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段子式广告是随着微博兴起发展起来的一种广告新形式,集商业性、娱乐性、原创性一体。它以"文字+图片"的形式、"故事+广告"的内容受大量粉丝喜爱。段子营销开拓了广告长尾市场,营造出了商家-段子手-消费者三者之间的小场域,在精准营销的同时拥有较好的互动反馈机制。但这一模式并不成熟,草根性的段子手容易失范、内容过度娱乐化和持续营销难也成为段子营销的弊病。如何合理发挥段子的优点进行营销不仅是段子手需要思考的,专业的广告人也该转变思维正视段子营销,共同营造良好的广告市场。  相似文献   

2.
孔灵 《新闻世界》2013,(1):67-68
微博评论改变了传统新闻评论的话语模式,拓宽了新闻评论的表达形式,呈现出全民“狂欢”的倾向。本文以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为依据,分别从参与形式、言语表达和思想内容三个层面揭示微博评论的狂欢化倾向。  相似文献   

3.
微博,简单地说就是140字的段子,从前通过手机短信发段子,现在用微博发段子。发一条短信,一毛钱;发一条微博,免费。但始终与免费微博亲密共舞的是一个叫作消费主义的幽灵。消费主义绝非一种抽象的当代理念,而是拥有走向后现代的消费社会作为坚实根基。在这个意义上,消费主义尽管善于制造时尚,却不会轻易被任何一种时新思想席卷而去。它给转型期中国带来的,是福音抑或警讯?还需仔细思量。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有关"少年列席深圳政协会议事件"的相关"跟帖式"微博评论具有明显的狂欢化特征,但这种狂欢化并不具有全民性。对话状态下的"跟帖式"微博评论以非狂欢化的讨论为主,但对话的过程会对评论的走向产生影响。怀疑的立场和微博评论的狂欢化有着很大联系。微博评论狂欢化一方面起到了"社会安全阀"的作用;另一方面会对事件发展的走向产生未知的影响,甚至危害相关方和社会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的"网红"能够流行开来,除了缘于技术层面的媒介演进外,还受到了围观式的传播情境、议题的社会勾连、受众文化消费与认同的符号逻辑等的影响。鉴于当前网络场域中"榜样权威萌化""网红"日趋成为一种文化常态,本文从消费社会学、网络女性主义、狂欢围观传播情境、认同的生产与表达等多维度地对"网红"传播现象进行分析解读。  相似文献   

6.
吕荣慧 《新闻世界》2014,(6):122-123
"段子"一词在中国有着十分久远的历史,其形式与内容不断随着时代而变化,但是其精炼的风格和幽默的精神却一直流传至今。经过几百年的不断发展,段子文化逐渐成为了中国的一种文化现象。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这种传统的表达方式具有了新的活力,各种包含着特定意义和网络表达的段子不仅仅可以通过文字在小范围内进行表达,还可以通过声音、图像、视频等在网络中进行传播。网络段子的形成与传播不仅彰显着网民的睿智与娱乐精神,也代表着各种多元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融合,呈现出一种娱乐化时代的网络狂欢。  相似文献   

7.
程前  李勇 《东南传播》2013,(1):78-80
《壹周立波秀》自2010年开播以来,以其诙谐、幽默、辛辣、搞笑的风格使该节目从众多娱乐节目中脱颖而出。节目中《立波梦话》板块更是以西方新闻讽刺节目《深夜秀》为范本,以播报新闻的方式对当前热点新闻事件或话题进行讽刺性的夸张表现,节目对传统秩序化、权威化的新闻进行颠覆和解构,创造出了一种新的狂欢化的话语模式,其狂欢表达背后的理性与智慧引人思考。  相似文献   

8.
微博段子手是指活跃在微博上,以发布原创段子或转发段子为微博主要内容的群体。微博段子手具有草根性、娱乐性、粉丝多、商业性等特征。在网络传播的实践中,微博段子手存在着过度娱乐化、粉丝盲目追随、左右网络舆论导向等问题,应从管理制度建设、服务协议调整、媒介素养提升等角度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由资本、媒介与受众共同促成的"狂欢"已经脱离了偶然性、对物理空间依赖的特点,呈现出日常化、生活化和消费至上的规律性。因此,"传播者—受众"之间的关系在移动互联网语境下不断为媒介与资本收编,逐渐演化成"资本—媒介—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以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为依托,就当前的媒介生态图景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发现,狂欢作为受众主体性的体现,已经在资本与媒体的合谋下演变为消费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狂欢"即是消费。  相似文献   

10.
"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是淘宝创始并开始在这一天举办促销活动,后来,苏宁易购和京东为代表的大型电子商务网站都会利用这一天来进行一些大规模的打折促销活动,以此用来提高它们的销售额度,现如今的11月11日已经变成全国范围内一年一度的大型购物促销狂欢日。议程设置理论与双十一购物节有着重要的联系,它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认知和消费行为,本文就将结合这一理论对双十一狂欢购物节背后的运行特征与规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伍思斯  岳璐 《青年记者》2017,(15):46-47
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网剧,网络段子剧因其叙事的碎片化、题材的多样化、风格的草根化颇受关注.本文从“网络段子剧”的概念界定出发,以《陈翔六点半》这一草根网剧为例,对网络段子剧中的草根文化进行解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思考. 网络段子剧的兴起与特征 网络段子剧是以段子为基础拍摄的小情节短剧,一般没有固定的角色和固定的演员,每集至少有一个笑点,形式迷你,每集时长不超过20分钟,以碎片化的方式和移动互联网的传播来满足受众即时简单的娱乐需求.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当代政治、经济、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巴赫金提出的狂欢节、狂欢式、狂欢化有了新的适用性,直播购物、表情包、双十一等都是新的狂欢形势,本文将从网络狂欢理论的相关概述、新媒体环境下狂欢理论的呈现、狂欢理论的影响、狂欢理论的反思与建议四方面入手对狂欢理论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3.
谭硕 《东南传播》2012,(7):76-78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博作为一种网络时代的新兴事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入大众视野并且迅速风靡,目前国内的微博客数量以几何级数增长。网络空间展示出的无权威、无中心性的特点使得个人话语权得以充分的掌握,并在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中产生重要影响。一条不多于140字的微博能够达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评论和转载量。本文主要以新浪微博名人为例,从新闻传播学角度就探讨名人微博的"把关人"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解读体育文化传播的大众狂欢景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体育的发展历史不过一个多世纪,但借助体育本身的魅力和大众传媒的力量,体育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恐怕没有一个行业能够像体育这样,能够让那么多的人参与其中,使其身心进入一种极度兴奋的状态.本文试图从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出发,对体育文化传播所形成的全球狂欢,激情狂欢,民族狂欢和集体狂欢等几个层面的问题进行初步的解读.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14,(23):60-64
传统媒介信息传播到微博信息传播,是一个权威、控制、中心消解的过程,标志着"现代"的消融、"后现代"的确立。在"后现代"背景下个体游走于不同微博部落中。本文解析微博部落后现代化的表征:部落以共享的情感或符号为联系基础;权利分散于网络主体之中,没有绝对权威;部落存在具有脆弱性。最后,基于后现代伦理的视角对微博部落管理提出伦理反思:启用外部伦理监督机制,整合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深入掌握微博及"把关人"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将主要对"把关人"理论在微博媒体中的运用进行研究。文章主体部分将从微博及对"把关人"理论的概述入手;分析"把关人"理论对微博环境重要性;深入探析把关过程中遇到的困境,着重从各个侧面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粉丝们借助微博平台对明星偶像进行重塑,通过多媒介融合传播的技术手段对偶像及其作品进行阐释和包装.微博粉丝与明星间形成了与现实社会关系相区别的“伪社会互动关系”,近距离狂欢取代了远距离膜拜.参照“盗猎者”理论,粉丝们掠夺并整合明星各类支离破碎的文本信息,并采用转译、拼贴、挪用等各种方式对其进行解读与重构,将粉丝的追星行为转化为一种偶像制造的生产行为.在微博粉丝文化传播中,文化交往的中心难以维持固定的关系,粉丝间的交往结构发生着不断的塌陷、转移和重建,从而构建出一种新型的社交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18.
传媒微博     
《新闻记者》2012,(6):96
@北大新媒体:【上海社科院研究报告:门户网站报道存在严重的"重男轻女"】除女性、时尚、娱乐等频道外,报道中男主角更多,以凤凰网最明显。报道中男性的形象更权威,男性作为"发言人"、"专家、评论家"比例远高于女性,女性更多是充当"大众"或"表述个人体验",以网易和凤凰网最为明显。@唐润华:【媒体玩转Twitter十招】美国两位新闻学教授在对知名媒体的twitter账户进行跟踪研究后,提出了媒体用好twitter的十条建议:1.发出的声音要可信可靠,但也要个性  相似文献   

19.
黄晓丽 《东南传播》2012,(11):96-97
近年来,社交网络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交流的重要平台。其中,微博作为社交网络的一个重要场地,我们每天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参与到不断更新的社会热点里。每个话题从讯息本身到网民们的评论互动,都呈现出强烈的狂欢色彩,这种景观犹如巴赫金形容的狂欢节一样,对话的力量在社交网络时代尤为彰显,它是一场语言的革命,呈现出卑贱化、狂欢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新闻传播》2014,(1):8
本文试图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出发,以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为理论基础,来重新审视微博场域的本质特征。分别从微博场域的媒介规则、微博场域中的资本转化与博弈、微博场域的惯习三方面入手分析,得到微博用户的使用偏向于彰显风格与个性,而非公共参与,偏向于感性狂欢而非理性治理,偏向于私人化而非公共性,偏向于游戏性活动而非政治性实践等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