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几年来网络暴力事件成为了互联网的负面产物,这种没有"口诛"只有"笔伐"的方式似乎已成为网民们的一种狂欢。本文从网民自身、网络媒体等方面浅析网络暴力的成因,并探讨应对网络暴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传播不断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从"匿名"者成长为"公民",群体的"智慧"取代个体的"狂欢",已经成为新的网络特征和网络发展的必然力量,这也是博客对社会影响方式的一种转变."公民"需要合理发声的公共舆论平台,并通过这一平台的理性互动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向上的推动力量.尽管理性和非理性的声音、形象还将继续在网络中共存...  相似文献   

3.
一、一句温情呼唤引发的话语狂欢 在网络搜索引擎Baidu上输入"贾君鹏"三字,你将得到约9,790,000篇相关页面,其数据之庞大,让人瞠目结舌.贾君鹏,何许人也?这一切追根溯源要从2009年7月16日上午11时许发表在百度魔兽世界吧里的一个简单不过的帖子说起.帖子标题为"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贴中内容只有同样流行于网民间的缩略语"RT"(意为"如题")二个字母.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的不断进步与普及,给"网络神曲"提供了迅速走红的契机,也使得"网络神曲"更多地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网络神曲"实现了全民参与和全民狂欢,也极大地颠覆了传统的话语体系.文章针对这种现象,运用传播学理论,对"网络神曲"走红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神曲"热提出了一些冷思考.  相似文献   

5.
"小清新"脱胎于"小资",成为当今时代青年亚文化的一种表现。由曲风清新自然的独立音乐漫及到所有风格自然、安静而不张扬的艺术作品,都是"清新粉"的精神食粮。对精神与气质"感觉"的追求也体现了其理想主义、自我保护、逃避现实的核心。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迅速崛起,将这一"小众"文化形态推到大众面前。本以"避世"为人生态度的小清新在内外因推动下涌入网络狂欢之中。本文通过分析"康夏散书帖"事件始末,研究该散书帖如何吸引众多清新粉的关注,如何将这文青圈的小事件演变为一场网络狂欢,以及由"情怀散书"到"营销诈骗"转变的缘由分析。进而思考网络狂欢下小清新如何自立。  相似文献   

6.
办了30年的央视春晚已经成为一种"新民俗"。而近些年来,随着网络渗透力的增强,除夕夜亿万观众围坐电视机前看央视春晚时,另一场在微博、讨论版上展开的"围观春晚"狂欢派对也在同步  相似文献   

7.
从2009年作为一种网络"时尚"出现在公共领域开始,3年来,微博从网民的狂欢逐渐变成公众介入公共事务最强大的工具.①从Web2.0到Web3.0,技术革新使得这一工具的使用者在一定程度上绕开了"把关人"的监控,从而填补了传统媒体在舆论监督上的相对缺失.回顾今年的重大微博事件,越来越多的公众敏感议题被微博平台推上风口浪尖,从"宜黄拆迁自焚"、"360和QQ大战"、"我爸是李刚"到"唐骏学历门"等,几乎涉及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8.
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袭人事件发生后,伴随着监控视频曝光引起的视觉冲击,网络流言大行其道。网民在"情绪优先"支配下对信息进行筛选并进行理解和评判,基于对规则的维护进行情绪化的网络表达,形成宣泄式的网络狂欢。本文反思该事件的网络传播现状,提出网络要进行"有价值"传播。  相似文献   

9.
王晶  苗艳 《中国传媒科技》2013,(12):135-137
"杜甫很忙"是产生于新浪微博上的一次网络恶搞现象。2012年3月以来,关于高中语文课本《登高》一诗上杜甫的一系列涂鸦图片在新浪微博上被疯狂转载,使得生活在1300年前的诗圣杜甫突然变成了"网络红人",其随后所产生的商业利益也日益被广大商家发掘并利用。究其本质而言,"杜甫很忙"不仅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网络热点话题,更是新媒体背景下一场最新的大众狂欢文化。新媒体背景下的狂欢文化能够让受众从对大众文本的再创造中建构出大众意义和大众快感,从而抵制或规避文本本身所代表的支配力量,制造某种符号民主;它能够起到一种类似于"安全阀"的作用,不满的情绪一旦在嬉笑怒骂的狂欢文化中被释放出来,实际上可能会加强正常的社会秩序。简言之,新媒体文化是一场全民性的符号消费运动。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时代的新剧营销,都会伴随着影响力巨大的网络狂欢,在自由、平等的网络环境中,快乐至上的网民心态造就了难以控制的狂欢盛世.本文从网络狂欢的内容、渠道、主体行为等方面对新剧营销网络狂欢模式进行分析,探究模式的环境、传受双方主客观意愿等条件,从而找到狂欢失度的原因,基于此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段子总是与网络狂欢同时出现,本研究以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作为理论工具,以《人民日报》微博报道"特朗普竞选成功"的评论段子为例,从行动意义诠释的角度对其进行架构分析。结论发现:段子通过将权力话语从神坛拉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空间中去这一同化行为,来消解权威;围绕国外时政热点事件所创作的段子通常隐含了一种建立在比较心态上的民族自豪感;网民并未对权威进行根本式的抵抗,只是一种远离重点的外围参与。  相似文献   

12.
网络时代科技期刊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发展最迅猛、最广泛的可说是网络技术了.今天,网络已和人民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至2000年7月,我国网民总人数已达2650万人.网络以其资源丰富、技术成熟、联网广泛、信息共享等特点,在全球正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网络已成为继报刊、广播和电视后的一种新媒体--第四媒体.有专家认为,在10年至20年内,第四媒体的影响力将可能超过传统媒体.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网络"戏谑化"表达在网民群体中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集体狂欢",产生了一定的舆论影响.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分析这类话语的起因和功能,探讨其可能的潜在危机,并提出一些合理的引导措施.  相似文献   

14.
《声屏世界》2015,(4):169
历经三十余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已然成为亿万中国人的精神年夜饭,形成中华民族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2015年,央视春晚在延续传统的同时,借力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形态,推出全民"摇一摇"抢微信红包等互动活动,并首次对外开放网络直播版权,打造了一场更新鲜、更具黏性,真正意义上"全民狂欢"的春晚盛况。根据美兰德网络传播监测数据显示,本届春晚期间(2月15日-2月19日)网媒关注度达14,506条、微  相似文献   

15.
网络直播经过短时间的发酵,如今迅速成为全民狂欢的另类形式.本文从"认知盈余"的角度审视网络直播中交往的娱乐实质,认为网民交往的需求得到了技术赋权的可靠保证,但直播形式事实上剥夺了主播和看客自由支配时间创造"认知盈余"的权利,并通过操纵个人额外社会资源的分配进一步加大了参与者之间和其他社会人员的鸿沟.新媒体通过技术为用户赢得闲暇而将其殖民,又利用便捷与时间的可支配性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的无知,并持续强化,最终造成社会分野.  相似文献   

16.
"友谊小船说翻就翻"是近期主流社交网络上传播极广的网络流行语,寓意是友谊经不起考验,说变就变。在被各行各业的网友改编后,衍化出多个版本,骤然刷屏很多人的朋友圈。本文通过对"翻船体"的研究,揭示这个网络流行语狂欢背后各种力量的角逐,反映青年群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文化创新和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7.
张莉钥  翟菁 《新闻世界》2012,(6):128-129
网络造句的走红,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其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已超越了其本身。作为一种另类的娱乐方式,网络造句以戏谑的方式吸引人们关注的同时,担当着人们意见表达的通道。本文以狂欢理论为支撑,结合互联网的技术特性来分析“网络造句”独特的狂欢特质和现实意义,并在媒体融合的新舆论格局下,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自2009年起,11月11日就被赋予"购物狂欢节"的意义,成为了销售业的重头戏,如今已成为中国互联网最大规模的商业活动,而媒体在其中的作用体现在为购物节"造势",引导民众形成了"愚昧的狂欢"。本文是基于2014年的购物节分析,指出这一现象的狂欢意涵,并透视媒体引导民众进行多种消费、制造狂欢背后的作用机制,最后呼吁民众理性对待媒体奇观这一现象,回归理性消费。  相似文献   

19.
"土味"一词大概从2017开始出现在大众视野,最开始的含义是"俗气的"、"不时髦的",经过两年的演变后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符号,所包含的意义也发生了改变。盛行于网络的"土味"视频及其衍生物,通常带给人廉价、简单、过时甚至低级的感官体验,而"土味"却带着这些与现代流行文化格格不入的标签一路势如破竹,席卷了整个网络。"土味"盛行的背后,体现的是新一代受众心理和需求的改变。"土味"视频不只是看起来那样的粗制滥造的草根短视频,而是已经成为了一种网络亚文化,这不只是一小撮网民无聊的狂欢,也不只是乡镇青年的低级趣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从城乡对立的二元世界的夹缝里生长出来的独特文化现象,也体现着当代网民对消费主义和流行文化的反抗。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时代,视觉消费盛行的当下,短视频占据了公众的碎片化时间,许多的热敏事件和话题能通过短视频渠道快速抵达用户并能够抓取公众注意力。与此同时,互联网的低门槛、普及性和公众的从众心理、社交需求,公众进行内容二次创造,成为数字劳工、生产迷因并消费当事人和事件,这导致网络狂欢成为常态。本文将以公众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对现象级传播现象"丁真"的围观为例,以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为支撑,分析这场狂欢盛宴中公众表现、狂欢原因及狂欢后的反思。在注意力经济时代,流量热点转瞬即逝,公众在狂欢娱乐放松时,也要注意到狂欢背后刚从贫困县到今年城市营销黑马的理塘所做出的贡献,在打造个人IP时供参考的借鉴意义,公众也要避免过度消费丁真,消解其纯天然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