学要具有科学性、启发性和艺术性,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学应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主阵地,从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就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过程.教师的教学要具科学性、启发性和艺术性,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教学应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本文从(1)如何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启发学生注意观察,提高思维;(3)课堂上如何注意讲练结合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等方面阐述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主要阵地.教学效率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成败.新课标提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同时新课改又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也提  相似文献   

6.
学生的思维发展需要教师的精心引导,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提问是教师引导的重要方式. 有效的提问是指教师结合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课堂教学中提出的、能有效地推动和引导学生思考进程的问题.教师只有合理设计问题,并在有新问题生成时进行恰当的追问,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下面笔者就结合苏教版教材来谈谈自己平时教学实践中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7.
数学是思维的运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全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主阵地,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思维的训练,把对思维能力的训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并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挖掘教材中的思维因素,引导学生积极地开展思维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强调学生"会学知识",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注重创造性思维训练.加强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独特性、变通性的培养.为此,教师必须通过多种方法激活课堂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真正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9.
问题意识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基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成功的提问有助于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创设提问应注意启发性、思考性.  相似文献   

10.
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中学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致力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探究并培养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堂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而思维活动总是指向解决某个问题的,没有问题就不会有思维活动.加强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巧设"问题情境",把问题作为主线贯穿于课堂教学中,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群体思维激发的有效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学生真心感悟、自主观察、自觉思维,激发学生发现和创新的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12.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三种思维活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形式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主要是由教材、教师、学生这三个基本因素构成的,因此课堂教学中的思维活动主要有三种: (1)数学家的思维活动(体现在教材中); (2)数学教师的思维活动; (3)学生的思维活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协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总结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对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论证.课堂教学的中心是学生,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尝试运用探究式教学.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从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过程.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不仅具有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近期作用,而且具有提高学生素质的远期功效.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育的本质就是发展学生的思维,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是通过教师、学生、教材三者的多维互动,实现思维品质的有效提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思维训练贯穿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创设情境,激发思维动机;主动探索,促进思维发展;总结深化,提升思维品质.力求让课堂成为思维训练的力场,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最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健康的心理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品质、开发非智力和获取众多信息的基础.课堂教学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过程.教师的教学要具科学性、启发性和艺术性,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本文从(1)如何优化课堂学习心理环境,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结构,启发学生注意观察,提高思维;(3)诱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学习动机,注意讲练结合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等方面阐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及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数学既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又是方法论的科学.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学生与教材、教学环境之间存在一定的思维场,当这种无形而客观存在的数学教学思维得到师生双方很好的控制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能很好地得以体现.当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和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及人与教学资源的交互作用有机贯穿起来时,教学活动便组成思维网络,构成"教学思维场".本文针对教学思维场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进行阐述.使大家对教学思维场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正>课堂教学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主阵地。新课标提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但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忘记自己是教学的主导者。因此,教师的教学要具有科学性、启发性和艺术性,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学应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尽量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提问是课堂教学最主要的活动形式之一.高效的课堂提问可以创造和谐的学习气氛,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能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然而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却存在很多不足,如提问方式单一、内容简单、只针对少数学生等,其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观念存在误区.澄清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有利于教师更为科学有效地运用课堂教学提问,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形式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主要是由教材、教师、学生这三个基本因素构成的.这三个因素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形成教学过程的整体.教学作为一个过程,其核心是:教师的思维活动、教材中潜在的思维过程、学生的思维活动的有机结合.如何发挥知识的实用价值和智能价值,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知识是基础,敦师的思维活动起着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下面根据自己的体会,举例浅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