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晓丽 《教师》2010,(36):48-48
新课标中提出小学语文教学需注重学生语感的培养,这是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感知、分析、领悟能力的有效方法。如何进行语文知识的讲授,以及文字功底的训练,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语文教师需积极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先介绍了语感的具体内涵,重点从语文美感、文字分析、能力训练三方面提出了培养学生语感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中提出小学语文教学需注重学生语感的培养,这是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感知、分析、领悟能力的有效方法.如何进行语文知识的讲授,以及文字功底的训练,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语文教师需积极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先介绍了语感的具体内涵,重点从语文关感、文字分析、能力训练三方面提出了培养学生语感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语感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整体感受、理解和领悟能力,良好的语感是学生通向更高语言文字境界的桥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加强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而且能够提升语文教学效率。主要从朗读、词句、生活以及想象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语感训练。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学语感培养浅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那什么是语感呢?语感指的是人对语言文字敏锐的领悟和品味能力,是对语言直接的、整体的感受.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可以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新课标把语感作为语文素养的一个基本内容,可见,在小学语文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非常重要的。那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相似文献   

5.
语感是一种高级的语言文字综合能力,其认知结构是表象系统,其心理结构是图式系统。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不在语文知识的掌握,而应该是语言文字的运用,即语感能力。语文教学必须努力寻找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彻底解决影响语文教学效率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语感,是一种特别的语言能力,是一种快速、直接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学生对于语言文字敏锐度的体现。学生语感能力的增强,对于提高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吸收能力等有着重要的关系。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起点,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同时,这种特殊的语言能力有利于学生后天语文知识的形成。本文中笔者将重点谈谈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语文的核心是语感。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王尚文先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语感,要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语感素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极为重要的。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感悟,不能做过多繁琐的分析,应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和鼓励下,自主用心思考、咀嚼、体验语言文字的魅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小学各阶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户,也是感受语言,培养语感的基本方式。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  相似文献   

8.
李洪武 《甘肃教育》2011,(23):70-70
所谓语感就是指人对语言文字敏锐而丰富的感受,它作为感知语言的一种能力,是语文素养的基本要素。语感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加强小学生的语感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有助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作文能力的提高,叶圣陶老先生很早就指出语言文字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因此,加强语言教学,就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语感是由感受语言文字而引起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通过对语言材料的感知所形成的对语言材料特有的、近乎直觉的敏锐感受能力.敏锐的语感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它能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语感的训练."吕叔湘先生也曾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因而,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语感的训练和培养.下面笔者就语文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的语感,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林清兰 《学子》2015,(1):22-22
【正】所谓语感,就是读者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就是在感知语言材料时直接产生的一种对语言文字含义、情味和理趣的理解力。但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偏重知识,忽视语感的培养,造成了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小学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黄金时期,研究培养学生语感的途径与方法,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对语文教学有着重要意义。下面笔者结合自己...  相似文献   

11.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直觉地感知和理解的活动,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语感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叶圣陶先生曾说:“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言学家吕叔湘说:“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由此可见,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处和突破口,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12.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关注语感教学。学生的语感如何,直接影响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和运用,影响其语言能力的发展。学生的语感能力的培养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关键,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语感素质的培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的语感能力切实地得到培养和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感技能。  相似文献   

13.
语感能力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叶圣陶曾经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吕淑湘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文教学旨在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和一定的语言感知能力.已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言文字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离开的交际工具.语感能力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感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由此看出语感能力的培养在整个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张鸿曙 《教育艺术》2008,(11):15-16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的感知力和丰富的理解力。一个人语文素质的高低跟语感能力的强弱有直接的联系。而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本文主要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学生语感能力进行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正>语文的核心是语感。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王尚文先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语感,要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语感素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极为重要的。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感悟,不能做过多繁琐的分析,应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和鼓励下,自主用心思考、咀嚼、体验语言文字的魅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小学各阶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户,也是感受语言,培养语感的基本方式。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感受语言文字的思想情感并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情达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感能力,对于改革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感?本文仅就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感训练,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所谓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是人们直接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感受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加强语感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掌握科学实用的语感培养方法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所谓语感,就是指人们对语言的直觉程度和敏感性.语感的强弱直接体现学生阅读文章和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反映学生的语文修养.语感敏锐者,在听、读时,能迅速捕捉到言外之意;在说、写时,能以丰富的语言准确地传递信息.因此,对学生加强语感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章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叶圣陶先生很早就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在语文教学中,语感教学是纲,培养语感,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感受语言文字的思想情感并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情达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感能力,对于改革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感?本文仅就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感训练,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冒石宏 《小学生》2010,(2):40-41
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摒弃繁琐分析,注重感悟,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和鼓励下,自己用心去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语感放在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