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价值观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一个人的职业价值观直接影响着他的职业态度、职业选择与职业价值取向。在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融入职业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并指导其创业实践活动是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正>"民无信不立。"诚实守信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人一直以守信义、讲信用而闻名于世。今天也是如此,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个人的基本要求。诚实守信作为一种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做出正确的人生道路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诚信是真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狼来了》,主人公是一个小牧童。他每天赶着羊群到山顶去放牧。由于太闷,他想出戏弄村民的恶作剧。第一次他喊"狼来啦,狼来啦……"结果村民们拿起锄头等  相似文献   

3.
探讨英语教育价值理论,旨在澄清教师的价值认识,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因此,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对指导英语教育实践具有深远的意义,能引导教师实现从传统教育价值观向现代教育价值观的转变,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发挥主体的能动性,进行不断的价值超越和价值创造。当今,新课程标准使小学英语教育价值观面临着新的挑战与选择。笔者认为,小学英语教育的价值取向归根到底是小学英语知识教育价值的根本定位问题。我们要走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的圈子,从哲学角度  相似文献   

4.
高校德育只有牢固树立其价值取向的社会本位观念,才能从社会需要出发,以培养怎样的人为逻辑起点。实现高校德育价值取向的正确选择。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改革开放形势下高校德育必然显示以下价值取向。一、社会主义价值的规范功能与青年学生理想目标体系建设的激励功能融合,贯穿于高校德育价值取向全过程。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高校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规范功能,把无  相似文献   

5.
教学价值观是教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它对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指导作用和意义是毋庸质疑的。不同的教学价值观,在教学实践中表现为不同的价值选择和取向。一定主体的价值取向是其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教学价值也只有与人的价值取向性联系起来才有真实具体的内涵。教学价值取向,是一定教育主体在学科教学功能、教学价值认识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价值的基本态度,以及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价值选择时的基本倾向。教育主体的教学价值取向渗透在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对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原则策略的选择,对学生品德素质和政治…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的教学评估是对高校教育质量的一次大检查和大评比,是一项有计划、有目的的重要测评工作,也是实现“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目的”。一、价值取向规范教学评估的指导思想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关于事物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标准,价值取向则是人们价值追求和价值实现活动的统一。它不仅反映了人的主观需求,同时还体现在人们为实现价值的现实活动中。价值取向的最主要最直接的用途是对于人类活动的定向作用。它帮助人们进行价值选择,认识主体的价值取向使它产生一种“知觉防御”,阻止那些同主体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7.
邓礼坤 《高教研究》2004,20(1):8-10
价值观作为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信念与观点,是个体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从不同的需要和认识角度出发,对某一事物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判断后形成不同的价值观。价值观通过客观事物的价值目标、价值选择和价值评价,深刻的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活动,决定着其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是青少年(又特别是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基础,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理论先导。  相似文献   

8.
真理与价值,求真与求利不可分地统一于人们的实践之中,人们的实践需要真理性的认识,价值取向和利益则规定着人们如何对待从实践中获得的真理性认识。真理观和价值观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既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实践标准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与价值观统一的原则,就是坚持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理论博大精深,其价值理论非常丰富,涵盖了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精神价值等多个方面,是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或缺的思想宝库;是我国新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培养千百万跨世纪党员及领导干部的精神动力.江总书记《在学习邓小平理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央反复强调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要增强党性锻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是根据当前党内的实际状况提出来的.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一定要把改造主观世界摆到重要位置,同改造客观世界更好地统一起来.”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伟大实践中,笔者认为:认真学习邓小平价值理论,是提高党员和干部素质的关键所在;是跨世纪干部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根本理论源泉,我们应从下面九个方面去学习和实践.  相似文献   

10.
价值观是判断事物是否对人有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及评价就不同,进而所追求的目标、行为的动力和效果必然不同。科学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及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能否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是影响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性因素,帮助学生树立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和人类根本利益的科学价值观,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后备力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11.
学校体育目标的价值取向是多方面的。关注学校体育目标价值取向的发展变化,承认学校体育目标价值观的不同取向,有助于发挥体育多功能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本文通过对学校体育目标的再认识,对我国学校体育理论和实践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撂讨学校体育目标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以期统一思想,转变观念,以推动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 一般来说,在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活动中,总有一个最终目的和目标,以解决人为什么活着和怎样活着的问题。价值目标作为一个人的总意向或最高目的,它联系着人的一切行为和活动,贯穿于他的全部社会实践之中,体现着他的理想和人生观。而人生价值取向,就是指人对价值目标的选择与追求。任何人都有一定的人生价值取向,不是进步的、革命的取向,就是落后的、腐朽的乃至反动的取向。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选择和确立正确进步的人生价值取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呈多样化势态,对此,坚持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价值观之所以呈现多元性的态势,其主要原因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多种经济成份必然产生多元的市场主体,而任何一种市场主体都要从自身的需要和利益出发,去选择一定的价值取向;其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人们的价值观正在适应于市场经济的要求而逐步转变,以效率观念、公平竞争观念、自主自强观念等为主要内容的新的价值观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居于重要地位;再…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目标价值与手段价值选择的研究用《中学生价值观问卷》测量了971名中学生价值观的基本特点,结果显示:(1)中学生价值目标和价值手段选择方面的特点为:在选择价值目标时,最看重的是归属感和生理上的健康与安全,最不看重的是物质享受;在价值手段选择方面,中学生认为各种价值手段都具有重要价值;(2)不同性别、年级的中学生在价值目标和价值手段方面的倾向性存在差异;(3)在选择价值目标和价值手段方面,集体取向的中学生显著多于个人取向的中学生,且他们对两种取向的偏好存在性别和年级差异。  相似文献   

15.
技术观是对技术的总体看法和观点,它以观念的形态存在于认识主体的头脑当中,对于观念主体的分析成为技术观研究最为基本的内容。技术价值观是人们在技术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关于技术价值的比较稳定的认识,它作为技术文化的基本内核,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引导甚至规定着人们在技术活动中的技术价值取向以及社会的技术选择和技术发展模式。技术观与技术价值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的关系是表现为嵌入与被嵌入的关系,辨析两个概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政策价值现在政策系统与决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它直接关系着政策的正确与否;政策实践途径对政策实践活动能否遵循主体的价值取向,顺利实现政策理想,达到政策目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邓小平教育政策思想体现了他在教育政策实践中坚持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取向多元化及其相互矛盾客观存在。对此必须进行认真分析,正确评价,作出合理的价值选择。自觉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坚决反对实用主义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价值是人们对于能够满足自己某种需要的客观事物重要性的认识与评价,目标是人们在一定价值观念支配下作出的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或对某种结果的追求。高等教育分流的价值目标是高等教育分流主体对有关分流活动的价值取向与目标选择,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矛盾性,需要高校主体采用"兼顾"的分流目标加以协调。  相似文献   

19.
坚持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教育价值取向周翠君教育价值观是人们对教育价值的确认和追求,也是对教育功能的选择。它对整个教育活动起着导向作用,直接影响着教育的目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也影响着教育的规划、结构、布局和体制。因此,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至关重...  相似文献   

20.
生态价值观的兴起与教育的使命--对教育价值观的反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对教育价值观的普遍认识价值观即价值取向。它是主体对客体需要的关系在主体观念上的反映,也就是主体的价值判断。不同的主体,对客体需要的关系不同,因而产生不同的价值判断,表现出不同的价值观。[1]据此认为,教育价值观即是人对于教育活动满足其生存需要的关系,在人的观念上的反映。它既是关于教育问题的最基本的观点,也决定了对教育目的的认识、对教育方针的制定、对教育功能的选择和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在教育领域,长期以来学者们围绕教育价值观的问题始终争论不休。其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二个方面:一部分人认为,人是教育的主体,教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