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赵侠 《辅导员》2013,(8):59-59
<正>要提高化学课教学质量,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化学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把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原则贯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能力。那么,在化学教学中,怎样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一、恰当地提出问题是启发思维活动的良好开端思维往往是以矛盾为序端而展开的。思维活动的过程也是揭示矛盾、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因此,以不断地揭示矛盾和解决矛盾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就可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启发性地提出问题,可以不断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例如,在讲述苯酚一节时,可以先写出甲醇的结构简式(CH3OH),提问学生醇的概念和性质,然后将甲醇  相似文献   

2.
赵侠 《辅导员》2013,(12):59
要提高化学课教学质量,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化学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把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原则贯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能力。那么,在化学教学中,怎样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一、恰当地提出问题是启发思维活动的良好开端思维往往是以矛盾为序端而展开的。思维活动的过程也是揭示矛盾、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因此,以不断地揭示矛盾和解决矛盾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就可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启发性地提出问题,可以不断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例如,在讲述苯酚一节时,可以先写出甲醇的结构简式(CH3OH),提问学生醇的概念和性质,然后将甲醇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育观点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即思维活动的教学。思维往往是以矛盾为起点的,思维活动的过程就是发现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教学过程本身也是使学生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矛盾运动的过程。因此,我们应该以矛盾的不断出现和解决为主线来组织教学,调动一切手段,引导学生不断地去揭露矛盾、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思维品质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现就笔者的教学经验谈谈初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是新的“数学教学大纲”规定的数学教学目的之一。怎样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我体会,主要是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阐述教学内容,揭示数学中的辩证关系。也要恰当地使用哲学术语,使学生能把政治课上学来的辩证法在数学学习的实践中得到印证、巩固和提高。实际上,整个数学教学过程,就是揭露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每节新课,一般地说,都是要解决新问题的可解性与学生还不会解的矛盾的。基本途径就是启发,引导学生揭开新知识与  相似文献   

5.
化学课堂应将知识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化学知识的讲解,同时也应当注重化学实验的教学.在化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而化学实验能很好地启发学生思维,理解化学知识.因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化学实验活动的开展. 一、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兴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 化学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重要因素,也是学生学好化学知识的基础.只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构建知识,同时要营造轻松而愉悦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学好化学知识,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中,一是注重于知识结果(概念、理论)的传授,另一是注重于思维活动的训练和培养,使学生不仅在学数学,而且是在学思维.当学生在认识过程中遇到新情况,产生新问题时,教师要及时提出问题,揭示矛盾,引导学生去解决矛盾,获得新的认识,启发式教学就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启”就是“打开”、“开导”,“发”就是“发现”、“探究”。“启发”就是通过阐明事例,引起学生的联想、思维,使之有所领悟,在教师的指导下,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积极思维,去观察,作出判断. 例1 作log_xy=1的图象。  相似文献   

7.
陈素青 《考试周刊》2014,(74):75-75
<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从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变,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思维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使学生不仅获得知识,而且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只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开展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出发,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数学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探究活动。数学教学要重视规律揭示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8.
化学教学是化学活动的过程 ,是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发挥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现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做到把课堂教学回归到化学家探求新知识的原型 ,使学生领略化学家创新思维活动的全过程。因此 ,我们把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为一个科研课题 ,充分暴露化学家的思维活动过程 ,即再现知识的发现过程。一、构建“化学家思维活动过程”的化学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中学化学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化学知识和技能 ,还要创造必要的条件 ,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主动参与化学教学活动 ,去发现新知识 ,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认知心理学认为 ,学…  相似文献   

9.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来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师以精心设计的"问题"为核心和载体,通过启发设问、分析矛盾、揭示规律进行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初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关键.引入新课,要巧设悬念,激发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讲授教材,要深入启发,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深入思维;解题过程,要多角度、多方位,灵活多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复习巩固,要总结归纳,揭示规律,促进学生发展思维.  相似文献   

11.
讨论在化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有意识地启发、指导学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努力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12.
创造性思维是在揭示客观事物本质和内容的联系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是以发散思维方式和辐合思维方式进行的 .作为教师在培养学生思维方式的过程中 ,要不断地学习、创造、启迪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思维产生矛盾,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产生矛盾的现象。怎样对待教学过程中的矛盾,怎样从揭示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使学生受到教育、得到发展?这是数学教学应该充分重视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主要靠后天培养和锻炼的结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通过适当的,有效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下面试图探讨在化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引导学生广泛涉猎化学知识 a.除了课堂教学外,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如“煤气为什么使人中毒死亡?腐坏的鸡蛋为什么有难闻的臭味?”等。 b.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如对学生有启发,引导作用的化学家传略,趣味化学知识,生活中的化学常识等。  相似文献   

15.
王占林 《甘肃教育》2014,(12):60-60
正体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而不应是一种外部驱动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运动认知特点和教材特点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使学生能主动参与体育活动,以获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一、教师要提高理论修养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主体性教育的理论学习,建立以多种素质培养为目标的教学体系,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来选择和设计教学方法。体育教师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地学习,通过共同参与体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主  相似文献   

16.
张黎炜 《考试周刊》2010,(53):189-190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开发,这样才能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作者以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教学为例,谈谈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培养学生自主性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设计思路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积极创设各种有利于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教育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矛盾、独立思考和相互启发。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加强对学生活动的设计,使活动的内在结构以及活动之间的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敢于求知、求异的探索态度,培养善于求新、质疑、迁移的学习能力,培养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动手操作能力。其次,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来充实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多种知识和技能创造性地学习和实践。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选取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经验背景的活动,由近及远、由浅…  相似文献   

18.
李红 《新课程研究》2009,(8):171-172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已有的思维活动能力,并且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速发展这些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因此,在教学中,不仅应该充分揭示思维过程,而且要注重激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架桥铺路。  相似文献   

19.
运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这是十分重要的。所谓地理思维能力,就是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能够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找出其演变、发展和分布规律,以及阐明形成这些规律的原因等能力。那么怎样运用启发式来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呢? 第一,可以提出问题采启发学生思维。问题要互相衔接,让学生始终处于矛盾运动当中,不断揭露矛盾,解决矛盾,推动教学过程的发展。比如,在讲到地形雨的成因时,我们提出这些问题:“一种湿润气流向前推进时遇到高山阻挡会怎么样?”  相似文献   

20.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始终注意把学生的认识发展组织在矛盾的运动中,使教学过程成为"不断地揭示和呈现矛盾→引导学生分析矛盾和研究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下面结合几个实例谈谈我的一些做法:一、在知识的衔接处制造矛盾,诱导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