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上海报业集团旗下、"澎湃新闻"运作的英语媒体网站"第六声"(Sixth Tone),于2016年上线运行。作为中国第一家全数字英文媒体,"第六声"诞生于中国对外传播的新时代:一方面,互联网及其催生的新媒体,至少从技术和理论上有助于一个"去中心化"的全球传播格局;另一方面,经济实力与国际地位迅速攀升,让中国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  相似文献   

2.
自2020年1月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中国近年来最为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是中国第一家全数字英文媒体"第六声"(Sixth Tone)上线逾4年来所报道的最为沉重复杂的新闻事件。从1月20日晚钟南山院士在中央电视台宣布新冠病毒可以"人传人"的那一刻起,"第六声"便进入了"战时状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布新闻、特写及评论,让国际读者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有关疫情客观而全面的信息。在这一新闻生产的过程中,"第六声"努力克服了人手不足的困难。从人员规模来说,"第六声"的新闻团队是一支堪称"迷你"的队伍,文字记者与编辑的总数不超过20人,整个视觉团队也不到10人。  相似文献   

3.
"第六声"(Sixth Tone)于2016年12月28日正式上线。其办刊宗旨指出:"中国普通话中有五声。第六声认为,报道中国时,在各种热词和头条之外还存在表达其他声音的空间,讲述普通人不普通的故事。"可见,第六声有意要与中国现有旗舰型和航母型外宣媒体有所差别,试图选取这个快速现代化的庞大国家中的普通人的普通议题,用“以小见大,润物无声”的方式传播更立体的中国。运行三年多来,第六声不断试错迭代,摸索磨合,内容已经形成明显特征。本文分析了第六声上线以来的文化报道的主要特点及它对中国外宣创新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4月5日,澎湃团队出品的一份讲述中国故事的全新英文产品《第六声》开始上线测试,至今已有一年多的时间。《第六声》从出生起就带着新媒体基因,在网络平台上发布新闻、利用社交媒体传播新闻。与受众大多是生活在上海的外国人的上海本地英语媒体《上海日报》、上海外语频道等不同的是,《第六声》把受众定位在全世界的"中国观察家"们,或者说是"中国粉丝"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中国第一家全数字英文媒体"第六声"在过去半年多的时间推出了建党百年特别报道,其实践和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如何更好地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加强中国共产党在国际舆论场域的形象塑造与传播。"第六声"的主要策略为:用内容或形式上的新鲜感,塑造中国共产党求真务实、善于创新的现代化政党形象;用历史类题材,向国际读者"科普"中国近现代历史和党史;在优秀青年学者的助力下,与西方媒体展开意识形态上的正面交锋。我们发现,以往"去意识形态化"的外宣策略值得商榷,而外宣工作某种程度上的"内宣化"倾向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6.
胡钰  卢俊 《对外大传播》2016,(10):36-39
随着央企国际化规模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国际社会对央企的关注度日益提高,舆论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加强央企海外形象建设和舆论风险防控成为对外传播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当前,央企需要把握对外传播的时代新要求,动态更新中国企业及国家砥砺前行的"中国镜像",进一步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话语权、传播力、影响力,树立国家和企业的良好形象。具体来说,可从七方面加强央企海外形象建设:第一,把央企海外形象建设作为国际化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以鲜活故事打造当代中国企业形象的闪亮名片;第二,明确央企海外形象建设的战略目标,使中国企业成为中国国家形象的独特代言人;第三,组建专门服务于央企海外传播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和网络体系,打造专业化的企业海外形象建设指导平台;第四,促进信息共享和经验共享,开展中央企业海外形象建设的经验交流;第五,突破传统,拓展央企海外形象建设的传播渠道;第六,建立央企海外形象建设的数据库,为央企海外发展建设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第七,加强风险防控意识,重视央企海外形象建设的危机公关及监测处置。  相似文献   

7.
正在全球共同面临新冠肺炎疫情挑战的大背景下,作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疫情信息的重要窗口,《上海日报》(Shanghai Daily)、第六声(Sixth Tone)、一财全球(Yicai Global)等上海外宣新媒体在海外社交平台上用心讲好中国战疫故事,回应关切、寻求共情,在海外社交平台和受众间收获良好反响。  相似文献   

8.
何一枫  朱言 《文化交流》2017,(12):41-43
正10月13日,为期3天的"2017浙江金秋购物节平行主题展会"在杭州白马湖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此次展会是2017浙江金秋购物节最具亮点的活动之一,首次整合"第六届浙江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第十四届中国中华老字号精品博览会""第四届浙江名品展""第八届浙江省连锁加盟展""第二届汽车消费展""第二届‘浙江符号’旅游商品展""浙江名特优农产品展""第七届19楼相亲嘉年华"等省级十多个品牌主题展会和活动,依照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发展方向,以"消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北京的文化国际传播主要是通过文化企业"走出去"实现的。本文试图梳理这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发现,一些优秀文化企业国际市场定位能力、国际化品牌定位能力和影响力日益增强,人才管理国际化水平大幅提高,国际化经营方式不断升级,海外投资布局加快。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北京多数文化企业没有实施国际化战略,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品牌及服务,主要原因是产品开发的国际化水平低。同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1月22日,中国国家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全球二十多家华语广播电台联合宣 布,将于2005年12月30日0:00至2006年1月1日24:00,联手推出72小时大型直播节目《天涯 共此时——2006新年全球华语广播72小时大联播》。届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新闻综合 频率“中国之声”、第五、第六套节目对我国台湾广播“中华之声”、“神州之声”,第七套节目对港  相似文献   

11.
国际新闻传播人才担负着向国际社会报道中国、站在中国立场报道世界大事的重要职责,是中国观点的传播者、中国立场的阐释者、中国形象的塑造者。急剧变革的国际形势及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国际传播事业带来了新挑战,给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中国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要走中国化的道路,它不同于西方新闻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法,应该是一套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的国际化培养体系。需要形成由党和政府主导、主流媒体和新闻院校联手办学的模式,"坚持党的领导"是原则,"坚守国家立场"是根基,"坚定中国特色"是路径。其核心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学生坚守国家立场,明确"为谁传播";及时发出声音,把握"何时传播";讲好中国故事,解决"传播什么";拓宽传播渠道,掌握"怎样传播"。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企业作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出去"的重要实体,越来越成为中国国际形象的重要载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也不断增大,但同时也要看到,很多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的贡献度和美誉度并不匹配,作出的贡献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相应的认可,一些负面国际舆论和不良的企业形象成为制约企业国际化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此,从企业传播主体的视角出发,探讨企业创始人(一把手)、企业新闻发言人、企业国际传播部门、企业驻外员工四类传播主体的不同定位和作用,有助于进一步做好企业海外形象的国际传播工作。  相似文献   

13.
<正>让优秀的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打造国家文化品牌,增强中华文明的国际影响力。这种强烈的时代诉求,彰显了一个大国的自信,是中华文化自觉和自信的集中体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必须培养与此相适应的国际化战略人才,大力进行教育改革创新。外国语大学作为中国高校群体中的特色高校,对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起着先锋作用,在培养高端国际化人才方面有着新的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14.
<正>当下,在中国各大城市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之际,积极构建符合自身特点、体现地域特色的城市对外传播格局,对于增强城市对外传播能力,提升城市对外美誉度具有积极意义。本文结合城市国际化进程中杭州对外传播格局现状,就如何探寻创新对外传播策略,加强对外传播能力建设,在国际大舞台上更好地发出声音进行探索思考。实践当前,城市国际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复旦大学"中国城市国际形象调查"课题的研究结果显示,截至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原名中国国际书店、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简称国图公司)隶属于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中国国际出版集团),成立于1949年12月,是中国第一家图书进出口机构,也是中国最大的专业性书刊进出口公司之一。国图公司始终以外向型、国际化为发展定位,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扩大书刊和其他文化产品的国际贸易为使命和责任。近年来,我国的文化"走出去"战略仍存在许多困境,国图集团公司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  相似文献   

16.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国际化、全球化已成为中国大多数发展较前卫企业的顶层战略.它们在"走进去" "精耕国际"的整体部署中进行技术、品质和服务的逐步提升,努力从最初的低价格,低品位的原始印象,逐步塑造起高端、时尚、性价比高、品质优越的国际新锐形象,进而把价值链全球化打造中的企业文化建设提到了首位.  相似文献   

17.
文化信息     
本文 《文化交流》2010,(4):49-49
第六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即将举行 第六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将于4月28日至5月3日在杭州举行,主会场仍设在杭州(萧山)体博园。动漫节其间,以杭产动画片《魔幻仙踪》为蓝杭州大剧院公演,同期举行的还有2010“美猴奖”颁奖仪式、第三届国际动漫节杭州峰会、动画片交易会、项目洽谈会、人才招聘会。  相似文献   

18.
正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强化推动着媒体融合的国际化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强调,主流媒体"必须增强底气、鼓起士气,坚持不懈讲好中国故事,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相适应的国际话语权"。对于主流媒体而言,在持续深入推进媒体融合的过程中提升对外传播能力,既是政治任务也是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既是巨大挑战更是展  相似文献   

19.
正第12届中国动漫节秉承"动漫的盛会,人民的节日"这一办节宗旨,以"更国际,更动漫"为主题,举办59项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8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展、参会、参赛,美国迪士尼、东方梦工厂、欧洲最大的动漫公司意大利彩虹集团,北美最大的动画内容供应商Funimation等国际知名企业参展,法国戛纳电视节、南非开普敦动漫节等16个国际知名会展团队相聚杭州……杭州这一"动漫之都"的动漫产业专业化、国际化、产业化、品牌化、市场化的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20.
第一个采用开发、建设、运营、管理一体化的电力开发模式;第一个配套引进大型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设备和环保技术,第一个建设运营国产60万千瓦超临界、国产百万千瓦超临界燃煤机组,第一个获得"中国一流电力公司"荣誉称号——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能国际")自成立以来,大力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致力于建设一个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红色"公司,注重科技、保护环境的"绿色"公司,坚持与时俱进、学习创新、面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