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数学思考。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数学思考。  相似文献   

3.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一章“分数加、减法”中的第二节内容。本小节包括“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和“异分母的带分数加、减法”。一、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异分母的加法和减法在计算法则上与同分母分数加、减...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的道理。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1.听算:13+1357-3725+1589-19提问: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为什么只把分子相加减?2.把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分数通分。13和2534和720512和38讨论:不同分母的分数能不能直接相加、减?为什么?能不能运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在同分…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十册第131页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例1、例2,第132页“做一做”和练习二十九第1~4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初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2.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概括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1.说出下面分数(投影)的分数单位和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并说一说这两个分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口算:+=( ) -=( )3.把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分数通分(教材复习题)。和和和评析:新知的获得大多是要依赖认…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93~94页。教学目标:1.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法,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数学本质,感悟转化思想。2.经历构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模型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逻辑性、推理性和思维性,渗透转化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获得成功的乐趣和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增强探索意识和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7.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目的是: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教学过程中,教师宜抓住“化异为同”这一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面临的新问题。教学过程可照以下的程序设计。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并能运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2.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3.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和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教学重点:运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教学关键: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难点:弄清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复习铺垫(1)口算并说明算理:15+25;710-310;16+56;76-27(2)通分:13和25;512和38。2.设疑引入师:新学期开学后,小红买一张彩纸包书。用这张纸的12包语文书,用…  相似文献   

9.
【课例简析】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是在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之后编排的,是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由于异分母分数的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所以通分是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的关键。本课导学设计,采用引导学生以旧推新的方法,使学生在分析、比较中,归纳、概括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掌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131~132页。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3.初步渗透转化、建模等数学思想,提高学生解决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131~132页例1和例2及第132页中间的“做一做”,练习二十九的第1~4题。【教学目标】1.理解并牢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重点)2.会用上述法则准确、迅速地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运算。(难点)3.使学生了解转化的数学思想,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并培养学生认真、严格、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促进迁移1.叙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2.计算下面各题。14+14=78-38=36+26=1012-912=3.什么叫通分?把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分数…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许多教师往往先复习通分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然后呈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例题,让学生尝试解答。然而实际情况却不如人愿,学生不知从何入手,好像复习对学生学习新知没起什么作用。认真反思后发现:教师只是一相情愿地认为复习了通分和同分母分数加、法,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迁移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事实上,学生并不知道这节课要研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没有调用相关知识和经验的心理准备。因此,如何激发学生调用已有的经验和储备积极进行探究的学习心向成为主动建构的关键。我在教学时充分利用直观图形促进…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0~81页。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2.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感受转化思想在解决问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99~101页.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获取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从而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含义;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了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够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相似文献   

16.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是加、减运算的最后一节,承前启后,是学习分数乘、除法以及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法,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运算技能,理解运算原理,并向学生渗透转化、抽象算法、数形结合、优化等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7.
1.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这部分内容是在三年级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四年级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系统学习的。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为学生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打好基础。 (1)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教材对比地安排了两个例题,即例1和例2。 教学这一部分时,一要注意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二要注意抓住教学的重点。 教学例1时,一要抓住整数加法应用题和分数加法应用题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一、算算猜猜,引入新课教师出示下面一组题目:47+27 511-411 1318+1118712-512 12+12 89-59学生口答得数后,师:这一组题目有什么共同特点?生:这组题目是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板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师: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学生回答后,师(指着板书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的“同”):谁来猜一猜,这一节课我们将学什么?生: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师:你们真能猜!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生: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师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旧知,一般是后继新知的生长点。新课开始,几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口算题,习旧…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131~132页例1、例2,完成第132页的“做一做”和练习二十九的1~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法则,并能够运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2.继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推理、概括的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3.向学生渗透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思想,学会运用转化的思想和类推的方法,促进学习的迁移,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正确计算。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并能运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和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