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我国人民最为宝贵的教育遗产之一。他创办工学团的教育思想则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相似文献   

2.
雷沛鸿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教育革新家,他四度出任广西教育行厅长,在全省范围内推行普及国民基础教育运动,从宏观上、整体上实施教育改造。他的成功改造在中国近、现代教育中外是罕见的,从他的贡献上来应该在中国现代教育史给他一个显著位置。  相似文献   

3.
刘娟 《现代教育》2011,(Z1):11-12
先贤墨子是继孔子之后中国教育史上又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吕氏春秋》称他"弟子弥丰,充满天下",墨子开创的墨家学派也是战国时期的"显学"。墨子的教育思想,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朵奇葩,是古代教育思想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有很多值得认真研究的精髓。  相似文献   

4.
艺术教育与美育的差别性及统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教育不能等同或从属于美育(美学教育),因为: 第一,从历史上来说,艺术教育史是相当的漫长。 撇开古希腊的戏剧教育史、诗歌教育史与造型艺术教育史不谈,在中国的艺术教育——儒家称之为“乐教”的历史已有两千多年了。  相似文献   

5.
愉快教育思想源远流长,无论在中国教育史还是外国教育史上,众多教育家都极力倡导愉快教育并付诸实践,是人类教育思想宝库中一块珍贵的瑰宝.……  相似文献   

6.
胡雪芬 《教书育人》2013,(24):22-23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卓越的人民教育实践家、理论家,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中国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其"生活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是教育史上的宝贵遗产,对陶行知的教育理论进行深入和体统的研究,对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与变革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其本身是一  相似文献   

7.
说到教育史研究,一般主要分为教育制度史和教育思想史两大类。因而从教育史的著述而言,主要也可分为这两大类以及同时包含教育制度史和思想史内容的通史或段代史著作,如《中国教育通史》、《外国教育通史》,如《中国古代教育史》、《外国近代教育史》等,而其他的各类教育史著述,可以说主要是从中派生出来的。今天奉献给大家的,则是一部教育政策发展史,一部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或国际教育局召集的“国际教育大会”自1934年提出第1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古代语文教育有没有历史?回答是肯定的:有历史。不过,它没有独立的历史。1904年语文独立设科前,既没有独立的语文教育,也没有语文这一学科名称。但从各个历史时期看,又都存在着带有时代特点的语文教育现象。正是从这个角度上说,一部中国古代教育史,也是一部语文教育史。所以,我们研究古代语文教育史,必须将它放在较大  相似文献   

9.
苏区教育是我国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份,是现代教育史上的重要发展阶段,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指导中国教育的最初实践。近几年来,我国不少教育史专家和党史工作者对苏区教育开展了研究,用历史  相似文献   

10.
<正> 中央苏区(以下简称苏区)的教育建设,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反帝反封建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教育。它是一项伟大的创举,开创了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新纪元,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以至世界现代教育史上,占据着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历史教育的百年进程中,民国学校历史教育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作为中国近代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国学校历史教育是对清末新式学堂历史教育的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学校历史教育的数次改革,都可以从民国学校历史教育中找到踪迹和例证。然而,对民国学校历史教育史的研究在整个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还处于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教育史研究开始步入繁荣时期。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教育通史》是第一个标志性成果,它在中国教育史学科的恢复和重建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迄至90年代末,《中国教育史研究》(陈学恂总主编)、《中外教育比较史纲》(王承绪、张瑞瑶总主编)、《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王炳照、阎国华总主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李国钧、  相似文献   

13.
舒新城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教育家,他那精深细致的教育史料整理和独特的教育实践经历,以及在近代教育思想史学科建设上的卓越贡献,不仅对当时的中国教育史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当代教育改革和思想史研究仍不乏启迪之功。  相似文献   

14.
南京是中国享誉海内外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十朝都城。南京教育历史悠久,传统深厚,颇多鲜明的地方特色。南京教育史是一部令人深思、令人警醒、令人振奋的历史,是中国教育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15.
教育创新功能是教育史学科的基本功能之一。21世纪中国教育发展对教育史学科教育创新功能提出了迫切要求。其教育创新功能发挥的主要途径是:培养研究型、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推动教育理论的革新;对现实中国教育创新和教育改革进行论证,并提供意见和建议。教育史学科有义务不断提高学术水平为教育改革服务,在中国教育改革中承担更大的责任。教育史学科教育创新功能的发挥将有助于中国教育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提出了彻底改造中国的旧传统教育的口号,并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创立了崭新的教育学说——生活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17.
《论语》的教育精神博大精深,孔子教育思想中的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对中国教育的影响甚巨,孔子是中固教育史上主张教育平等的第一人,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使教育重心下移,奠定了后世教育大众化的理论基础,开历史之先河,而且在世界教育史上也占据崇高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美国大教育家孟禄来华调查中国教育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这一事件与留美学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留美学生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翻开中国教育史,我们会惊异地发现这一事实:数千年的教育几乎是男子教育的别名。在中国,女子得到学校教育权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男女教育平等的实现不过是几十年前的事。教育从男子独享到男女平等的演进,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但是,在倡导男女平权的今天,对女子教育发展史和女子教育理论的探究几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其实,“在每一个社会中,妇女解决的程度,是一般解放的天然尺度。”妇女能否受教育以及受怎样的教育,都反映出妇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妇女能否发挥一定的社会作用。“除非男女受着同样的教育,否则就不能使妇人有同男人一样的责任。”这句古老的话在今天仍不失其光泽。新中国的广大女性之所以在各条战线上为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科技教育源于京师同文馆,它由一个翻译学校变为一个实用科学的学校,经历了顽固派与保守派的激烈论战。同文馆最早传授实用科学课程的是其中的算学馆,算学馆的成立,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科技教育迈出的关键的第一步。此后,同文馆不断输入新课程,制定了“八年课程表”,并建立了近代中国最早的自然科学实验室。同文馆科技课程的输入和设置,以及对西方自然科学书籍的翻译,为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文馆的科技教育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留下了不朽的一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