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爆炸极限(explosion limit)可燃性物质(如气体或粉末)跟空气所形成的爆炸混合物能够发生爆炸的浓度限围。通常用可燃物质在爆炸混合物中的体积百分比来表示,有时也用每立方米或每升混合物中含有可燃性物质的质量若干克来表示。  相似文献   

2.
可燃性气体、蒸汽的爆炸极限常温常压下,一些常见可燃性气体或蒸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甲烷乙烷丙烷丁烷乙烯丙烯丁烯苯一氧化碳硫化氢氨氢CH4C2H6C3H8C4H10C2H4C3H6C4H8C6H6COH2SNH3H2503224192820...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湿度对氢气-空气混合物爆炸特性的影响,应用FLACS软件建立一个左开右闭型氢气-空气混合物输送管道模型。通过改变管道内湿度摩尔体积分数D和混合物当量比?,仿真研究了氢气-空气混合物爆炸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当?=1.0时,D分别为10%、20%、30%、40%情境下,随着D的增加,最大爆炸压力最高下降了60%,火焰传播过程呈现出明显的衰减趋势,最大绝热火焰温度受湿度影响较小,取决于与点火源的距离;当?=0.5、0.8、1.0、1.2、1.5时,D的增加降低了爆炸强度,且在?=1.0时,湿度对爆炸超压和最大升压速率的抑制效果最为显著。此研究结果为预防氢气管道运输过程中的爆炸事故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燃气泄漏所引发的爆炸、中毒和火灾事故将会对石油化工、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和人身安全造成巨大损失,传统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浓度的检测方法,不利于集中管理与控制,不利于预防火灾与爆炸事故的发生。针对上述情况,采用了一种基于MCGS组态软件PC机、AVR单片机的主从机的系统设计,主从机间通过RS-485接口按照Mod Bus协议进行通信的可燃气体检测系统,本方案设计有利于可燃气体探测点的扩展,方便实时数据观察、历史数据查询、打印,当可燃气体浓度达到预置值时,系统发出声光报警,并启动风扇设备等进行自排。  相似文献   

5.
在汽车内部有一个被称作汽油发动机的马达,有时又被称为内燃机。发动机依靠汽油运转,因为这种液体可以很容易地变为气体,或者说蒸气。空气和汽油蒸气的混合气体很容易被点燃,比如电火花。这种混合气体燃烧得非常快,可以使热气体膨胀后爆炸。在一辆典型的小汽车里,发动机有6个或8个小小的腔室,或者叫汽缸。这些汽缸中轮流发生爆炸并推动活塞,活塞又轮流推动长长的曲轴不停地运转。  相似文献   

6.
无数据的计算题.大多数是求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百分含量或质量比。在化学计算电时有出现一其命题可谓独具匠心.使人一时难以捉摸。解题的关键是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揭示出题中的隐含条件。按混合物的组成,可把无数据计算题划分为如下几类:.一、金属与非金属的混合物例1铜和炭的3昆合物在空气中受强热,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等于原混合物的质量。问混合物中铜和发的质量比是多少?分析铜和炭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受强热,生成固体CtlO扣CO。气体,因此,剩余固体只有CUO。其隐含条件是剩余固体CLIO的质量等于原混合物中铜和炭的质…  相似文献   

7.
初中<化学>第三章第四节<氢气的性质和用途>介绍了氢气的可燃性,如果氢气(或其它可燃性气体如一氧化碳、甲烷等)不纯,混有空气或氧气,遇到明火或火星、火花就会发生爆炸.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和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课本同时介绍了用纸筒演示混有空气的氢气点燃爆炸的实验,但该实验操作不便且费时,稍不注意就不成功.为了充分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和取得明显演示效果,我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了一个教学用安全可靠可燃气体引爆仪,在化学教学中为我提供了不少便利并取得很好演示效果,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实验教学与仪器》2004年第7—8期《安全可靠的可燃气体引爆仪》一文中,介绍了曾裕民老师利用日常废弃材料完成氢气爆炸实验的方法。读后感觉很新颖,但也有些不同看法。在此实验的设计中,强调了氢气爆炸的效果,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望氢生畏”的感觉。实际上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会安静地燃烧,不纯净  相似文献   

9.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文章在实验的基础上,对甲烷-空气混合气体爆炸的条件、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甲烷-空气混合气体爆炸可能的化学反应历程。对于深入认识天然气——空气混合气体爆炸特性,预防这类爆炸事故的发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除去混合物的杂质和混合物的分离的原理是:通过物理的或者化学的方法把混合物中无用的杂质转化成与混合物所处状态不同的物质而除去,或者是把混合物中的杂质转化成另一种有用物质的一种实验操作方法。既固态混合物往往是把杂质转化成气态或液态而除去,液态混合物是把杂质转化成气态或固态而除去,气态混合物是把杂质转化成固态或液态除去。比如: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就是用磷把空气中的氧气通过化学变化转化成固态的五氧化二磷而被除去。  相似文献   

11.
当氢气、甲烷、煤气、液化气等易燃气体及可燃性粉尘泄漏在空气中达到一定量时,就会形成爆鸣气体。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中氢气爆鸣及可燃的粉尘爆炸实验经过实践证明不易成功,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实验装置繁琐、零部件多,携带不便。二是操作麻烦,很难把握可燃物的扩散与点火时机.点火方式也极不方便,且存在不安全因素。  相似文献   

12.
<正>一、实验改进的背景点燃可燃气体前,需检查气体纯度,被称为验纯。尝试点燃不纯的可燃气体,可能会引发非常严重的安全事故。学生正是因为缺少这类体验,往往不够重视气体验纯的实验操作。此外,在参加社区活动时,我们认为现场模拟液化气泄漏有导致爆炸的可能性,可高质高效地达到“你知道,液化气罐爆炸有多猛吗?”的科普宣传效果。结合上述两方面需求,  相似文献   

13.
可燃性气体(蒸气)在固定气体(蒸气)浓度下的最小氧浓度还是一个全新课题。对可燃性气体(蒸气)在固定浓度下的最小氧浓度进行了实验测定,为实际工业生产中的安全防爆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安全与爆炸是矛盾的。在中学教学实践中,常出现为了安全不做现行统编教材规定的气体燃爆实验,或者做了气体燃爆实验出现不安全事故。为此,研究了气体安全燃爆法,使可燃气体的燃爆实验在绝对安全的条件下,人人敢做和能做,个个都安全可靠。从而使安全与爆炸这一对立的矛盾得到了统一。  相似文献   

15.
(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1分,共12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矿瓦斯的爆炸属于化学变化 B.二氧化硫是由硫、氧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C.玻璃属于纯净物 D.可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  相似文献   

16.
例1常温下由乙烷(C2R)气体和酒精(C2H6O)蒸气组成的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口,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相似文献   

17.
瓦斯是指存在于矿井空气中的各种可燃性气体。当这种可燃性气体达到某一浓度,一旦被点燃,便会引起爆炸。  相似文献   

18.
赵云祥 《华章》2007,(9):243-243
炸药爆炸时产生高温、高压的爆炸产物和冲击波,就可能给可燃气体和矿尘提供了燃烧、爆炸的外部条件.为此,在研究安全炸药时应考虑它的爆温、爆压与爆速等因素,尽量减少爆炸产物中未反应的灼热固体颗粒和爆炸可燃气体(H2、CO、O2等),在确定配方时要按近于零氧平衡的微负氧平衡进行设计,有利于防止瓦斯被点燃的可能性,同时还采用添加食盐,作降低爆温的抑制剂,抑制瓦斯的发火,并且严禁在安全炸药中含有易燃的金属粉(如铝、镁粉等),此外,如炸药的加工质量,爆破时的装药条件,炸药的爆炸性能参数等,都对煤矿炸药使用的安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地下管道可燃气体爆炸事故时常发生,对可燃性气体进行实时检测是十分必要的。设计一种以STM32处理器为硬件平台,基于EM310 GPRS模块的远程可燃性气体检测系统。阐述了以GPRS网络为基础的远程可燃性气体检测系统中的软硬件处理技术。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实时检测甲烷等可燃性气体的功能,通过IP数据流方式传送数据信息,实现了对可燃性气体的远程监控。  相似文献   

20.
要注意正确理解有关概念 初学化学,不少同学不注意正确理解有关概念,导致在具体解题时只看表面,不看本质,或想当然.从而造成错误解题的事例屡见不鲜.如有的同学一看到爆炸就想到火药爆炸,并就此认为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殊不知车胎充气过多爆炸、蒸气锅炉爆炸就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而原子弹的爆炸既不是物理变化又不是化学变化.如何理解概念呢?可以通过抓概念中的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