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性新媒体     
<正>编者按: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介之间并非简单的对立或竞争关系,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推进使各种媒体间的相互渗透与协同发展成为未来传播发展的新趋势,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介融合而生成的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2.
亓国  聂颖 《传媒》2014,(18)
正随着媒介传播技术的不断变革和提升,新媒体借助其强大的技术优势和传播功能,迅速蚕食着纸媒的固有阵地,使传统媒体受到了极大冲击,而媒介融合现象逐步成为了现代媒体发展的趋势。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纸媒面临来自多方面的竞争,必须认清自身生存的优势并进行深入改革。笔者认为,地市级报纸在进行媒介融合的探索中,应该围绕报纸信息传播的真实性、及时性、新鲜性的特点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期应对媒介市场的竞争。  相似文献   

3.
人类的传播媒介技术经历了口语传播、文字与印刷传播和电子传播三个阶段.新的媒介技术对社会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而社会发展的自有逻辑也界定了一个时期主要的媒介形态,媒介技术与社会之间在互动中发展.互联网的兴起极大地改变了社会中的权力结构,但仍未根本地消除传播中的阶级差别.传播技术作为一种兼有硬件和软件性质的制度,其创新的动力源于社会叉对社会有着极大的影响,传播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建构是一个双向的关系,两者互为因果,并行前进,这种相互建构的过程在未来新的传播技术背景下将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4.
自媒体传播环境下,公民新闻呈现蓬勃发展之势.自媒体的众多形态中对公民新闻传播起较大作用的有博客、BBS论坛、公民新闻网、播客、电子邮件、QQ群、维客等.我国自媒体公民新闻产生的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Internet的飞速发展以及数字技术的应用为我国新闻业带来了诱人的发展前景.现代传播技术的革新必然会导致传播内容与方式的改变.社会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公民社会的构建,民众利用媒介实现自我意愿表达需求日益增强等因素,共同为公民新闻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孕育的土壤.  相似文献   

5.
传统文化的价值保真、融媒竞争时代的传播效果以及媒介社会影响力是迄今传统文化传播影响力的三大构成要素.基于融媒竞争时代格局中的传统文化既蕴含教化与塑造社会受众审美创新的能力,又受到媒介强势功能的冲击,从而衍生出多维传播效果.因此,打破桎梏,利用媒介发展趋势构建创新传播影响力机制是当代传统文化价值与社会意义有机统一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媒介整合即媒介之间通过重整和组合,达到调整结构、优化资源、增强竞争力的目的。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入,“入世”后我国媒介面临的国际化竞争、政府规则的创新对传媒结构调整的促进以及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媒介之间重整和组合的趋势表现得日益明显。媒介整合的形态有三:同类型媒介的整合如报业集团、出版集团的组建;跨媒体整合如中国广播影视集团的组建;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等。媒介整合趋势带来了新闻传播领域的新变化,对新闻传播人才提出了新要求,新闻传播教育也应适应媒介整合趋势做出一定的调整与改革。"一、媒介整合趋势对新闻传播…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广告媒介已扩屁到广泛的领域,各种新的广告媒介层出不穷,呈现出丰富多采的多元化趋势。一些新兴的广告媒介运用现代声、光、色、电子等技术,以其信息的广泛性、传播的迅速性、图像的形象化领尽风骚,同时也使媒介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无庸置疑,各种新型广告媒介的迅速崛起,不可避免地冲击着具有悠久历史的报纸广告媒介。面对各媒介间的竞争和挑战,报纸广告媒介只有充分发扬其优势,并在新形势下开拓创新,提高报纸广告的整体效果和质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并不断发展。任何一种广告媒介都有其独到的  相似文献   

8.
范明磊 《传媒》2016,(2):76-79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体这个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传播的新媒介,凭借其四个独有的特性,在现代媒介大战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本文围绕音乐传播在新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呈现的多样化、海量化、交互化、个性化、智能化五个传播特征,运用传播学的经典理论,重新阐释了新媒体时代音乐传播发展中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媒介的产生、发展、演进过程中,"竞争"成为一个凸显的主题.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介正斗得难分难解,传播技术的发展带来的网络、手机媒介使媒介的竞争更加趋于白热化.这就给广大媒介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作为广播新闻,每日发布的消息价值如何?  相似文献   

10.
媒介融合是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互为竞争、依存和探索的产物,是一种新兴的媒体运营形式,指一种数字媒体通过技术的手段融合多种媒介的表达方式来进行现代信息传播活动。本文探讨的是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人的专业素养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世纪之交 ,我国的大众传播媒介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 ,一个大众传播媒介竞争的新局面正在出现。南京大学大众传播研究所、江苏省广播电视学会、常州有线电视台于1999年10月下旬联合在江苏常州举办了“21世纪大众传播媒介竞争新格局”学术研讨会 ,就21世纪大众传播媒介发展的国际背景、我国媒介竞争新格局、媒介产业化趋势、媒介新技术与未来发展等问题各抒己见 ,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探讨 ,并进行了相应的对策分析。世界传播业发展背景下的我国大众传播媒介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内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传播产业的异军突起 ,与…  相似文献   

12.
高萍 《记者摇篮》2010,(2):48-49
网络出现以后,媒介市场发生了重大变革,传统媒体纷纷改变自身的内容设置,竞争策略以及人才储备策略,以适应现代媒介的竞争需要。媒介融合是现今媒体发展的一个鲜明特征,由于竞争压力与自身完善的需要,所有媒介都在不停地吸收其他传播方式的优势、挖掘自身传播的潜力。在这样的媒介环境中,市场的需要即人才的需要,媒介从业者的素质决定了媒介融合的效率与质量。媒介融合的发展催生着新型新闻从业方式与人才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13.
邓若伊 《今传媒》2007,(9):2-42
20世纪90年代,中国传媒逐渐步入信息社会,这也是一个媒介快速发展、繁荣的时代,新媒介和新技术层出不穷.在这样一个传媒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之下,过去曾有的一些经营模式和理念都面临着深刻的转型与变化.传媒不仅承担着社会责任,力求社会效益,同时也开始追求媒介利润最大化.新媒介的出现和广泛运用促进了媒介产业结构的调整.传统媒介的产业经营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因传播载体和平台的不同,特点和功能有所差异,其内容产品的制作、生产、传输等经营活动也不尽相同,经营模式与方法自然有着各自的独立性.在新媒介和新技术发展所提供的平台上,原本抑制不同媒介间竞争合作关系发展的技术间隔逐渐消失,媒介生态环境逐步发生变化,不同形态的媒介互相包容、渗透①.蔡敏博士的新著《20世纪90年代中国传媒文化的转型》正是在这样的态势下问世的.  相似文献   

14.
现代传媒市场的发展要求传媒组织具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在这种背景下,单一媒介很难在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传媒业的竞争态势由过去单一的媒介竞争转向集团间综合实力的竞争.组建传媒集团不仅能够使集团中的各类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配置,而且可以提高集团中的媒介组织在多媒体传播时代的适应性和抗击风险的能力.基于集团规模大,组织结构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生产经营具有连锁性和多元性的特点,传媒集团必须具备对风险进行识别、控制和驾驭的能力.而构建传媒集团风险控制系统的关键就是构建财务风险控制机制,包括组织机制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电视、电影、网络等各种媒介的广泛普及,人类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视像化时代。媒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视觉美感的需求,以及消费社会商品价值的符号化追求,共同为视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搭建了舞台。尤其是在消费主义语境之下,视觉文化往往打着审美的旗号,以追逐商业利益为目的,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大肆宣传。而以视觉传播为主的电视文化在构建消费社会独特的文化景观的同时,也成为最主流的文化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前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有效促进了媒介的发展和变化,从最初的简单、单调的模式朝着复杂、声形并茂的方向发展。同时数字技术的运用,使媒介物质形态出现根本性的变化,利用文字、图片、视频、声音等表达形式,并借助数字编码技术进行表达和传播,进一步促进媒介信息之间相互融合,使新闻传播效果有效提升。本文就媒介融合背景下,以媒介融合及新闻融合特点,以及传播效应进行分析,并对融合新闻传播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张恒 《东南传播》2023,(2):127-130
建立于沉浸技术、算法与人工智能技术基础之上的新型媒介元宇宙开创的传播可能愈发多元,昭示着媒介发展的未来进化方向。以具身传播和时空重构为特点的高新技术赋予媒介使用者以更为自由、开放、平等的姿态参与内容生产与情感交互,从媒介可供性视角分析媒介使用者与媒介环境之间交织的新的传播关系,并对其构建的传播范式弊端进行理性探讨,是人类传播迈入新的传播时代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纵观中国电视传媒的发展,目前是传媒环境最复杂、竞争最激烈的一个时期.这主要表现在媒介技术更新快,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不断涌现,媒介和媒介之间的竞争加剧;受众的媒介素养越来越高,对媒介的期望与要求也越来越高;整个社会的宏观文化背景由"独白式"逐渐向"对话式"转型.注释:  相似文献   

19.
尚晨光 《今传媒》2016,(12):116-117
一直以来,经验主义学派和批判学派被认为是传播学的两大传统学派.经验主义学派主要从行为科学角度出发,一般采用经验性的实证方法研究传播现象;批判学派主要从研究传播符号来审视传播,经常采用结构分析法,同时也注重从哲学、社会学等角度探讨传播与社会结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而20世纪新兴的媒介环境学派则从媒介技术的角度出发,探讨媒介的社会意义和存在价值,并从技术文化史的角度研究人、媒介技术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开创了媒介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社会多元传播结构的竞争格局中,音乐广播具有许多无可替代的优势,与其它媒介相比,音乐广播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